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第一框增添我们的魅力一、教学目标认知: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明确个人礼仪的重要性,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情感态度观念:珍惜人格,尊重自己,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以遵守个人礼仪为荣。运用: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自觉遵守并践行个人礼仪规范,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难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三、教学时数:1课时四、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情景教学法等。五、教学资源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5~10;PPT课件。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准备表演所需道具;为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将学生分成四大组。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资料;思考能够展示中学生风采的个人礼仪规范,做好表演的准备。七、板书设计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单元导语,设问导入本课要学的知识。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一:小童成为国航的实习生。提出问题:小童凭什么成为国航贵宾休息室一名实习生?导入本节课内容:怎样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从哪些方面塑造?(2)用PPT出示单元和第一课知识结构图。(二)研习新课第一目: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1.教学内容(1)个人礼仪的内涵、地位和作用。2(2)讲究个人礼仪的意义。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二:三种形象、三种结果。用PPT逐一出示问题:三个镜头展示三种什么形象?显示三种什么结果?直接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2)讨论和归纳相结合,导出个人礼仪的内涵,点明个人礼仪展示的是个人的形象和魅力,因而它是我们的一张名片(PPT出示: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强调我们要讲究个人礼第二目: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1.教学内容(1)仪容仪表的内涵。(2)个人仪容仪表修饰的要求。(3)讲究仪容仪表的意义。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三:谢娜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用PPT逐一出示问题:谢娜凭什么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给我们什么启示?归纳:成功是从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开始(PPT出示: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根据自身容貌等进行外表修饰时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2)探究活动四:观察与讨论。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热烈探讨。围绕仪容、仪表具体要求(PPT出示),点评学生列出的优点和不足,归纳仪容仪表的基本要求。(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比观察两张合唱照片,说说哪一合唱队更易成功?成功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列举校园中某些仪容仪表的(反面)现象,引发学生讨论。对学生的讨论作适当点评、引导,根据学生对象,补充列举仪容仪表失误的例子,同时注意细节。第三目: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1.教学内容(1)形体姿态的内涵和特点。(2)形体姿态包含的内容及要求。(3)面部表情的主要构成因素与要求。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五:欣赏名言、表演与评价。引导学生欣赏教材第7页活动框中的三句名言,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明确“行为心表”,重视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用PPT出示要点:“行为心表”,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2)探究活动六:请每组学生代表表演动作(站、坐、行、手、面部微笑表情),用PPT出示规范动作图片,引导学生对照教材要求,进行评价。对学生表演进行赏析性点评,结合学生讨论结果,归纳形体姿态要求。。请学生列举损坏形象的常见错误并作简要评价,适当点评后用PPT出示60周年阅兵及“世界上最真最美最感人的队礼”图片,接着讲述“队礼”故事,引导学生对比思考,进一步理解查斯特菲尔德名言“当出现在公共场合时,表情与动作便是最佳的语言”的深刻含意,懂得形体姿态礼仪的重要性,加强形体姿态养成训练。第四目: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1.教学内容(1)语言的功效。(2)注重语言修养的意义。(3)养成文明礼貌语言习惯的途径与方法。3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七:职校生“体贴的语言提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感受并体会其情景。PPT出示要点:“言为心声,语为人镜”,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2)引导学生指出教材第9页三个镜头中的不文明语言和动作,并组织学生以文明语言、得体动作演示(PPT出示)。观察哪一组反应最快,请该小组回答并表演。之后请学生列举常用礼貌用语,教师补充介绍。(3)请学生谈谈语言粗俗的危害,并探讨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在讨论基础上,导出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的四个方面,用PPT出示——强化文明意识,训练语态形象,塑造文明话语形象,关注声音形象。(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五)课后作业第一课第二框让别人悦纳我们一、教学目标认知: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交往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情感态度观念: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善于与他人友好交往、相处;增强主体意识和交往规则意识。运用: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自觉遵从并践行交往礼仪规范,让别人悦纳我们。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难点: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三、教学时数:1课时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五、教学资源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10~16;;PPT课件,人教网本课程的有关资料、图片。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图片等资料;课前印发材料“交谈礼仪七字口诀”、“接打电话的注意事项”、“做客进餐举止”。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与交往礼仪有关的资料;七、板书设计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4温故知新,引出课题。教师活动1.问:个人礼仪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接着用PPT出示辨析题:掌握了个人礼仪的要求就能塑造出良好的自我形象。2.在学生讨论基础上点评、纠偏(用PPT出示判断:此观点不全面),明确塑造良好形象还须学习交往礼仪等方面内容。设问导入:什么是交往礼仪?交往礼仪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二)研习新课第一目:交往礼仪是我的一张通行证。1.教学内容(1)对朋友要以礼相待。(2)交往礼仪的内涵及其作用。(3)遵守交往礼仪的要求和意义。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一:小王与小葛成了朋友。组织学生表演小品,根据情景逐一设问讨论、归纳、板书。用PPT出示问题:①小王交了新朋友,小刘疏远了小田,这是为什么?②遵守交往礼仪,给对方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③同学之间是否应该讲究交往礼仪?如何讲究?对学生的表演及讨论赏析性点评、归纳,导出交往礼仪的内涵,强调我们待人要尊重、友好,明确遵守交往礼仪是让别人悦纳我们的通行证(PPT出示:交往礼仪是我的一张通行证),从而使我们朋友遍天下。第二目:善于与他人交谈。1.教学内容(1)遵守交谈礼仪的作用。(2)交谈礼仪的内容与要求。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二:善言与不善言。组织学生模拟情景,提醒学生注意人物身份、用词、语气、表情、速度、动作等。表扬四位同学,进行赏析性点评。用PPT出示问题:经理高明在何处?顾教授为什么不高兴?归纳说明善言能传递信息和情感,增进了解和友谊,但这也是在真诚、尊重、坦诚、礼让等基础上的交谈,只有这样方能展示良好形象。用PPT出示:女秘书为何愉快地接受批评并改进了工作?女研究生的问题出在哪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页“链接”内容,对比分析后思考回答问题,指出要善于与他人交谈(PPT出示:善于与他人交谈),时刻记得交谈基础,注意场合、对象、交往性质等具体情况,从“听、说、问”等方面学习并践行交谈礼仪,提升自身交往品质。第三目:打造良好的电话形象。1.教学内容(1)讲究电话礼仪的重要性。(2)接打电话的基本礼仪要求。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三:电话形象。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观察哪四位学生反应最快,组织学生表演,提出注意点:语气、速度等,第一种情形模拟结束由扮演拨打电话者回答问题,第二种情形模拟结束后由扮演接听电话者回答问题。用PPT出示:给你的感受是什么?通过什么感受到对方的形象?接打电话时注5意什么礼仪?对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点评、引导,和学生一起阅读课前印发的“接打电话的注意事项”,强调作为最常见、最常用的交往方式──电话,要注意从多方面加强修养与训练,掌握接听、拨打电话的礼仪,打造自身良好的电话形象。(PPT出示:打造良好的电话形象)第四目:编织美丽的网络形象。1.教学内容(1)网络礼仪的重要性。(2)网络礼仪的内涵和要求。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四:塑造网络形象。组织学生仔细围绕四个话题(PPT出示要点)逐一展开讨论,并归纳。①召开这个主题班会的意义。②发电子邮件时须掌握的礼仪(补充张莹看法)。③参与网络论坛时须掌握的礼仪(补充杨倩说法)。④指出郑勇行为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点评、补充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明确网络世界也是我们与人交往的重要渠道,懂得遵守网络礼仪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15页“链接·网络礼仪举隅”(可适当渗透法律知识、树立合法上网意识);更好地掌握网络礼仪,编织美丽的网络形象(PPT出示),做文明上网之人。第五目:.以礼做客、以礼待客。1.教学内容(1)讲究做客待客礼仪的意义。(2)做客的礼仪。(3)待客的礼仪。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五:章飞做客。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用PPT出示问题:章飞做客的哪些行为不合乎礼仪?在学生说出不礼貌行为时用PPT出示细节,接着出示问题:会给石翔家人留下什么印象?在讨论基础上引导学生要学会“以礼做客,以礼待客”(PPT出示)。(2)请学生找出章飞做客中合乎礼仪的地方,“邀”(用PPT出示)设问:如果你是章飞,你会如何做客?如果你是石翔家人,你会如何待客?有何感受?(3)归纳做客礼仪、待客礼仪要求,指导学生阅读课前印发的材料“做客进餐举止”和教材第16页“链接·会客失礼举要”,作为知识拓展,更好地掌握相关礼仪,展示自身良好形象,使自己成为一个深受欢迎的人和热情待客的人。(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五)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