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金融概论(中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金融概论主讲教师:李志强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一、货币是几千年前才出现在人类生活中•(一)人类社会在地球上已有百万余年的历史,货币只不过是几千年以前才出现的事情。•(二)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到,货币的出现,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二、古代货币起源•(一)中国古代的“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先王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供后人使用的。(二)西方则提出过“创造发明说”“保存财富说”等学说。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一)马克思对货币理论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第一次对货币问题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揭开了“货币之迷”•(二)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科学地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劳动产品也转化成了专门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形式。(三)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商品的价值形式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四、货币的形式及其演变•(一)币材•涵义:币材是指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特点: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易于携带。•货币材料的演变:货币材料的演变是以实物开始,发展到金属货币,再发展到货币商品的代表——纸币和信用货币形式。•涵义: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来充当货币。•历史上最初的实物货币形式各国、各地各不相同,但都是从一般物品中选择的。•实物货币的局限性:是一般等价物而非真正的货币。•缺点:体积大,价值小,不易分割、携带、运输、保管。(二)实物货币(三)金属货币•涵义: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一般来说,用贵金属作币材是在铜以后,逐渐过度到银,最后过度到金。•以黄金作为货币是金属货币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四)纸制货币•纸制货币有两种:一种是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的,理论上称为银行券(我国);一种是国家凭借权利发行的,理论上称为纸币。•银行券和纸币都是纸制的货币符号,它们本身都没有价值。•现实中各国政府发行的纸币与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是相同的和可并行流通的,都属于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票据。银行券是主要的代表。银行券在其发展过程中可分为可兑现的银行券和不可兑现的银行券两个阶段。•1、可兑现的银行券阶段;•2、不可兑现的银行券•一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银行券停止了自由兑换,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都停止了自由兑换。目前由央行发行的货币就是一种不可兑现的银行券。•(五)存款货币•1.存款货币是一种可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2.存款货币和现钞合称为“货币”,它们属于M1的范畴。•3.银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也是货币,只不过不能直接转帐结算,它们称为准货币,属于M2的范畴。•(六)电子货币•涵义:电子货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储蓄和处理的电子存款和信用支付工具。•(七)复合货币•其价值由多种货币的汇率加权确定。如欧元、特别提款权。第二节货币的本质、定义和职能•自货币产生以后,人们不断对它的本质进行论证探讨,形成了不同的学说。•一、货币金属说•这种观点认为,货币即贵金属,贵金属即货币。金银是一国真正的财富。国家和个人要想富强,就必须得到越来越多的金属货币。•二、货币名目说•这种观点认为,货币不是财富,是商品价值的符号,是观念的计算单位。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得出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结论。•(二)货币首先是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三)货币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它与其他商品的区别是:•货币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成为一般的交换手段。•货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和一般的使用价值。货币的使用价值二重化了。•四、货币的定义•(一)本质定义: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反映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二)职能定义: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三)法律定义:法律规定的具有无限制偿付能力的事物。五、货币职能•(一)价值尺度职能•价值尺度职能指货币作为尺度用于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货币是一种尺度,一种单位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都可用货币来表示。这就是价格。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价格水平越高,单位货币的货币购买力越低。(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有两个特点:•1)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或想象中的货币。•2)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足值的也可以是不足值的。因此仅代表货币符号的纸币可以充当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三)支付手段职能•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此时无商品同时同地的相向运动(如果有就是流通手段了);货币执行支付手段可超出商品领域,如银行信用、税收、工资等。(四)价值贮藏手段职能•暂时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发挥贮藏手段职能。人们之所以愿意贮藏货币,因为货币是一般财富的代表,拥有货币就拥有财富,问题是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的纸币是否可以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应该说在币值稳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的。金属货币价值贮藏的蓄水池作用:•流通中金银的数量超过需要量时,金属货币可买到的价值会低于其本身价值,用货币买商品有损失,不买,把货币藏起来,流通中货币量下降,币值上升。当流通中货币量小于需要量时,货币买到的价值大于本身价值,都买,把藏起来的货币投入流通,货币量上升,币值下降。所以金属货币流通时期无通涨。•(五)世界货币•1.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执行世界货币职能。•2.世界货币职能具体表现为:•(1)作为国际市场上的支付手段,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差额;•(2)作为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用于购买外国商品;•(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下列阐述分别描述的是货币的什么职能•这个人很有钱。•他一个月挣1万多元。•张三从商业银行贷款10万元购买住房。•李四花了1万元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王五今天在去工商银行存入了2万元。•物价上涨了,钱毛了。•现在商场都在打折,皮尔·卡丹西服才卖2000多元。下列阐述分别描述的是货币的什么职能:这个人很有钱。价值贮藏他一个月挣1万多元。支付手段张三从商业银行贷款10万元购买住房。支付手段李四花了1万元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流通手段王五今天在去工商银行存入了2万元。贮藏手段物价上涨了,钱毛了。价值尺度现在商场都在打折,皮尔·卡丹西服才卖2000多元。价值尺度第三节货币制度一、含义: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及相应的章则条例规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对币材、货币单位的规定;对本位币、辅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的规定等。•1、币材•国家规定哪种金属作货币材料。不同的币材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度。•2、货币单位•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及货币单位所含金属货币的数量。•3、本位币(主币):•本位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对本位币的规定:•⑴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本位币是可以自由铸造的。公民可提供货币金属由国家造币厂代为铸造。自由铸造可保证本位币是足值的。•⑵规定了铸币的磨损公差。本位币应该足值,但由于铸造技术或不断磨损的原因会使成色或重量下降,因此规定本位币法律所允许的铸造误差和磨损程度,视为公差,超过则可请政府兑换新币。•此两项规定都是为了保证本位币是足值的。•⑶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的某种货币的无限制偿付能力。•4、辅币•辅助货币,指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的小于一个货币单位的小额通货。其面值为本位币的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辅币由贱金属铸成,不足值,铸造收益归国家,辅币与本位币的兑换比例由国家规定。•对辅币的规定:•⑴辅币不能自由铸造,由国家垄断。因辅币是不足值的,如可自由铸造则会收藏本位币而大量铸造辅币。会造成币值不稳、辅币充斥市场、排挤主币。•⑵辅币是有限法偿的货币。•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的自由铸造被取消了,本位币的磨损公差规定在许多国家都改为规定纸币的流通年限。如新加坡规定,新发行的货币流通3年必须收回销毁。本位币的无限清偿规定被保留下来,依然有效,而关于辅币的规定则依然可行。•5.准备制度•又称金准备,是指国家所拥有的金块和金币总额,是国家的金银储备。•三、货币制度的类型•1.银本位••银本位是指以白银为币材,并以白银的一定量作为计算和表示货币单位价值标准的货币制度。•是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产生于15世纪,盛行于16世纪到19世纪。最早实行银本位制的国家有西班牙、墨西哥、秘鲁。•我国公元119年汉武帝时便开始铸银币。但由国家法律确认为一种货币制度在公元1910年,清宣统二年。我国于1910年清政府宣布实行银本位,到1935年法币改革就废除了。•银本位的缺点:•⑴白银价值低而体积大,不能适应大宗商品交易的实现。金贵银贱•⑵白银价格不稳定。•1870—1914跌•1915—1919狂升•1920—1932下降趋势•1933—1935再涨,因美高价收购银本位的内容:•⑴以白银为币材。规定一定成色的白银为货币单位的价值标准。•⑵银币可自由兑换、自由铸造。•⑶作为货币代表物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平价兑换银币。•⑷白银可自由输出入。(保证世界银价平衡)•⑸银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2.金银复本位•1)同时以黄金和白银两种金属为币材,铸造两种货币,同时流通使用的货币制度。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最典型的货币制度,存在于18----19世纪的欧洲。•2)复本位的内容•⑴黄金和白银两种金属同时被确定为币材。•⑵金银两种本位币都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毁。•⑶金银两种本位币均可以自由兑换,都有无限法偿的能力。•⑷黄金和白银都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3)金银复本位的三种类型:•⑴平行本位制:金币与银币两种本位货币,二者之间的交换比率完全由金属市场比价决定,由经济力量自发调节,不受任何人为力量的管制。•⑵双行本位制:金币银币同为本位币,均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均可自由铸造、自由熔毁,金币与银币的兑换比率不是按金属比价,而是按国家规定的交换比率进行交换。这种实际比价与标明比价的不一致,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发挥作用--格雷欣法则定义。“格雷欣法则”•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亦称良币)必然被人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亦称劣币)反而充斥市场。•例如,当国家规定1金币=15银币的法定比价,而市场价为1金币=16银币时,人们就会先按市场比价用1个金币换16个银币,然后按法定比价用15个银币换1个金币,其结果可多得一个银币。当人们用15个金币按市场比价换取银币,然后再按法定比价换回金币时(不考虑兑换费用),就会多得1个金币,人们就会将多得的金币收藏,或熔化成金块,或输出国外。如此循环往复,必然使流通中的价值含量相对高的金币越来越少,价值含量相对低的银币则充斥市场。•⑶跛行本位制:即国家规定作为良币的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则不允许自由铸造。•金银复本位缺陷:•①由于两种金属同时发挥价值尺度职能以及“劣币驱逐良币”规律的作用,造成了商品价格起伏不稳和货币流通动荡不定;•②随着资义生产和W流通的扩大,银在巨额交易中日感不便;•③白银由于生产率提高,价值迅速降低•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白银过剩,银价爆跌,过度到金本位。•英率先实行金本位,1816年正式实行•当时的英国经济力量强大,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优势,需要有一种稳定的、价值较高的货币行使流通手段职能。1816年,英国颁布法令,宣布实行金单本位制。之后,德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相继实行金单本位制。1897年,俄国和日本也宣布实行金单本位制。1900年,美国也宣布黄金为唯一的本位币金属。至此,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都实行了金单本位制。中国、印度等国仍实行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取消了。•3.金本位制••指以金币

1 / 1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