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生活与苏州古典园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71士大夫生活与苏州古典园林——以网师园为例魏向东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网师园文化特征的研究分析,指出苏州古典园林不仅拥有杰出的造园艺术和精深的文化内涵,更是封建士大夫的文化生活空间。士大夫的文化价值取向,确定了园林的文化主题和空间形态,并赋予苏州古典园林以鲜活的生命力。关键词:士大夫生活苏州古典园林作者:魏向东,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在读博士,苏州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任何一种文化事象,都是文化环境的产物。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苏州古典园林,多角度全方位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因而在上个世纪末被推举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园林的探讨,多集中在造园艺术或园林的本身,而对创造园林这一文化事象并在其中通过特定的生活方式使园林文化涵蕴不断丰满的居者,以及居者与园林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则研究不够。笔者以为,正是因为园林的居者将其文化理想、价值观念等形而上的观念体系,与具体的建筑艺术和园林空间渗透结合,以其文化价值取向及其文化生活方式,规定了园林的文化主题和空间形态,方使园林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成为特定的文化载体和人化空间。这是园林文化中最可宝贵的文化财富。本文选取苏州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最早出口到国外,并以夜花园而在海外旅游者中享有盛誉的网师园为例,来探讨士大夫生活与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互动现象,以期窥斑及豹之效。一、士大夫的文化理想是园林主题拟定的基本依据网师园位居苏州古城东南隅一深巷之内,占地9亩,属于苏州古典园林中小而精巧的一类。虽然其面积不大,但造园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十分深入,全园布局紧凑,主题清晰,在叠山理水之中显示出高深的文化修养,从而给人以十分典雅蕴藉的文化享受。在传统文化中,“渔樵耕读”被美化为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渔翁是“隐逸”的象征,网师园即“渔父钓叟之园”。网师园的隐逸主题,历数百年而不变。南宋淳熙年间,史正志遭劾罢官,流寓苏州。他自比渔父钓叟,为其花园取名“渔隐”,从此即奠定了园旨的基调。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退隐,购得“渔隐”旧址,重治别业。因欣羡三闾大夫屈原所遇到的渔父超然志远的风神,他撷“渔隐”雅意,自比泛舟五湖、意在隐逸的渔父,以“网师”自号。加上附近有一“王思巷”,遂为宅园取名“网师园”,既取谐音,又含有隐逸之意。所以钱大昕在《网师园记》中说:“带城桥之南,宋时为史氏万卷堂,故址与南园、沧浪亭相望。有巷曰网师者,本名王思”。宋宗元因“以网师自号,并颜其园”,其意旨是“盖托于渔隐之义,亦取巷名音相似也”。①此后虽然网师园续有增减修整,但始终充满着浓郁书卷气的“雅”、“逸”文化品格。这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见出:其一,选址上的精心筹划著名学者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一书中指出:苏州的古典园林“大多数集中在城内,又以观前和阊门之间的地区数量最多,观前与东北街之间次之”。这些园主既贪图城市中丰富的物质享受,又想感受山林的自然意趣。为了后者,他们就在自己的宅第中营造出一片“城市山林”;为了前者,他们则将园林选择在了水陆交通便利或接近商业中心的位置。如拙政园、狮子林、怡园等地处人头攒动的观前街附近,留园等则位于热闹的阊门附近。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园主的对外交往非常频繁,他们能够向世人显示其亭台树石之胜,透露出这些园72主虽身在园林却志在世运的不甘隐逸之情。网师园地处古城东南隅。据清人钱大昕《网师园记》载:“吴中为都会,城郭以内,宅第骈阗,肩摩趾错。独东南隅,负郭临流,树木丛蔚,颇有半村半郭之趣。……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清代彭启丰《网师小筑》一文中这样描绘:当时的网师园“面城负郭,带水临田”,葑溪从园前流过,与带城桥、乌鹊桥、南园一带的农田隔溪相望。梁章钜特别指出,网师园门僻处阔家头巷深处,“园中结构极佳,而门外途径极窄……盖其筑园之初心,即藉此以避大官之舆从也”。②又长又窄的小巷,使坐车来的客人进出非常不便,这就向世人昭示了园主不事王侯,高尚其志,富者不攀,贵者不顾的心态。因而,网师园可以说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最具名士气息、最具隐逸风韵的园林之一。其二,匾额楹联的“渔隐”主题历代园主精心设计匾额楹联,既提升了园林的格调,更深化了“渔隐”的主题。网师园进入花园的小门上有砖额“网师小筑”,寄寓退隐林泉,临流结网,得鱼忘筌,乐天安命,不事张扬之意。跨进园门,返顾门宕,砖额上刻有“可以栖迟”四个篆字,典出《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意思是说居住、饮食不嫌简陋,娶妻也不必世家大族。诗中流露出的安贫寡欲,进退从容的人生态度,与网师园的隐逸主题颇相契合。门北引静桥下凹凸错落的溪壁间刻有“槃涧”二字,让人不禁联想起《诗经·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即贤者乐在涧水。水边有云岗石山,真有“山月窥人,涧芳袭袂”之感。西侧的四面厅为小山丛桂轩,设计者将浑厚凝重的云岗、玲珑剔透的小山丛桂轩和轩南庭院中桂花情疏迹远、馥郁孤芳的艺术韵致组合在一起,体现出“桂树丛生兮山之幽”的高雅古意。彩霞池南有一临水小阁,借用屈原《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句意,取名“濯缨水阁”。反映出园主要做一个在山水中自由歌吟的渔夫,表露了避世隐居、清高自守之意。阁内悬挂有两副对联,其一为郑板桥手书板对一副:“曾三颜四,禹寸陶分”。寥寥八个字,讲述了古代四位著名人物曾参、颜渊、大禹、陶侃修身养性、珍惜光阴的故事。另有一联:“于书无所不读,万物皆有可观”,告诉人们,渊博的知识不仅来自书本,还来自对万物的凝神观照。两对情趣达观,意味深长。其三,“渔父”意象的塑造网师园是典型的水景园。理水之要在于叠石,理水之神在于造山。网师园无深水,故不若其他园林一般在池中列岛。为了能以半亩池水营造出湖泊的辽阔旷远,给人“一勺则江湖万里”之感,造园家在彩霞池南叠起一座体量与池面尺度相宜的黄石假山云岗,馀脉环池一周,时断时续、绵延不绝,并有不尽馀脉与池水相逶迤,取得了山水相依、水绕山环的效果。池周有数处石矶平展突出于池中,三面环水,宛若天然钓台,使人颇有“卷却诗书上钓台”的闲雅之感。这种与鱼鸟相亲、风月作伴的生活,是心性自由、心灵澄澈的渔父生活的诗意描绘,是对真实生活的理想升华。彩霞池北殿春簃,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明轩”的蓝本。进“潭西渔隐”门洞,一雅洁幽静的书斋小院展现眼前。院中鱼网纹铺地,“网”中的“荷莲游鱼”、一泓潜通中园大池水脉的“涵碧泉”,无不让人想到“渔父”这一文化意象。网师园精致隽美,立意高远,将“渔父”这一内涵丰富的意象糅合于园林的设计思想,并用精雅巧妙的手法将之表现出来,使整个网师园充满了浓郁的雅逸之气,使网师园主题明确,意蕴深远,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从而臻于造园艺术的极高境界。二、全园空间以士大夫的文化价值取向为串联线索苏州古典园林多为私家园林,由居住空间和私家花园林两大部分构成。私家花园集中了73苏州古典园林之精华,除了具有通常意义上呈现美景的功能外,更是住宅的延续与扩大,是园主们除日常起居之外的主要活动场所和享受文化生活之乐的私人空间。花园中的亭、台、楼、阁、馆、榭,既是欣赏美景的佳处,也是园主宴请宾客、接待友人的地方,更是园主小住起居、观剧听曲的地方。由于已经退出官场、不问政事,士大夫、文人们日常的主要生活主要就是在园中吟诗作画,读书交友,拍曲抚琴,赏花戏鱼,并以此为乐。如宋宗元在网师园中的生活景象,“每当风日睛美,侍鱼轩,扶鸠仗,周行曲径,以相娱悦。时或招良朋,设旨酒,以觞以咏。”③当时与他诗酒唱和的名人,有著名的沈德潜和彭启丰。而瞿远村在购得旧址后,亦“别为结构,垒石种木,布置得宜,增建亭宇,易旧为新。即落成,招予辈(钱大昕等)四五人谈燕,为竟日之集”。④造园家围绕园主的文化生活需求,在网师园花园的布局上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通过游宴享乐、书画会友和赏景游娱这一园主在园内日常生活的三大主要内容,将之自然地分隔成三个不同的功能区域,从而体现了园主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旨趣,并有效地划分和联结了网师园的内部空间,既突出主题又兼顾实用。南部宴乐区:以彩霞池南的小山丛桂轩、蹈和馆和琴室为中心,是园主聚友宴乐的所在。客人来访,进入轿厅之后即可直接由边上小门进入这一区域。为防光线直射,整个宴乐区的厅堂多为坐北朝南,厅前往往还置一庭院,庭中设假山、花木等小景以供观赏。此区布置雅洁,“丛桂留人”的四面厅小山丛桂轩、“和平安吉”的蹈和馆,均是园主宴客、会友的地方。小山丛桂轩还是金秋赏桂的佳处。轩南为一曲尺形小院,南墙之上布有漏窗,与一墙之外的琴室小院隔而不断。每当高朋宴聚之时,不时有优雅的琴声幽幽传出,使人悠然有高山流水之意。中部游娱区:以开阔的彩霞池为中心,环池配以亭、阁、轩、廊和山石花木,形成了一幅清雅的天然图画。该区的所有厅堂设置均服从于赏景的需要。当面南观景时,园中景物均处于逆光或侧光之中,会影响观赏质量,而若山水美景处于顺光或侧光之中,则既方便观赏,又能更好展现景物的本来面目。因此,为方便观景,环池一周的建筑朝向均精心考虑,如面西的半山亭是网师园中观赏晨景的最佳点,夏季纳凉清心的濯缨水阁则坐南面北,而凌驾水面的月到风来亭,东、南、北三面开敞,是网师园中临风赏月的绝佳之处。中部景区还是园主和宾客娱乐的区域,内容丰富的文人雅戏不断在此上演。如射鸭是古代宫苑中的一种游乐项目,也符合江南水乡的特点,是古代江南文人所热衷的一项游戏。园中置有射鸭廊,是文人雅士品茶会集之所,既可射鸭,又可嬉水。又如为苏州小桥之最的引静桥,位于彩霞池东南水湾处,桥长仅2.4米,可三步而逾,故又称之为“三步小拱桥”。桥面上刻有一圆形牡丹浮雕,寓意大富大贵。桥东台阶下用瓷片铺就一个一米见方的篆体“寿”字,寓意走过小桥即能健康长寿,故人称“富贵长寿桥”,是人们闲时嬉戏的地方。北部书画区:彩霞池北岸的五峰书屋、集虚斋、看松读画轩和西部别院殿春簃构成了书房画室区。苏州古典园林的历代园主多是官场失意或洁身养志的士大夫、文人,他们退出官场之后的日常生活主要就是吟诗作画、读书会友。因此,在所有的苏州古典园林中,宴客聚友的厅堂和读书作画的书房必不可少。对于书房来说,周围环境的宁静雅致是至关重要的,光线也是建造书房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除了高敞轩昂、采用半窗等方法之外,书房坐北朝南可以极大地增加采光度,使屋内明亮洁净,适宜读书,因此网师园的书房均分布在彩霞池之北。五峰书屋为园主人读书、藏书之所,表示崖栖庐山五老峰读书的雅趣;集虚斋为园主读书养心之所,秉持庄子虚己顺物之意,修持真道,以臻于虚静空明的境界;看松读画轩是园主观赏冬景之所在,严冬时万木凋零,惟松柏长青,在此围炉读书,可在自然图画中领略天然机趣;殿春簃旧为园主听曲之地,西侧内书房,窗明几净,最宜读书,国画大师张善孖、张大74千兄弟曾寓居于此。综观网师园的布局,遵循着文人雅士充实而悠闲的文化生活之线索,由住宅区的居住,到花园南部的宴聚、中部的游娱,再到北部的读书作画,无不体现出文人雅士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情趣,而这一条造园时所遵循的文化线索,也正是我们今天最主要的旅游线路。三、以士大夫文化生活为底色的第宅园林与苏州其他古典园林一样,网师园也是一座由世家住宅群和花园组合而成的私家园林。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苏州古典园林的住宅部分全部或部分地被挪作它用,如狮子林住宅部分被划出成立了苏州民俗博物馆等等。这些做法既破坏了古典园林的整体协调,使之丧失了完整意义上“私家园林”的含义,又使得游人在游览这些园林时,无法全面了解苏州古典园林的面貌,领略其精湛的造园艺术。网师园占地不足9亩,园中建筑就占了1/3,除了花园部分的亭阁馆榭之外,住宅部分的四进三厅在整个建筑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布局、陈设均体现了吴地清代大户人家住宅的特色。在1958年经过整修之后,网师园的住宅和花园部分基本上以本来面貌全部向游人开放,这是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开放最为完整的一座。苏州地处江南一带,由于受当地特殊自然条件的影响和浓厚吴地文化的熏陶,其明、清住宅在建筑布局上均以封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