第5讲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5讲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1~3题。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A.江苏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海南省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解析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答案1.A2.D3.A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4~5题。4.图中阴影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C.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D.森林、矿产资源→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5.黄河三角洲与图中阴影地区相比,社会经济发展突出的区位优势是()。A.资源B.交通C.政策D.技术解析第4题,图中阴影地区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第5题,黄河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但长三角地区却缺乏。答案4.B5.A图甲是我国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图乙是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读图回答6~7题。6.据图中信息判断()。A.第一产业对城市化没有贡献B.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C.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三产业对我国城市化贡献率差异逐步增大D.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7.与发达国家相比,图中信息无法反映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是()。A.产业结构不合理B.城市空间分布不合理C.单位产值耗能高D.城市环境污染较严重解析第6题,据图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二、三产业对我国城市化的贡献率差距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而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第7题,我国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大,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大,说明我国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说明单位产值耗能高,对城市化的贡献大,说明城市化是由工业带动的,环境污染较严重。答案6.D7.B国际上常用工业化结构性指标衡量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结构性指标的构成是:①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以下;②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③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下图为某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读图回答8~9题。8.结合图文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bc分别表示工业化指标中的①③②B.a指标我国略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C.b指标我国远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二、三产业比重低D.c指标我国远低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慢9.针对以上我国现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目前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并不断向西、向北扩展,这些乡镇企业总体上与下图中哪一类较为一致()。四类工业产品成本分布比重A.aB.bC.cD.d解析第8题,从图中的数值信息看,a指标是指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该项指标我国与国际通用标准相差不多;b指标为农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该项指标我国远高于国际通用标准,说明我国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最多,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出我国的二、三产业比重较低;c指标为城市化水平,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还较低。第9题,我国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总体上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工资成本所占的比重较大。答案8.C9.C下图示意1978~2007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城市化水平。读图完成10~11题。10.1978~2007年,该省()。A.第一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B.第二产业产值呈上升趋势C.第三产业产值基本不变D.产业结构变化不大11.1990年前和1990年后推进该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分别是()。A.第二产业、第二产业B.第三产业、第三产业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解析第10题,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该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值呈上升趋势,相应的产值也呈上升趋势。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1990年前第三产业推动城市化进程,1990年后第二产业推动城市化进程。答案10.B11.D浙江温州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私营企业大发展。“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和“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村”是对温州30多年城市化的写照。据此回答12~13题。12.温州城市化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A.单个城市规模迅速扩大B.郊区城市化C.中小城市迅速发展D.逆城市化现象明显13.温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B.城市化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C.城市化推动工业化D.城市化超前了经济发展解析第12题,“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和“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村”说明了温州中小城市迅速发展。第13题,工业化对城市化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答案12.C13.A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也存在问题。据此回答14~15题。14.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环境污染严重B.人口出现负增长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D.产业布局不合理15.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①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②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④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的破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14题,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人口增长不存在负增长问题。第15题,沿海地区许多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必然会带来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也可能对沿海生态带来影响。答案14.B15.D二、综合题16.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近几年,为了适应经济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个地区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珠三角地区规划纲要正式启动,将建设三大经济圈:“广佛肇”经济圈、“深莞惠”经济圈和“珠中江”经济圈。下图为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示意图。材料二珠三角城际快速交通图材料三我国长江三角洲图(1)珠江三角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与其无关的优势条件是()。A.区位优势B.政策优势C.矿产资源优势D.侨乡优势(2)试说明城际快速交通建设对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建设的作用。(3)“长三角”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这将有利于(多选)()。A.充分利用基础设施B.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C.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D.改善城市环境E.缓解老城区衰落(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答案(1)C(2)提高了城际客运系统的运输效率,改善了沿线交通条件,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缩短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城市、区域之间的有机联系,使珠三角地区城市群投资环境改善,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大都市区的建立。(3)ABC(4)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政策优势明显下降;市场萎缩;环境污染严重;南岭的阻隔,使其腹地范围小。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浦东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投资;有产业基础、科技与人才优势;经济腹地广阔;水陆交通发达。17.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三大经济圈略图。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1)我国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2)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3)珠三角经济圈中的东莞市被称为“中国制造业之都”,该市聚集了大量的出口加工企业。对该市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你有何观点?说明自己的理由。答案(1)地处沿海,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市场广阔,对外开放程度高;教育和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扶持;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较完善等。(答对其中4点,即可)(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节约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3)观点:人口会继续快速增长。理由: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的集聚效应与惯性;产业升级换代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等。(两点即可)或观点:人口可能会逐渐减少。理由: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转出;受国际环境影响出口减少;加工业受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冲击,订单减少等。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