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黄生借书说》课件3(鄂教版七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书海茫茫,读书要借书,这是常有的事。当你借到一本你所需要的书时,你在激动兴奋之后,便会埋头攻读,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但对自己已有的书,虽然也是需要学习的,却缺乏那种兴奋感和迫切阅读的激情。在这方面大概大家都有所体会,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黄生借书说》就议论了这个问题,看看课文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你和他的认识是否一致?导语:新课指南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读读、讲讲、练练,力争在课内熟读成诵;研读重点语段,学习本文运用对比阐明道理的方法;通读全文,了解本文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的写作特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诵读课文,领会本文阐述的“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认识到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重要性。1.知识和能力:了解袁枚,了解一些双音词的古今义。学习目标:1、懂得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专心学习。2、学习课文构思严密,对比鲜明的写作特点。3、了解一些双音词的古今异义。枚()斋()俟()辄()俸()吝()惴惴()摩玩()庋藏()素蟫()zhāisìzhéguǐmóméifènglìnzhuì1.易读错的字文言知识tán随园主人:袁枚自称。随园,在江苏南京市北小仓山上,袁中年辞官后居住的别墅。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子孙弃者无论焉:无论,短语,不用说、不必说。虑人逼取:虑,担心。俟异日:等他日。俟,等。公书:把书公开,慷慨出借。2.释词:书非借不能读也: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去读它。非、不,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然天子读书者有几:可是皇帝读书的有几个呢?然,然而、可是,连词,表转折。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这样看来,就是我原来不幸而遇到姓张的吧。然则,这样看来,就……(紧承上文而引发下文)。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不仅书籍是这样,世上的事物都是这样。非独,不仅,不只。然,代词,这样。其切如是:求书迫切像这种程度。是,代词,这样。3.古今异义古义今义古义今义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条件关系的连词假借而强假焉假的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夫人那个人丈夫对妻子的称呼可惜值得珍惜惋惜4.一词多义为一说若业为吾所有非独书为然然天子读书者有几非独书为然为动词,写、作介词,被然连词,然而代词,这样动词,是子不闻藏书者乎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子代词,你名词,儿子吾不得而见之矣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助词,的代指黄生之表感叹语气代词,它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焉兼词,“于之”,泛指有书的人助词,……地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归而形诸梦生固幸而遇予乎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而连词,表示承接,并、并且连词,表修饰关系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有张氏藏书甚富富富有多(连词,因而)5.词性活用汗牛塞屋庋藏焉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唯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流汗名词作状语,用放置器物的木板或架子收藏名词用作动词,现出、出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迫切的心情名词用作动词,公开同别人共用6.文言句式(1)判断句(2)省略句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省略“授”的代词宾语“之”)七略、四库,天子之书(译时要在主语“七略、四库”后加判断动词“是”)(3)倒装句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状语后置句,为“以书授之”)(4)被动句若业为吾所有(“为……所……”是一种表示被动的句式,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施动者,表示被动关系)归而形诸梦(状语后置句)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乾隆时考中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奢华。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作者★黄生,姓黄的读书人,他的名字叫允修。★“说”是古代一种非常活泼的文体,篇幅不长,内容是议论性的,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精辟的见解,跟现代的杂文或杂感相似。★这篇“说”是作者就黄生允修向自己借书一事发表议论。解题:相关背景古代书籍刻印不易,印数不多,得到书比现在难得多,要想博览就得靠借,但旧时没有公共图书馆,只得向私人藏书者借。由于有书的人不多,得书又不易,加上私有观念重,自然不愿借出。还由于当时书借出后损坏甚至丢失的情况也不少,旧时就流传着“借书一痴”,“还书一痴”的俗语,所以书就更难借了。正因为如此,借来的书就更能激发人们勤奋阅读。参阅课文注释默读课文。概括各段大意,注意课文中引号用法,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内容的?课文分析课文共5段,第一段以黄生借书说起,由于黄生来借书,引起作者对黄生有关借书读书的一番议论。这句话统领了下边第2、第3段的内容。第二段开始的引号,直到第三段结束才引号回头,表明这两段话都是专对黄生说的。第2段先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接着举例说明那些有书的人大都是不读书的。第3段叙述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幼时借书之难,一旦借到书,看过就记在心里;做官后有了书就让书束之高阁不读了。第4段向黄生提出一定要专心读书,一定要很快还书的希望。第5段一句话是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的,并进一步对黄生表示了殷切的期望。你是怎么理解“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注意:不能理解为“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读”。请读“子不闻……子孙弃者无论焉。”意思是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认真真地读。课文组织内容的思路是先阐明自己对借书读书的看法,然后向黄生提出希望的。因此课文可分为两部分。1.第一部分(1-3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课文分析2.第二部分(4-5段):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①这部分共3段,第1段先交代写作本文的缘由,再以“授以书而告之曰”统领下边两段内容。这里的“授以书”应是“以书授(之)”,把状语后置了。②学生自读第2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线词的意思:然天子读书者有几:然而、可是。无论:不要说。非独书为然:这样。强假:勉强借的。若业:如果已经。为吾所有:被。俟异日:等到。高束:束之高阁。把东西捆好,放在高处。这段提出论点,再用藏书者不读书的实例加以证明。第一段有关讨论a.作者是怎样提出课文的中心论点的?明确:作者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给黄生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摆出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开篇进题,毫无枝蔓。并用了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作者的意思,使论点显得鲜明有力。b.作者列举了哪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哪些是重点写的?作者运用了3个实例证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先以“七略四库”和“汗牛塞屋”极言天子和富贵之家藏书之多,继而以“读书者有几”进行反问,表明他们无心读书,有书不读。这两例是叙述的重点,语气也比较严厉。第3例以“祖父积,子孙弃”概括其他藏书者的情况,意在说明有书不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3个实例初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c.作者为什么要由“书”讲到“物”,这对论证中心论点有什么作用?作者由“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推开一层新意,指出向别人借的就倍感珍惜,而自己已有的便不以为然这是普遍的心理。作者把这两种不同的心态进行比较,由两种不同的心理引出两种不同的做法,前者因“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后者因是己物而“必高束焉,庋藏焉”。这样就进一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总结:这段从社会取证说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是第一部分的第一层次。读第3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家贫难致:得到。所览辄省记:览,阅读。辄,就。省(xǐng)明了,明白。俸去书来:薪俸。可惜:值得珍惜。(今义:表示惋惜)这段文写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中心论点。讨论如下问题: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作者幼时好书,由于家贫无书,向张氏借,但张氏不借,饱尝了借书之难,所以一旦借到书,看过就能清楚地记在心里,因而读书效率很高,这说明借书能促使人发奋学习。到做官之后,经济条件改善了,得书容易了,“落落大满”,藏书不少,但有书反而不读了,让书布满虫丝,被虫蛀。这样一正一反,两相对照,有力地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论点。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这是作者本人读书经验的总结,以此告诫黄生借书不易,现在借到了书,就要珍惜少时岁月,专心读书。同时也为课文转入第二部分对黄生提出希望作了铺垫。总结:这段以作者读书的亲身经历,把少时借书专心读和做官后有书弃置不读进行对比,论证了中心论点。这是第一部分的第2层。这部分提出写作本文的缘由,提出中心论点,并用社会上的实例和作者的亲身体会阐明论点。怎样理解末句的感叹?明确:末句(第3段)中的“叹”应为“感叹”,“惜”应为“珍惜”,而“借者”则应不只指袁枚自己,还应包括那些家贫借书攻读者。小结1-3段阐明观点,讲的是逆境可以激励人们拼搏进取的道理。着重强调:本文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认为借书者“虑人逼取”,因而“用心专”,这比藏书者有书不读要好多了。这当然不是反对买书、藏书,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滋长贪图安逸、不求进步的恶习,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等,好好读书。分析课文第二部分。领会课文构思严密和运用对比手法说理的写作特点。•读第4、5段,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惟予之公书:只是。若不相类:似乎,好像,表示不肯定语气。然则:这样看来,那么……读书也必专:句中助词,表停顿,以舒缓语气。这两段文字,作者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一是二人家贫无书相似,再是两人借书来读相似,三是一个往往借不到,一个能借到不相似。通过这些比较,拉近了黄生和作者的距离,使黄生更易受作者感染,接受作者的观点,听从作者的教导,专心读书。同时也突出了借书不易,让黄生知道他是幸遇作者,能够借到书,就更应珍惜时光,奋发学习。讨论以下问题: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b.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知幸与不幸”和“归书也必速”?“知幸与不幸”这句话是要黄生以作者幼时借不到书而“形诸梦”的不幸,知道自己能借到书是非常幸运的。希望黄生懂得借书的艰难,要珍惜眼前难得的机遇,勤奋地读书。“归书也必速”表面上的意思是希望黄生能尽快把书还回来,似有吝书之嫌,但实际上是作者以此督促黄生要抓紧时间读书,要珍惜“少时之岁月”。c.课文结尾一句话,它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课文以“为一说,使与书俱”作结,在结构上照应了课文开头的“授以书而告之”。在思想感情上则进一步表达了对黄生的殷切期望。总结:这部分内容通过作者与黄生在借书读书方面的比较,说明自己遇吝书者为不幸,黄生遇公书者为幸,勉励黄生专心读书。明确:照应开头,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殷切期望。★第5段的作用是什么?文章主旨《黄生借书说》这篇文章,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求学。提出论点论证论点(事实论据)反面正面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提出希望:七略、四库汗牛塞屋祖父积、子孙弃幼年:借书吃闭门羹做官:书落落大满板书设计珍惜所有、勤奋读书1.语言风格文章夹叙夹议,议论层层深入,含蓄有力地表达了主旨。第二段,在举了三个事例之后,慨叹“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作者对那些束之高阁、沾满灰尘的丰富图书不能尽其用而表示愤慨,并为家贫好读书的青年鸣不平。第三段,在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后又叹息“借者之用心专”,但是由手书难借“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这里进一步表达了对来借书的青年的深切同情。第四段,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