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第一节区域经济结构第二节区域空间结构第三节城市与区域关系第四节农村工业化与农区发展第五节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掌握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辩证关系。•技术创新的概念,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了解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人大精品讲义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网上资料)区域的概念:地理学:区域就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经济地理学:区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范围。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决定区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因素很多。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与管理水平、地理位置、生态与环境状况等。各种因素如何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区域结构)对区域发展极为重要。投资方向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以及环境负荷之间,输出与投资能力、经济增长等等之间都有密切的关联。影响区域发展的结构因素,包括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认识区域发展态势和变化规律,主要进行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分析和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分析。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变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通常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判断。中国处于产业结构急剧变动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必须根据各地区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差异,建立各具特色、富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建立协调的区域经济关系,谋求区域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研究需要: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一般指一国(区域)产品和劳务实际产出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意味着伴随而来的经济结构的优化(有些学者还强调“公平分配”、“生活条件改善”等内容)。经济地理学通过两条路径研究区域经济问题:一是以单个区域为研究客体,探讨其内部的结构、功能以及发展的一般规律。二是以若干区域为研究客体,探讨区域之间的经济空间组织问题。第一节区域经济结构一、区域产业分类二、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区域经济结构类型: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产业(industry):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之为‘industry’即“产业”。区域产业结构:概念——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重要性——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在经济体制和企业效率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与发展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及变化。一、区域产业分类(一)三次产业分类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ColinClark)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Primaryindustry):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农业实际上是指种植业。•小农业: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园艺业第二产业(Secondaryindustry):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Tertiaryindustry):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公务等)。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联合国于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将全部经济活动共分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这十大类是:•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2.矿业和采石业;•3.制造业;•4.电力、煤气、供水业;•5.建筑业;•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我国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根据全国国民经济核算协调委员会提出的方案,对三次产业作如下划分:注:第三产业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保管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为提高科学文化和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和警察(二)区域产业功能分类产业功能分类是根据各个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重点)主导产业:概念—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区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意义——在区域经济增长中,主导产业处于支配地位。通过与其它产业之间的较为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主导产业的发展就能影响和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进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功能:它的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是开展区际分工的主体。由于与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关联效应,主导产业能够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可能波及整个区域经济活动。关联产业:概念——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类型:前向联系产业: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后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侧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它服务的产业。基础性产业:概念——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类型(1):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类型(2):消费趋向性基础产业:产品的可运输性差,只适宜在主要消费地区就近发展。广布性基础产业:产品需求量大,消费地区广,布局受地域条件限制较少。产品不能在空间上流动的产业:如运输业。支柱产业:概念——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特点——支柱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潜导产业:概念——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重要性——这类产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三)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要素:进行生产活动必须使用的各种物质资料和劳动力,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与人文资源等。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就是根据产业对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划分产业类型。这样划分出的产业有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如农业、采矿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大量的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如传统的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主要是依靠技术的投入,技术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较大,如高新技术产业。(四)其他产业分类•部门构成分类•农轻重分类•霍夫曼分类•技术先进性•发展前景•上中下游产业二、区域产业结构模式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代表了区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典型组合方式。学术界曾提出过多种区域产业结构模式,解释各产业之间的组合或配置方式。(一)主导产业选择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特征:第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第二,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整个经济增长率。第三,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能广泛的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四,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第五,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1.高比较优势系数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是在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区域比较优势可以用比较优势系数来测度。指标:由比较集中率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和比较利税系数等构成的一个综合指标。比较优势系数是这四个系数的乘积。判断标准:区域某产业的比较优势系数的值越大,越具备成为主导产业的条件。比较集中率系数(区位商):比较集中系数=(a/A)(b/B)式中:a——某产业的产值;A——区域所有产业的产值;b——全国该产业的产值;B——全国所有产业的产值。产出规模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x/X)(y/Y)式中:x——某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X——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y——全国该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Y——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输出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m/M)(n/N)式中:m——某产业产品的输出量;M——区域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n——全国该产业产品的区际交换量;N——全国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比较利税率系数=tT式中:t——区域某产业的产值利税率;T——全国该产业的产值利税率。比较利税率系数:2.高产业关联度理论依据:主导产业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组织、带动它们发展。因此,一个产业若只是比较优势系数高,而产业关联度低,仍不能成为主导产业。指标:某产业的关联度可以利用投入-产出逆阵系数表,通过计算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判断。一种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叫影响力,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叫感应度。如果把这种程度系数化,就得到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判断标准:如果一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高,那么它就是主导产业的最佳选择;如果其两个系数中一个高,另一个低,表示它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如果两个系数都低,则该产业不能作为主导产业。编制投入产出表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投入系数建立以最终需求为产出函数的联立方程体系求解联立方程体系,得出里昂节夫矩阵产业关联分析的简要步骤: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a/A式中:a——某产业横向逆阵系数的平均值;A——全部产业横向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b/B式中:b——某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B——全部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3.高需求收入弹性理论依据:产业的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所生产的产品的社会需求增长。因此,主导产业的产品不仅当前的社会需求大,而且产品的未来社会需求要能够持续地、较快地增长。也就是说,主导产业必须是高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指标: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一般用收入弹性系数进行测度。判断标准:如果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则表示富于弹性;反之,则是非弹性的。主导产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必须大于1。在此前提下,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越高的产业就越有条件成为主导产业。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需求收入弹性系数=xs式中:x——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s——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4.高生产率上升率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是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指标:综合生产率,包含了资源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技术生产率在内的综合生产率。判断标准:对各产业的各个生产率上升率进行综合权衡,其中综合生产率上升率最高的产业就可以作为主导产业。5.高产业创新能力理论依据: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担负着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是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因此,只有具有高创新能力的产业才能成为主导产业。实际研究中注意的问题资料的可获得性区域尺度(国家、地区、城市)(二)关联产业配套关联产业的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形成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进行关联产业配套,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依据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侧向联系以及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发展为主导产业配套的各个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第二,以主导产业发展为起点,尽量延长产业链条。第三,根据所确定的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积

1 / 1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