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学案1地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学案1地球[目标定位]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掌握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3.学会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判定方位及进行相关计算。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①、赤道②的椭球体。二、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③。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3.经线与纬线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④的线地球仪上同⑤平行的线特点形状⑥圆方向指示⑦方向指示⑧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⑨赤道最长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⑩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11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12所有纬线都相互○134.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14从○15向南、向北各分向东、向西各分180°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16,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17北纬的度数愈向北○18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19愈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20,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21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1)○22为东西经界线;(2)○23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1)○24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25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2)○26是热带、温带界线,○27是温带、寒带界线5.经纬网及其意义(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格。(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问题思考】1.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约是多少?2.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保持其方向不变,那么,他们能回到原出发点吗?3.说一说:请说出下列经纬线的地理意义。0°经线、180°经线、赤道、23°26′N、23°26′S、66°34′N、66°34′S、30°N、30°S、60°N、60°S。探究点一经纬线的特点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1)确定M、N两点的地理坐标。(2)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位于M点的什么方向?(3)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请比较三者实际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反思归纳】1.经纬网中经度、纬度确定方法纬度值自南向北递增的是,纬度值自北向南递增的是;经度值自东向西递增的是,经度值自西向东递增的是。2.纬线长度的变化规律不同的纬线上间隔的经度数相等的纬线长度不同,自赤道向两极,不同的经线上间隔的纬度数只要相等,则长度。3.利用经纬网判定范围大小(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探究点二经纬网的应用一天,位于M地(60°N,110°E)的咸蛋超人决定去远方拜访他的两位朋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若咸蛋超人驾驶飞机从M地出发,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地(60°N,150°E)拜访勇者超人,请说出飞机飞行时的飞行方向,M、N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2)拜访完勇者超人,咸蛋超人再决定遁地前去拜访神者超人,于是他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着直线前进并穿过地心,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正好到达神者超人的家,请说出神者超人家的地理坐标。【反思归纳】1.经纬网图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1°对应的地面上的弧长大约是km,两地纬度相差N度,其距离为km。若两地在同一条纬线(纬度为φ)上,两者经度差为N度,则两地距离的计算公式为:km。2.两点间最短航线方向确定的方法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同在北半球,先向,再向;同在南半球,先向,再向。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同在北半球,先向,再向;同在南半球,先向,再向。3.对趾点坐标的确定方法互为对趾点的两点的坐标,二者纬度数是的,但所在南北半球,二者经度数是的,但东西经相反。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有关经纬线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gk=hfB.dkfeC.ad=bcD.ad=be2.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取最短航线应()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B.先向西北,后向西南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2010·天津六校联考)人们通常以经度0°,北纬38°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如图,P点为“陆半球”的极点,阴影代表“陆半球”)。据此回答3~4题。3.“水半球”的极点应为()A.北极点B.(0°,38°S)C.南极点D.(180°,38°S)4.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经度0°向西至20°WB.20°W向西至90°WC.90°W向东至90°ED.20°W向东至90°E(2011·苏州调研)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5~6题。5.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A.①区域B.②区域C.③区域D.④区域6.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A.①区域和②区域B.③区域和④区域C.①区域和③区域D.②区域和④区域7.读“经纬网图”,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A.实际面积相同,比例尺不同B.比例尺相同,面积不同C.实际面积:甲乙丙D.比例尺:甲乙丙8.读下图,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9.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2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甲图比例尺为1∶30000,则乙图比例尺为1∶10000B.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9倍C.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D.甲图中1cm表示的实际距离是乙图的3倍10.(2010·北京文综)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A.3°B.5°C.8°D.10°二、综合题11.(2011·成都期中)根据图中经纬网所示内容,回答问题。(1)经纬度位置:甲,丙。(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位于寒带的是,位于温带的是。(3)甲位于乙的方向,丙位于甲的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其最短距离应(小于、等于、大于)2222.2千米。(4)丙、丁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12.读甲、乙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所示岛屿:甲是,乙是。(2)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图,其所示区域范围较,图示内容较。(3)图甲区域位于图乙区域的方向。(4)图甲国家南北距离大约是()A.290千米B.190千米C.400千米D.600千米获取和解读信息——解题能力培养(一)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的载体形式多样,在解题时根据地理信息载体的不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就存在差异,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从试题答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方法技巧】要准确、快速、全面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要了解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2)掌握好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解读方法。(3)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4)加强迁移能力的培养。(5)加强能力的专项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练后反思】考点题号错因经纬线特点经纬网的应用最短航线对趾点答案课前准备区①稍扁②略鼓③北极星④南北两极⑤赤道⑥半圆⑦南北⑧东西⑨赤道⑩赤道○11相等○12南北两极○13平行○14本初子午线○15赤道○16愈大○17愈大○18愈大○19愈大○20东半球○21赤道○22本初子午线○23180°○2430°○2560°○26回归线○27极圈问题思考1.大约是111千米。2.甲不能回到原地,因为甲向北行,最北只能到达北极点;乙能够回到出发点。3.0°经线是经度划分的起点,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23°26′N、23°26′S是有无太阳直射的分界线,也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66°34′N、66°34′S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也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30°N、30°S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N、60°S是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M(60°N,80°W);N(60°N,40°W)。(2)M点的正东方。(3)丙>乙>甲。反思归纳1.北纬南纬西经东经2.递减相等3.(1)相等(2)越小(3)越小探究点二经纬网的应用(1)飞行方向应是先东北再东南。2220千米。(2)(60°S,30°W)。反思归纳1.111111×N111cosφ×N2.西北西南西南西北东北东南东南东北3.相同相反互补课后练习区1.C2.C3.D4.B5.A6.A7.D8.C9.B10.B11.(1)(60°S,170°W)(70°S,170°E)(2)乙、丁丙、丁丙、丁甲、乙(3)正东西南先往西南,后往西北小于(4)小于12.(1)冰岛马达加斯加岛(2)甲小详细(3)西北(4)A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