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第一章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社会性的概念社会性是指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认识,如果通俗的理解就是如何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行为总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心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学说主要有三种: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第一节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三种主要理论观点一、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在从事精神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中,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理论核心是,认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里比多)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情绪与动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他把这些阶段称之为“性心理发展阶段”或“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这些阶段是格局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身体的那些器官为儿童提供“力比多”的满足来划分的。口唇期:约从出生到1.5岁,是个体性心理发展的最原始阶段,靠吮吸、咀嚼、吞咽、咬等口腔活动,获得快感与满足。若口腔期婴儿在吮吸、吞咽等活动中获得满足,长大后会有正面的性格,如乐观开朗。反之,若此时期的活动受到过分限制,使婴儿无法获得满足,长大后将会产生不良影响,并会有负面的性格,比如不能独立自主地去解决问题,而是向成人(特别是父母)寻求依赖。又如不自觉地咬人或咬坏东西的口腔倾向。及悲观、退缩、固执、苛求等负面的口腔性格;甚至在行为上表现出咬指甲、烟瘾、酗酒、贪吃等。肛门期:约在1.5~3岁,在这一阶段,幼儿能从粪便排泄时解除内急压力中获得快感,因而对肛门的活动特别感兴趣。在这段时间里,为了养成子女良好的卫生习惯,父母应多对幼儿的便溺行为订立规矩,加以训练。如果父母的要求能配合幼儿自己控制的能力,就会建立良好的习惯,从而使幼儿长大后具有创造性与高效性。如果父母训练过严,与幼儿发生冲突,则会导致所谓的肛门性格。一种是肛门排放型性格,表现为邋遢、浪费、无条理、放肆、凶暴等;另一种是肛门便秘型性格,表现为过分干净、过分注意条理和小节、固执、小气、忍耐等。因此,弗洛伊德特别强调父母对儿童大小便的训练不宜过早、过严。性器期:也叫做前生殖器期,约3~5岁,亦有人划分为3~6岁。儿童在3~5岁时,认识到了两性之间的差异和自己的性别,因此力比多集中投放在生殖器部分,性器官成了儿童获得性满足的重要部位,表现为喜欢抚摸和显露生殖器以及性幻想。此外,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性爱对象也发生了转移。幼儿最初的性爱对象是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此时则把力比多的兴奋向别人身上转移。由于母亲为幼儿提供了生理上的需要和满足,因而成为儿童最初的性爱对象。在此基础上,特别是男孩,总想要独占母亲的爱,父亲则成为和自己争夺母亲的爱的一个对手。因而,男孩对父亲产生敌意,形成了恋母仇父的恋母情结。此时的女孩则对自己的父亲产生爱恋,母亲则被视为多余的人,而且总希望自己能取代母亲的位置。女孩子的这种恋父嫌母的倾向,弗洛伊德称之为恋父情结。但作为竞争对象的父亲或母亲都十分强大,最终以男孩向父亲认同,女孩向母亲认同而使心理冲突得以解决。儿童把父母作为自己性爱的对象,这一现象也对儿童的人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儿童把自己和父亲、母亲等同起来,在行为上模仿父母,因此男孩的性格很像父亲,女孩的性格很像母亲。潜伏期:约6~12岁,这时期的性力受到了压抑。这是由于道德感、美感、羞耻心和害怕被别人厌恶等的心理力量的发展,这些心理力量与儿童时期的毫无俺饰的性力冲动是对立的。这种发展一半由于家庭教养和社会要求,另一半则由于躯体的发育。这一时期的性冲动暂时停止活动,儿童中止对异性的兴趣,倾向和同性者来往。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对性缺乏兴趣,男女儿童的界限已很清楚。但是性力的冲动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向今后社会生活所必须的一些活动——学习、体育、歌舞、艺术、游戏等。这是通过升华作用实现的,也是性力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更有目的的作用。儿童在这时期若遇到不良的引诱,就会产生各种性偏离。生殖早期:约11岁—13岁,儿童产生摆脱父母束缚的愿望,性冲动强烈。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在承袭精神分析理论主要观点的同时,重视社会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不同时期与社会环境冲突的不同,提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每一个阶段中所形成的于环境之间发生作用的模式,或者具体地说,儿童教养者的行为决定着该阶段心理发展的成败,并构成儿童日后社会行为的原型。比如在婴儿期对父母的信任感,婴儿对母亲的信任感最初征兆表现在婴儿可以让她脱离自己的视线而不过分地感到焦虑和愤怒。人格发展八阶段婴儿期,0-1岁,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儿童期,1-3,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和羞耻感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了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例如,孩子由于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尿湿了裤子,成人就对其打骂,使孩子一直遭到许多失败的体验,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学前期,3-6,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个体在这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也包括他自己的机体)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嘲笑、禁止、更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所谓内疚感,就是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做坏了事情),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学龄期,6-12,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学龄初期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父母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为捣乱,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有信心获得好成绩;还要鼓励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与周围人们发生联系,进行社会交往,使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总之,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青春期,12-17,自我意识的确定与形成,获得同一感,克服同一感混乱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如: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识之间的一致性;做事情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成年早期,18-30,建立家庭,获得亲密感(友情爱情),避免孤独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成年期,约至50岁,成家立业,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老年期,直至死亡,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埃里克森在分析每个阶段肘,都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例如,他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对任何人都信任,不信任感也有一点用处,有了不信任感后,对于外界的危险会有一种准备,对于外界不愉快的事情可有一种预期,否则一遇社会挫折就感到不可思议或束手无策,不利于自我的成长。但埃里克森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信任与不信任感要有一定的比例,信任感应该多于不信任感,以有利于心理发展。他还认为,自主感也不能无限制地发展,也必须有—定的怀疑感与羞耻感,如果过分相信自己,以后就不容易适应社会准则,变得独断孤行。埃里克森认为,自主感应强于怀疑感与羞耻感。儿童的勤奋感中也应该有一点失败的经验,以便今后能经受住失败的挫折,但又不能过分地经常地遭受失败,经常失败就会产生自卑感。以上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八个阶段是他临床经验的总结,尚缺乏严格的科学事实作依据,但比起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生物学观点来,侧重了社会文化因素在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他的理论有相对的合理性,在西方心理学界有相当大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在具体的年龄段上的划分有些偏前,因此如果我们看到自己所属的心理发展阶段小于自己的生理年龄时不必沮丧二、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沃尔特斯)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而不是意识,强调环境在人发展中的重要性,否认有机体内部过程在心里产生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诞生于行为主义日益陷入困境、认知心理学迅速崛起的立式背景下。社会学习理论区别于行为主义之处在于它并不反对对个体内部因素如认知因素的研究,认为个体行为的变化是由个体的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观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介绍。(一)关于儿童行为的起源班杜拉认为,个体社会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和模仿。1、直接学习对于个体社会行为的掌握而言,与模仿相比直接学习是一种更基本的途径。在直接学习中,儿童的某种行为所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结果直接决定着儿童是否重复这些行为。也就是说,儿童通过观察自己的某一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就会逐渐形成何种行为在何种场合下是适宜的假设。这些假设指导着儿童日后的行为或行动。儿童根据这些假设做出相应的行为时会得到肯定或否定的结果。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