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测量与评价主讲教师:周荣秀联系邮箱:zhrx503@163.com绪论学习意义教学目标参考书目内容组织考核方式一、课程学习的意义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所有成功教学的基础,也是诸多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评价是所有成功教学的基础。”——格兰朗德“评价是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斯塔费尔比姆一、课程学习的意义教育测量与评价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国际性教育评价组织简介:国际教育评估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Assessment):1975年在瑞士日内瓦成立,当时有18个国家参加,其宗旨是帮助世界各地的教育机构通过发展和应用评价技术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机会均等。IAEA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完成了两个重要的研究项目:其一,研究与编写了《教师用的评价指南》,并译成各种文字,以帮助世界各地区教师提高测验的技能;其二,为准备出国深造的学生,用多种语言文字编写了《熟练能力的国际测验》,以便学生以其愿意使用的语言参加能力测验,然后附加所在国的语言测验。国际性教育评价组织简介: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valuationofEducationalAchievement):1962年成立。我国1984年参加了IEA。IEA组织的宗旨是开展和促进教育的多国研究,尤其是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共同的问题。一、课程学习的意义教育统计教育测量心理测量教育评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督导教育评估教育测量与评价一、课程学习的意义教育测量与评价主要是研究对教育现象进行测量和价值判断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但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一、课程学习的意义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为突破口;考试与评价改革成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一、课程学习的意义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发展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教师教育普遍开设“教育测量与评价”类课程。具备开展教测评价能力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测评理念掌握教育测评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二、教学目标三、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内容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教育测量概述测量结果的整理和解释测验的编制与实施测量的质量指标评价的理念与原则评价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教育评价的方法教育评价的应用四、教材和参考书1.《教育测量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黄光扬主编,2012年。2.《教育评价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涂艳国主编,2007年。3.《教育测量与评价》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胡中锋主编,1999年。3.《如何进行教育评价》华语教学出版社,单志艳著,2007。4.《教育测量与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汉澜主编,2002年8月。5.《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董奇主编,2003年1月。6.《教育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张敏强著,1998年7月。7.《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陈玉琨著,1999年12月。8.《回归生活的中小学教育评价》浙江大学出版社,贾群生著,2004年。四、学习与考核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外集体讨论学习。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学以致用,要求积极参与讨论,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计分办法:平时作业、考察占30%,期末考试70%。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第一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第二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第一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测量教育测量教育评价一、测量的含义与要素(一)测量的含义史蒂文斯:从广义而言,测量系根据法则给事物分派数字。测量这一定义包含了三方面的特性:1、法则——给事物的属性分派数字的依据2、事物——测量的对象或目标3、数字——描述事物属性的符号一、测量的含义与要素(一)测量的含义测量即: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二)测量的三要素1、单位具有明确的意义要有相等的价值2、参照点绝对零点相对零点3、量表具有一定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具有准确性具备操作的简约性教育测量工具:试卷测试题重视命题的研究二、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一)教育测量的含义:教育测量即:根据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思考:心理属性是否也可以客观地进行测量呢?二、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一)教育测量的含义:教育测量即:根据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思考:心理属性是否也可以客观地进行测量呢?两个理论基础:桑代克: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总存在于数量之中。——《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麦克尔:任何东西,存在于数量中的,都可以被测量。麦柯尔(W.A.mecall),美国近代教育测量专家,近代西方教育实验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传播历程中的关键性人物。这两句话,看成是构成一切测验和量化评价的公理。(二)教育测量的特点1、测量结果的间接性和推断性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量表的类型1.类别量表(norminalscale)[称名量表]2.顺序量表(ordinalscale)[位次量表]根据事物的特性和设定的法则在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同类客体中各元素之间的相对顺序,只关心研究对象的顺序,不问津间距是否一致。3.等距量表(intervalscale)[间距量表]在赋值时有相等的度量单位,采用相对零点,被测所对应的测量值由明确的距离关系4.比率量表(ratioscale)采用绝对零点,针对总体而不是样本,不但能确定一个被测比另一个被测大(小)多少,而且还能得出其间的倍数关系有关量表水平的说明说明:事物的复杂性决定测量量表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四种量表的测量水平由前往后逐渐提高,信息量不断增大,前一种量表的特点和功能蕴涵于后一种量表之中。(定性、定量)不可过分苛求测量的高层次不能把低层次量表的数据按高层次量表的意义理解或作统计处理教育测量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的,但需要用等距量表报告分数加强命题的研究把原始分数转换到一个有相等单位的量表上,通常转化为标准分教育测量中使用的量表:百分量表百分等级量表标准分数(Z)量表T量表问题思考:1、在百分制的评分方法中,60分比55分多5分,90分比85分多5分,这两个相差的5分,是否是由相等的标准来确定的?2、一个在测量中得80分的学生的知识量是否等于在同一测验中得40分学生知识量的两倍?结论:教育测量的度量单位是相对的,使得教育测量具有不等距性和不稳定性。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好坏、智力高低和能力大小等,都是就其在所在团体的整个分数序列、行为序列中的地位来说的,其测量的分数单位,并非绝对的。为了使教育测量的分数具有可靠性、可比性,必须根据标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编制测验量表,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和方法,并将测量所得的原始分数转换为可以直接比较的量表分数(百分等级分数、标准分数、T分数等)。三、教育评价的概念与特点评价泛指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教育评价:……由美国泰勒于1930年首次提出,在美国国会1965年通过的《初等及中等教育法案》中得以合法化。拉尔夫·泰勒(RalphTyler)——“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asicPrinciplesofCurriculumandInstruction)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日本的桥本重治:“评价是与教育的目标和价值有明确关系的概念,是按照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教育计划的效果等进行测量的过程。因此,‘评价’概念的重点在于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日本的桥本重治:他规纳出评价五大特点:评价离开了教育目标就不能成立;评价是囊括性的;评价是连续的;评价不仅是教师进行的,学生自身也要展开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法必须提高到科学的高度。格兰朗德: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课堂)系统过程。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可用公式表达为: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斯塔费尔比姆:“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涉及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和影响的价值及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决策、满足教学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美国教育评价标准委员会:“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目标和它的优缺点与价值判断的系统调查,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1981年提出)布鲁姆(B.S.Bloom):“据我看来,评价乃是系统收集证据用以确定学习者实际上是否发生了某些变化,确定学生个体变化的数量或程度。”“评价是为了某个目的而进行的,对各种想法、作品、解答、方法、资料等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包含如下几个共同的要点:第一,强调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过程;第二,强调用多种方法(测量和非测量)系统收集资料与信息;第三,教育评价的对象应该是“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各种因素。”这就既包括了学生评价,也包括了教师评价等与学生成长发展相关的所有因素。第四,强调为学生发展和教育决策服务,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进与发展。第五,不同时期,不同学者所提出的教育评价概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教育评价注重效果:美国的泰勒(侧重课程评价)格兰朗德和布卢姆基于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注重资料的获得:(美)克龙巴赫、斯塔弗尔比姆注重评价方法、手段:(中国)张秀理、(日本)长谷川容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即:……根据一定的标准(教育目标的达成与否)运用可行的方法(测量、非测量、系统收集资料信息的方法)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教育计划、课程、学习结果、教育现象、教学活动、教育目标或程序)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为学生发展、教育决策等)四、教育评价相关概念辨析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教育统计与教育评价教育评估与教育评价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二者的联系:教育测量: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教育测量为教育评价提供客观的数据信息,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评价要在教育测量所获得的客观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二者区别:测量:对事物数量特征的获得,强调数量化的方法与结果;评价:对教育现象客体的价值进行判断,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客观性;评价:客观性与主观性的两种属性测量:任务是对事物的量的认识;评价:认识活动,人的意识对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综合反映教育测量与教育统计教育测量与统计是教育评价获取教育事实材料的一种定量手段。教育统计——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对教育测量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描述、推断的过程。描述统计:计算一个学生各门功课的总成绩;计算一个班级一门或多门课程成绩的平均分、标准差(常模);推断统计:把学生个体成绩与全班平均分相比,对进步情况进行推断;把两个班级平均分相比较,对教材、教学方法效果进行推断。因此:测量结果需要进行整理和描述。统计在测量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测量结果是统计的前提;统计包括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1904年以前,教育测量的萌芽期1904—1915年,教育测量的开拓1915--193

1 / 7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