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前言1.1说明本设计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护坡设计方案、土方设计方案、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安排、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及对突发事件处置措施等。本施工组织设计体现我单位对该工程的高度重视,确定该工程施工的总体部署,对该工程设计及施工的系统技术、管理方案用于指导具体施工。1.2工程概况该场地位于xx省xx开发区京沈高速白庙收费站的东北角,潮白河东侧。基坑深度为6.70m,护坡工程已经于2008年度6月份施工基本完成,且该基坑边坡于2008年9月对部分边坡进行了加固处理。通过现场的情况考察,基坑的西侧和南侧部分经过补充预应力锚杆加固处理的部分安全性较好,可以满足后续结构施工的要求,未处理的部分基坑地面有空洞的现象,部分发生了位移,基坑的东南角约30.0m发生局部整体塌方,基坑的西侧局部地段土钉墙支护的顶部出现塌陷,根据甲方的要求对基坑其余未加固的部分进行加固处理。具体位置如图所示。1.3编制依据(1)招标图纸(2)工程勘察报告(3)主要规程、规范、标准序号名称编号类别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行业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地方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国家4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国家5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国家2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国家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国家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国家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国家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行业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行业1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国家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行业1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2001行业1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规程JGJ107—2003行业16钢筋直螺纹连接施工与验收规程JGJ109—96行业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159—99行业1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国家19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行业20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地方2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程DBJ01-80-2003地方2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地方(4)主要法规、规定序号名称编号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5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6建筑安全生产监理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3号令7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5号令8北京市防火安全工作管理规定政府第53号令9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法政府第72号令3第二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地层岩性根据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提供的勘察报告,地层岩性简述如下:素填土①层:黄褐色,稍湿,松散,主要成分为粉土。厚度1.10~4.3m。粘质粉土②层: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厚度1.5~5.6m。细砂③层:灰褐色,湿~饱和,中密。厚度1.8~8.1m。粉质粘土④层:灰色,可塑,含有机质。厚度0.5~4.7m。粉土⑤层:灰色稍湿,密实,厚度0.2~4.5m。2.2地下水勘察期间共测得二层地下水,主要含水层为第③层细砂、第⑥层中粗砂、第九层中砂及第⑾层细砂,近3~5年地下水位埋深3.00m左右。2.3周边管线勘察由于本工程东侧为市政主路,各种地下管线较多,且无法获得准确管线布置图及具体敷设深度。因此在护坡施工前必须对场区外侧管线位置进行勘察,采用人工小面积开挖探明管线位置及深度。待明确管线位置及走向深度后方可进行护坡挖孔。另外,针对场区南北两侧已有住宅的管线,施工前必须查阅图纸详细了解管线位置,在确保所有管线不影响边坡成孔的前提下方可进行施工。4第三章基坑加固支护设计方案3.1设计主要考虑因素分析3.1.1基坑支护设计原则和重要性等级建筑基坑支护设计的原则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从而确保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基坑边坡稳定、基坑周围建筑物、道路及地下设施安全。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尚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基坑周边荷载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测。本工程地面超载部分按20kPa考虑,基坑变形按3级控制;3.2基坑支护设计1-1剖面设计:土钉墙预应力锚杆施工1、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放坡卸载加固处理措施。(按照现有塌方形成的自然坡比)按照1:0.5的坡比进行卸载放坡,处理方法为在发生塌方的部位先用人工切断该部位的面层和周边的联系,采用挖掘机卸载,人员配合清理(割断土钉、网片钢筋)。施工过程中挖掘机不能对旁边土体土钉进行破坏。2、土钉、预应力锚杆施工:设土钉四排:横、竖向间距1.5m,第一排长5.0m、第二排长6.0m、第三排长6.0m、第四排长4.0m。土钉锚杆采用螺纹钢1Φ18,端部做90°弯钩,长≥10d。土钉孔径100mm,倾角8°。常压灌注水泥浆,浆体强度M15。面板为喷射现场搅拌细石混凝土,砼强度为C20,厚度8~10cm,中间挂Φ6.5@200×200绑扎的钢筋网,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外配1Φ14加强筋,并和所有土钉弯钩相连(水平焊接14cm以上焊缝饱满)。在坡面上垂直钉入短钢筋,外露10mm,作为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土钉墙在坡顶设1.0m宽度的护顶,在坡脚设置深度为60cm的护脚。3、设二排预应力锚杆:在-2.5m、-4.0m位置:水平间距1.5m,长度为11.0m、8.0m。预应力锚杆的直径130mm,,其中自由段长度3.0m,锚固段长度8.0m、5.0m,拉筋采用1根1*7(1860型)钢绞线,倾角10度,常压灌注水泥浆,浆体强度M20。设20b槽钢作为钢性连接支撑。分别施加80KN、60KN的预应力锚头固定。52-2剖面设计保持原有的坡度,为控制基坑变形,满足整体稳定性的要求,在原有护坡的基础上施工两排预应力锚杆;第一排在-2.5米的位置,第二排在-4.0m的位置,预应力锚杆的直径130mm,,水平间距1.5米,长度分别为11.0m、8.0m,其中自由段长度3.0m,锚固段长度8.0m、5.0m,拉筋采用1根1*7(1860型)钢绞线,倾角10度,孔内灌注水灰比为0.45~0.5的水泥浆,强度M20,端部设置20b槽钢作为钢性连接支撑。方法为钢绞线从槽钢中心预留孔穿出外露100cm,分别施加80KN、60KN的预应力锚头固定。3-3剖面设计原坡面已做加固,本次不再进行加固,只加强对边坡的观测。4-4剖面设计对基坑北侧小房处破损边坡进行修整后重新喷射混凝土。对破损坡脚使用编织袋填土充填,钢筋网延伸至坑底以下60cm,重新喷射混凝土。混凝土面层厚度为100mm厚度的强度为C20的细石混凝土。必要时采取压浆的方法对空隙的部位填充。3.3对局部特殊地方的处理方法3.3.1建议甲方将(2-2)马道北侧的门卫小房拆移;3.3.2建议甲方将东南角(1-1)砖围墙拆除,改用铁围挡;3.3.3化粪池外露部分在喷射混凝土时掺入速凝剂和抗渗剂可有效防止渗水;3.3.4建议甲方在西侧(1-1)卸坡处和东南角塌方处增加降水井;3.3.5在施工中,脚手架下面铺设脚手板,挖掘机将卸坡土垫在车下,保护桩基不受扰动。3.4挡水墙基坑顶部周围缺失损坏的挡水墙需要补砌。3.5设计工作量1.滑坡支护面积:870㎡2.坡脚支护面积:477.6㎡3.预应力锚杆:636根×9.5m(平均)=6042m4.槽钢(20b):954m63.6质量检验(1)现场取砼试块:预应力锚杆纯水泥浆试块4组;1-1、4-4剖面留取土钉纯水泥浆试块4组(各留两组),C20喷射砼试块5组;(2)在基坑周边布设水平位移变形观测点,从施工开始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观测,确保基坑及周围建筑物安全;(3)墙面喷射混凝土厚度应采用钻孔检测,钻孔数宜每100m2墙面积一组每组不应少于3点,本工程厚度检查按部位设不少于2组,每组3个点。(4)土钉、预应力锚孔深度,土钉、预应力钢绞线长度在下锚前进行现场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下锚注浆。(5)在边坡非设计受力处预留3根预应力锚杆(11m、11m、9m)做为检测锚杆。在水泥浆达到要求强度时进行检测试验。(6)土钉墙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质量检测:1.土钉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同一条件下,试验数量不宜少于土钉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7第四章基坑监控4.1监控目的深基坑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基坑本身及邻近建筑物、基坑周边道路和邻近地下管线的安全。根据深基坑支护有关规范要求,结构主体地下部分施工阶段必须对基坑支护系统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深基坑支护系统受到许多难以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掌握支护系统及周围环境动态变化,应用检测所得的信息指导施工,使施工过程科学化、信息化,确保支护系统和周围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4.2监测项目支护坡体水平、垂直位移。4.3监控报警值本次基坑变形"安全报警值"为45mm,或同一测点的变形速率,连续3天大于3-5mm/d,安全预警值为32mm。4.4变形观测点布置在基坑周边坡顶布设31个水平、垂直变形观测点,间距20m。4.5监测方法及精度采用拓普康GTS601/op精密电子全站仪,极坐标法对基坑的水平位移进行监测;采用DINI12精密电子水准仪,水准测量法对基坑垂直变形进行监测,作业精度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二级变形测量精度。基坑施工过程中,每周监测3次,从施工开始到基坑回填完毕全过程观测。。测量人员应及时整理观测资料,每观测两次应报观测结果,如在观测过程中,发现变形有突增情况,则要增加监测次数,并及时报告有关方面,确保基坑及周围建筑物安全。8第五章应急预案5.1成立应急事件处理领导小组,作为应急情况发生时的组织领导机构,选择20名身体健康、体健的工人,成立应急情况处理突击队;应急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5.2建立信息反馈制度,监测单位每天应向业主、监理、施工单位汇报监测结果,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信息反馈程序如下:抢险指挥部工程管理部总工办设计室项目技术负责人抢险突击队员20名司机2名电焊工2名抢险总指挥测量队6名质检员施工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95.3当坡体及附近建筑物变形超过报警值或变形速率超过规定值时,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总包方进行会商,查找原因并作好应急措施。当变形超过32mm的预警值,要求监测队每天监测2次,当变形超过45mm的警戒值时,要求每小时测一次,并启动应急预案。5.4边坡工程施工出现险情时,应作好边坡支护结构和边坡环境异常情况收集、整理及汇编等工作。5.5当边坡变形超过报警值,周边环境出现沉降开裂等险情时应暂停施工,根据险情原因选用如下应急措施:5.5.1坡脚被动区临时压重;5.5.2坡顶主动区卸土减载,并严格控制卸载程序;5.5.3作好临时排水、封面处理;5.5.4对支护结构临时加固;5.5.5对险情段加强监测;5.6尽快向勘察和设计等单位反馈信息,开展勘察和设计资料复审,按施工的现状工况验算。5.7边坡局部坍塌,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例如用砂袋堆、喷射砼、压浆等,防止险情扩大,时效不超过4小时。测量队主管总工程师总包单位技术负责监理工程师业主10第六章现场组织机构和专业技术力量配备根据工期进度要求和场地实际情况,施工高峰需用60人,按照施工准备、成孔作业、钢筋安制、注浆四个连续工序进行劳动组织施工,确保按期完成施工。建立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项目的生产任务。6.1机械设备及主要材料进场(1)中标后按合同及建设方要求准时完成全部机械设备进场及人员进场工作,搭建临设、设备试车,充分做好开工准备;(2)进行钢材、水泥进场及联系工作,确保工不待料;(3)材料及设备合理放置,保证场内整洁、施工顺利。6.2人员组织为确保该工程顺利进行和优质、高效按期完成,我公司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组织协调、质量监督、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