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6课时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1.英法联军舰队指挥官何伯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在‘亚罗号事件’之后,联军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些过火,但并没有侵占中国的企图。最重要的是,联军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中有力地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①英国侵占香港岛②联军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③逼迫中国赔偿英法军费④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A.①②B.①④C.②③④D.④解析从材料中来看,何伯主要是从英法联军没有侵占中国领土这方面进行诡辩,②和③虽然也和英法军有关系,却不符合题意。结合史实可知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2.《辛丑条约》第二款规定:“一、惩办伤害诸国及人民之祸首诸臣……二、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附件八)。”这说明义和团运动被绞杀后①列强将中国民众当作主要惩罚对象②清政府完全顺从了列强的侵华要求③列强放弃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④清政府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局限性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解析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辛丑条约》是不平等条约,显然③④说法是错误的,材料中也并未体现;题干内容中第二款中直接体现了①,因此,A项正确答案A3.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A、三元里抗英斗争B、黄海海战C、反割台斗争D、南京保卫战解析提取信息:“一线之延”“不令倭得”,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应该是刘永福领导的反割台斗争。答案C4.(茅海建著《近代的尺度》)下表是一份对华战争支出账单:东印度公司由宗主国政府支付的实际远征军费用至1841年4月30日至1842年4月30日由东印度公司于1842年4月5日前支付而尚未收到付款的1842~1843年远征费用估计东印度公司支付的国内远征军费用6825077531843187251071909109641628541________________2879373香港香港工事,据义律上校的账单3000新南威尔士军需部门提供的补给品16000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战争的费用比中国少B.东印度公司是战争的罪魁祸首C.香港已被英国占领D.此次对华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对华”“1841~1843年”,可以判断这是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引起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故选D项。表格中没有中国军费开支数据,无法对比,排除A项;战争的罪魁祸首是英国政府,排除B项;占领的是香港岛,不是香港,排除C项。答案D5.对于近代“列强为什么没有瓜分掉中国”这一命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英国殖民者会认为其主要原因是()A.中国太庞大了,以我们的力量根本应付不了B.法、俄等窥视者和我们的意志老是不一致,以至于无法协调行动C.中国人和印度人一样都那么好战D.清朝政府常常阳奉阴违,难于驾驭解析本题考查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尽管中国人英勇斗争,但清政府统治腐朽,最终中国战败,故A、C、D三项说法不正确。在瓜分中国问题上,列强之间存在着矛盾,因而B项表述正确。答案B6.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9∶00~10∶00朝鲜与东学党政变10∶10~11∶00北洋海军的悲歌11∶10~12∶00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A.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B.甲午战争及其影响C.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D.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解析朝鲜东学党起义是甲午战争的导火线,在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答案B7.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约()A.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解析根据材料中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关键信息,说明该条约是《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D项。而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是指《辛丑条约》,列强开始在华资本输出早在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义和团运动主要与反洋教斗争有关,与《马关条约》没有直接关系,故可排除A、B、C三项。答案D8.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C.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解析1914年对华资本输出是1894年资本输出的九倍多,说明列强在甲午战争后对华资本输出增长迅速,故选B项。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四个选项逐一判断A、C、D三个选项均不符合史实。答案B9.《中国外交史》:“貌似强大的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伟大的反抗力量面前,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妄想,只得继续通过腐朽的清朝政权,来统治和奴役中国人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义和团运动阻止了中国被瓜分的命运B.帝国主义彻底放弃了统治中国的梦想C.通过《马关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中国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A项符合历史史实。B项错在“彻底”,排除;C项错在《马关条约》,应该是《辛丑条约》,排除;D项错在“完全沦为”“殖民地”,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一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答案A10.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辛丑条约》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与材料“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比喻相吻合;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与材料“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相吻合;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与材料“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相吻合,故选D项。答案D1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①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斗志②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③已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④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解析八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之一是:列强企图灭亡中国。答案B12.美国公使田贝曾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一表述说明A.清朝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的工具B.帝国主义国家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C.美国从此成为侵略中国的主导国家D.帝国主义国家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国家解析从材料看外国公使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中国的内政外交,说明清朝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的工具。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此前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控制了东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活动,当欧洲人进入这一片领域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特别的优势,中国人也只是把欧洲人视为必须容忍的竞争对手,而不是一个入侵者,这与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景象非常不同。这种均衡一直到19世纪中期才被彻底击破。根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统计,从1700年到1820年的120年间,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为零;同期,美国为72%,欧洲为14%,日本为13%,全世界平均增长率为6%。这些数据如此残酷地告诉我们,历史的转折为什么会发生。材料二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条约的影响时间事件或条约影响1842年《南京条约》“以前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1901年《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1928年“改订新约”的运动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1943年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凡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等。——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1)材料一中讲到的“均衡”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历史的转折”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并概述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解析第(1)问,主要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这种均衡一直到19世纪中期才被彻底击破”,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鸦片战争及其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趋势”要注意分析表格中“1919年”为界,前后条约内容的不同;第二小问“影响”要从第一小问中的两种趋势去总结回答。答案(1)标志:鸦片战争。影响:中国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趋势:1919年之前,以不平等条约为主流;1919年以后,逐步修改或收回不平等权利,但因中国弱小等原因,没有实现平等权利。主要影响:①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破坏了中国社会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阻碍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有利于列强对旧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激发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志,促使民族意识觉醒。②近代后期收回权利或修改的不平等条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新中国完全摆脱不平等条约奠定了基础。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材料二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看圆明园和故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掠到海外的国宝不知有多少。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也正是由于中国的被侵略,让中国理所当然站在正义的一方,在两次大战中不至于沦为世界所不齿的邪恶轴心国。(1)材料一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如何理解?(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3)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历史研究中的什么观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探究和认识问题的能力。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内容回答,作者的观点主要是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