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寻根辽河北土遗踪——辽河文明展大辽河,虬曲蜿蜒,一派浩荡,淘尽了万年沉沙,砥砺了千古人物,浇灌出华夏文明图景上的绚烂之花。古人说:“何谓六川?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吕氏春秋·有始览》)这条全长1430公里辽东南部的最大河流,哺育了辽东广袤的黑土,而后奔腾注入渤海。辽河全流域由两个水系组成:一为东、西辽河,另一为浑河、太子河。在这两大水系的润泽下,辽海先民在这片沃野上,筚路蓝缕,开辟荒芜,描摹出龙飞凤舞的文化图景。辽东大地,在那洪荒的岁月,放射出华夏文明之光。“辽河文明展”就是以辽海地区出土的文物为载体,以区域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详细展示辽海先民的发展历程,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文明曙光”、“商周北土”、“华夏一统”、“契丹王朝”和“满族崛起”。三十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使牛河梁红山女神像重现世间起。那只是大辽河文明星空中的一颗明星。“辽河文明展”则如一幅全景图,让人不得不慨叹大辽河曾经和正在创造的辉煌文明,更梦想着大辽河不舍昼夜,奔向更加璀璨未来。一文明曙光你能想象到28万年前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吗?林莽无际,猛兽啸吼,虺蝎蛇行,风狂雨猛。地球上的大部分地方还难觅人类的踪迹。就在这荒蛮的岁月,大辽河畔的辽海先民们已经开始了艰难的繁衍历程。他们岩处穴居,渔猎为食。虽然前路逶迤,蒙昧荒蛮,辽海先民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开创了人类文明前进的一条路径。******1984年,在营口金牛山的一个洞穴里,考古工作者们惊喜地发现了距今28万年的金牛山遗址。这是中国东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金牛山遗址照片】金牛山是一座孤立的小山丘,它位于辽宁省营口县西南8公里的永安乡西田村,西距渤海湾仅30余公里,是千山山脉在辽河平原南端的余支,山丘四周是广阔的平地。1984年9月,北京大学吕遵谔教授和几名研究生在金牛山进行旧石器考古教学实习,结果陆续发现了头骨、脊椎骨、尺骨、髋骨、腕骨、肱骨、手足骨等55块古人类化石,经鉴定为同一女性个体,年龄在20—22岁之间,被命名为“金牛人”。她处于晚期直立人向早期智人的过渡阶段。我们知道,智人(homosapiens)即“智慧的人”,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其中有可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两个发展阶段。生活在距今二,三十万年到五万年前的智人学会了使用自然火和人工取火。与非洲等地发现的智人骨骼化石相比,金牛山人显然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所发现的相当完备的智人骨骼化石之一。【金牛山人头骨化石图】【金牛山人面貌复原图】2这件化石非常完好地保存了头盖骨和颜面骨,可以复原金牛山人的真实面貌。通过复原金牛山人人体标本,我们可以了解她的体质特征,包括直立的姿势、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甚至是行走的步态。一个鲜活的生命仿佛又在辽河畔那遮天蔽日的林莽中灵动起来!经过脑容量测定,我们发现金牛山人的大脑很可能比同时代的北京人还要进步。可以说金牛山人为华夏先民的历史进化提供了优良基因。金牛山人骨骼化石的发现填补和连接了人类进化系列上的重要缺环,使得智人这一环节清晰地呈现出来。正因为金牛山人对研究古人类进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所以1984年被列为中国考古重大发现之首,同年被联合国科技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一”。【刮削器图片】金牛山人已经可以熟练地制作石器工具用于渔猎生产。他们制作的石器以脉石英(veinquartz)为主。脉石英一般呈白色,质地细密坚硬。金牛山人用这些坚硬的石材制造出了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等。可以看得出,金牛山人的渔猎生产内容已经非常丰富。并且,他们制造的石器,无论种类还是加工方法,都与北京猿人石器极为相似,由此证明两者在文化上是紧密地联系着的。除了制造工具,火也是金牛山人生存的重要保障。火几乎是人类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元素。火能烹煮食物,火能驱散黑暗,火让寒冷消融,火使猛兽避退,这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生存空间。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了用火遗迹,但科学家们指出人类最初使用的都是自然火,或为电击枯树,或为枯草自燃。而聪明的金牛山人不仅能够控制火源,还学会了人工取火,甚至砌筑了原始的灶。【用火遗址图】在洞穴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用火遗迹,有炭屑、烧骨、烧土块和灰堆。灰堆共发现9个,最大的是9号灰堆,底部都凹于地面下呈浇锅底的形状,周转垒砌石块,在底部垫有许多砾石和角砾,已类似于“灶”的功能,专家推测金牛山人已经懂得采用封火法保存火种。在洞穴中还发现了大量用火烧过的动物骨骼,还有近万件人类敲骨吸髓后的骨片。经鉴定主要是鹿、野猪、兔和鸟类,它们是金牛山人的狩猎对象。【葛氏斑角鹿化石图《辽河文明展文物集萃》P4】【斑鹿上、下颌骨化石图《辽河文明展文物集萃》P4】【野猪下颌骨化石图《辽河文明展文物集萃》P5】【棕熊颌骨化石图《辽河文明展文物集萃》P5】【梅氏犀牙齿化石图《辽河文明展文物集萃》P5】金牛山人用火将猎物烹熟,减少了疾病的发生,这不但使得他们的体质特征比同时期的中国猿人进步,更重要的是他们将人类的文明历程大大地向前推进了。在中国大地上,金牛山人率先跨进智人阶段。斗转星移间,时空变换,人类在点点篝火的微弱光亮中已经度过了将近20多万个春秋。这时的古人类已经进入早期智人的阶段。与金牛山遗址相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的鸽子洞遗址处于距今7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这是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智人生活遗址。【鸽子洞遗址图】鸽子洞位于辽宁大凌河西岸,深嵌在悬崖陡壁之间,高出水面35米,洞口较大,朝东向阳,对面就3是开阔的扇形台地。洞口上方有类似天窗的圆孔,能避风雨、散炊烟,起到透光换气的作用,简直是原始人居住和生活的福地洞天。在这里出土的280余件人工打制石器主要采用石英岩制作而成,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石锤等。这些石器的形体趋于小型化,石器面大都经过了修理。【鸽子洞大型砍砸器《辽河文明展文物集萃》P8】诸多的迹象表明,鸽子洞文化与北京周口店文化有相继承的关系,说明鸽子洞人极有可能是北京人向东北地区发展的主要一支。跟金牛山遗址发现多种动物遗骸不同,鸽子洞遗址发现的动物化石特别集中,这就是普氏羚羊。令人吃惊的是小小的鸽子洞里居然发现了大量的普氏羚羊骨骼化石,估计数量至少有上百只。这些羚羊主要是幼年个体。【普氏羚羊图】7万年前的辽河两岸,随处可见普氏羚羊迅捷的身影。它是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重要的乳动物群成员,现在仍生存于亚洲大陆北部地区,包括我国的甘肃北部、河套地区、新疆、青海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荒原地带,喜欢群居。值得注意的是鸽子洞遗址的普氏羚羊化石虽然数量多,但几乎没有完整的骨骼,主要是残破的下颌骨、单个牙齿和肢骨,许多骨骼上还有人工砍砸的痕迹,不少碎骨存留在灰烬层中,证明被火烧过。这表明普氏羚羊是鸽子洞人的主要肉食来源。我们可以想见,鸽子洞人难以追赶上成年的羚羊,只能捕获一些羚羊幼体。在明灭的火堆前,鸽子洞人享用着美味的肉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一嗜好,所以鸽子洞人也被称为“猎羚羊人”。人类在生活中偶然发现通过猛烈撞击石头而产生火星,可以取得火源,于是开始人工取火。随着磨制和钻孔技术的出现,人类又逐渐发明摩擦、钻木和压击等取火方法。从此,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随时都可以吃到熟食。鸽子洞内有厚达半米的篝火堆,分层清晰,表明鸽子洞人已具有人工取火的能力。******在距金牛山东北方向不到一百公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遗址——小孤山洞穴遗址。这里的洞穴保存异常完好,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它因位于辽宁省海城市东南约30公里的小孤山村而得名,距今2—3万年。【小孤山洞穴图】小孤山洞穴宽4.9米,纵深22.5米,在这里发现的刮削器和用于狩猎的石球等石器多达上万件。其中,最重要的收获是出土了一批骨制品。这些骨器的制作水准已经很高,在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占有重要位置。能够制作形制较为复杂的骨器,这说明人类发展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质的飞跃。小孤山人的生产生活已经相当进步。【海城河图】在小孤山洞穴不远处就是辽南中的合流海城河。现在的海城河全长88.2公里,汇聚了流经境内的15条支流。从遗址内发现的鱼、蚌壳和鳖等动物化石来看,当时这一带的水域应该非常广阔,不乏种类繁多、身形硕大的鱼类。这样的环境条件直接影响了小孤山人的生活生产方式。【骨鱼叉图P6】4这件小孤山人制作的鱼叉。它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留存的时代最早的唯一一件骨制鱼叉。整个鱼叉用坚硬的鹿角制作而成,表面有锯、切、削、刮的痕迹,尖端残缺,前部两侧有两排倒钩,中部一侧突起如“阑”,后部一侧有正钩,根部做了一定修理如利刃,便于装柄和固定,两侧倒钩展幅较宽又粗壮。显然,这是一件非常有效的复合性工具。经科研人员模拟实验,这件骨鱼叉可以叉捕体长60公分以上的大鱼。这枚骨鱼叉与法国西南马格德林文化发现的骨鱼叉十分相似,但它不仅有双排倒钩,而且有“阑”和正钩,这也是小孤山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鱼叉不仅加长了人的手臂,也极大地增加了捕鱼的速度,扩大了人们的生活范围。借助鱼叉的力量,小孤山人可以捕获更多的鱼类。鱼类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极大地促进了人类体质的进步,尤其是对脑部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看来,小小的鱼叉却推进了人类文明的稳步前进。【骨针图P6】这3枚骨针是世界上距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骨针。它们都以动物肢骨为原料,先用刮制的方法加工器身,然后用尖状石器由两面相对钻出针眼,再磨出锐利的针尖。骨针的尾部也从两面细磨,使尾部呈扁平状。这样在缝纫时,针眼扩大,有助于线随针过,不致因线粗而卡在针眼处不能通过,减少了断线和骨针的折断,这种制作工艺和今天钢针尾部的扁槽起到同样的作用,这也是小孤山人文化发展水平的又一标志。可以想象,现在看来简单易行的制作工艺,在小孤山人的时代却需要极高的智慧、技巧和耐心。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里,只有北京的山顶洞遗址发现了用刮挖的方法制作针眼的骨针,其制作针眼的效率和效果远不如钻孔,而且山顶洞遗址的年代比小孤山更晚,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小孤山人走在了同期人类文明的前列。有了骨针,人类就可以用兽皮等材料缝制合身的衣服,增强了人类的御寒能力。同时,衣服遮风避寒,使人类有能力向较寒冷的地区迁徙扩展,这对古人类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意义。【项链图】随着生产和生活的进步,人们逐渐有了审美意识,这条项链是用贝壳和野兽牙齿制成,是一件较为复杂也是思维观念含量较高的装饰艺术品。贝壳中心有一个两面对钻而成的小孔,边缘放射状沟纹内涂有红色颜料。透过小小的项链,我们看到了小孤山人对美的追求。******在距今大约一万多年前,随着磨制石器的出现、陶器的发明和原始农业的生产,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在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特别是大河流域,纷纷出现了较为固定的聚落,人类文明遍布全球,如星辰闪烁。此时的辽河流域出现了最早的一处聚落,就是现在位于辽河支流绕阳河源头的查海遗址。【查海遗址图】1982年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发现的查海遗址,距今大约8000年,主体部分面积约1万平方米。这处聚落是以房址群为主,房址群间分布有窖穴,聚落中心摆塑一大型龙形堆石,还设墓地和祭祀坑,周围有壕沟环绕,堪称“辽河第一村”。查海人居住的房屋,应该是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从遗址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房屋南北成行,东西成排,共有55座房址。查海人的房屋均为半地穴式,有大中小三种,方形圆角,面积20至100平方米不等。遗址中部有一座大房址,面对开阔的中心广场。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广场中心的一条用石块堆塑的巨龙。这是查海人部落聚会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5【查海遗址石堆龙图】查海遗址的石堆龙是从遗址中央穿过的基岩岩脉上,用红褐色大小均匀的石块堆塑而成。龙头、龙身处石块的堆摆很厚密,尾部石块较为松散。石堆龙昂首张口,弯身弓背,龙尾若隐若现,充满无限的动势,给人一种巨龙腾飞之感。龙头朝西南,龙尾向东北,全长19.7米,宽约2米,基本与房址建筑方向一致。由于石堆龙位于整个遗址的中心位置,四周以房屋环绕,石龙的尾部与遗址中最大的一间房屋相邻。龙头部之下的墓葬,显然是位置十分显赫的。屋宇围绕的龙形石堆,成为人们的永远安息之处,可见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