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以胃脘痞胀、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胃痞”的范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须包括以下1条或多条:①餐后饱胀不适;②早饱感;③上腹痛;④上腹烧灼感;并且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亚型诊断包括餐后不适综合征与上腹痛综合征。(二)证候诊断1.脾虚气滞证:胃脘痞闷或胀痛,食少纳呆,纳少泛恶,嗳气,呃逆,疲乏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弦。2.肝胃不和证:胃部胀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痞塞不舒,心烦易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3.脾胃虚寒证:胃寒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纳呆,神疲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4.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口苦,身重困倦,恶心呕吐,小便短黄,食少纳呆,舌苔黄腻,脉滑。5.寒热错杂证: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肢冷便溏,嗳气纳呆,嘈杂泛酸,舌淡苔黄,脉弦细滑。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脾虚气滞证治法:健脾理气。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合香砂枳术丸加减。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姜厚朴、木香、砂仁、醋元胡、法半夏等。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中成药:枳术丸、胃乃安胶囊、健脾疏肝丸、香砂六君子丸等。(2)肝胃不和证治法:疏肝和胃。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醋柴胡、炒枳壳、炒白芍、川芎、香附、陈皮、法夏、佛手、木香、炙甘草等。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金佛止痛丸、达立通颗粒、胃苏颗粒等。(3)脾胃虚寒证治法:温中散寒。推荐方药:理中丸加减。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苏梗、姜厚朴、炒神曲、荜茇、制香附等。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温胃舒颗粒、虚寒胃痛颗粒等。(4)脾胃湿热证治法:清热祛湿。推荐方药:连朴饮加减。黄连、姜厚朴、石菖蒲、法半夏、黄芩、陈皮、芦根、茵陈、生苡仁等。中成药:香连丸、甘露消毒丹、枫蓼肠胃康颗粒、三九胃泰等。(5)寒热错杂证治法:辛开苦降。推荐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清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生甘草、姜厚朴、炒神曲、煅瓦楞子等。中成药:荆花胃康胶丸等。(二)针灸治疗1.常规针灸疗法:常分虚实进行辨证取穴。实证常取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以毫针刺,采用泻法;常取足三里、天枢、中脘、内关、期门、阳陵泉等。虚证常取背俞穴、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毫针刺,采用补法,常用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气海等,并配合灸法。根据临具体情况和临床症状,也可选用多功能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等治疗。2.热敏灸疗法:热敏穴位以腹部、背腰部及小腿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公孙、下脘、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等区域。每次选取上述1~2组穴位,每天1次,每次治疗以灸至感传消失为度,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共2~3个疗程。3.“万应点灸笔”疗法。适合于16岁以上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操作方法如下:(1)主穴:中脘、足三里、肝俞、胃俞;(2)配穴:上腹胀、早饱配行间、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章门,嗳气、恶心内关、公孙;(3)方法:采用“万应点灸笔”,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采用相应的穴位,先以药纸含药的一面平整紧贴穴位,用点燃的点灸笔对准穴位如雀啄之状,一触即起,每穴点灸5~6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天1次,最多连续治疗15次。注意事项:(1)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感染、晕灸、灸泡等;(2)做好心理疏通,缓解患者紧张程度,并且帮患者选择舒适体位;(3)做好出现以上意外时的救治准备。(三)推拿治疗辨证使用不同手法配合相关穴位,调节脾胃功能。按摩手法常用揉、捏法等。(四)外治法辨证选择温阳散寒、理气和胃、健脾益气等中药穴位敷贴或熏洗治疗。(五)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有明确疗效的治疗方法,如音乐疗法、心理治疗、中药离子导入疗法、中频电疗等。(六)护理包括生活调理、心理调节、锻炼等。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单项症状改善评价标准痊愈:症状消失。显效:症状改善2级及以上者。有效:症状改善1级者。无效: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其中症状按程度分为4级:无症状。轻度:症状轻微,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度:症状尚能够忍受,已经部分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重度:症状明显,难以忍受,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2.中医证候评价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533-537)。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疗效指数≥30%。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其中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无症状(0分);轻度(1分):症状轻微,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度(2分):症状尚能够忍受,已经部分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重度(3分):症状明显,难以忍受,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二)评价方法1.入院当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2.入院2~7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3.入院8~14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4.入院15~21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制定。(1)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有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2)病程较长,多在4~6周以上,常持续或反复发作。(3)发病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诱因有关。(4)结合结肠镜、钡剂灌肠、结肠黏膜组织学检查结果即可确诊。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1)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可有关节、皮肤、眼、口腔及肝胆等肠道外表现。(2)结肠镜检查: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质脆、出血、脓血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②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③缓解期患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以及假息肉和桥形黏膜等。(3)钡剂灌肠检查:①黏膜粗乱和(或)颗粒样改变;②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样,肠壁有多发性小充盈缺损;③肠管短缩,袋囊消失呈铅管样。(4)黏膜组织学检查:活动期和缓解期有不同表现。活动期:①固有膜内有弥漫性慢性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②隐窝内有急性炎性细胞浸润,尤其是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隐窝炎,甚至形成隐窝脓肿,可有脓肿溃入固有膜;③隐窝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④可见黏膜表层糜烂、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增生。缓解期:①中性粒细胞消失,慢性炎性细胞减少;②隐窝大小、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③腺上皮与黏膜肌层间隙增宽;④潘氏细胞化生。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CD、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①具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者为临床疑诊,安排进一步检查。②同时具备以上条件(1)和(2)或(3)项中任何一项,可拟诊本病。③如再加上(4)项中病理检查的特征性表现,可以确诊。④初发病例、临床表现和结肠镜改变均不典型者,暂不诊断UC,需随访3~6个月,观察发作情况。⑤结肠镜检查发现的轻度慢性直、乙状结肠炎不能与UC等同,应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寻找病因。完整的诊断应包括疾病的临床类型、严重程度、病情分期、病变范围及并发症。①临床类型:可分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和暴发型。初发型指无既往史而首次发作;暴发型指症状严重,血便每日10次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状,可伴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脓毒血症等并发症。除暴发型外,各型可相互转化。②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患者每日腹泻4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搏加快或贫血,红细胞沉降率正常;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腹泻每日6次以上,伴明显黏液血便,体温37.5℃,脉搏90次/分,血红蛋白(Hb)100g/L,红细胞沉降率30mm/1h。详见Truelove分度表(表1)。表1:Truelove和WittsUC分度表*项目轻度重度粪便(次/天)<4>6便血轻或无重体温(℃)正常>37.5脉搏(次/分)正常>90Hb正常<75%ESR(mm/1h)<30>30*中度介于轻、重度之间③病情分期: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AI),也称Mayo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指数,较为简单实用,见SutherlandDAI表(表2)。慢性活动性或顽固性UC指诱导或维持缓解治疗失败,通常为糖皮质激素抵抗或依赖的病例。前者指泼尼松龙足量应用4周不缓解,后者指泼尼松龙减量至10mg/d即无法控制发作或停药后3个月复发者。表2:SutherlandDAI表项目计分0123腹泻正常超过正常1~2次/天超过正常3~4次/天超过正常>5次/天出血无少许明显以血为主黏膜表现正常轻度易脆中度易脆重度易脆伴渗出医师评估病情正常轻中重注:总分为各项之和。≤2分为症状缓解;3~5分为轻度活动;6~10分为中度活动;11~12分为重度活动。④病变范围:分为直肠、直乙状结肠、左半结肠(脾曲以远)、广泛结肠(脾曲以近)、全结肠。⑤肠外表现及并发症:肠外可有关节、皮肤、眼部、肝胆等系统受累;并发症可有大出血、穿孔、中毒性巨结肠和癌变等。(二)证候诊断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1.大肠湿热证:腹痛,腹泻,便下黏液脓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身热,小便短赤,口干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2.脾虚湿蕴证:大便溏薄,黏液白多赤少,或为白冻,腹痛隐隐,脘腹胀满,食少纳差,肢体倦怠,神疲懒言,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滑。3.寒热错杂证:下痢稀薄,夹有黏冻,反复发作,,腹痛绵绵,四肢不温,腹部有灼热感,烦渴,舌质红,或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或细弦。4.肝郁脾虚证: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常因情志或饮食因素诱发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或黏液便,情绪抑郁或焦虑不安,嗳气不爽,食少腹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细。5.脾肾阳虚证:久泻不止,夹有白冻,甚则完谷不化,滑脱不禁,形寒肢冷,腹痛喜温喜按,腹胀,食少纳差,腰酸膝软,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润,脉沉细。6.阴血亏虚证:排便困难,粪夹少量黏液脓血,腹中隐隐灼痛,午后低热,盗汗,口燥咽干,头晕目眩,心烦不安,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二、治疗方案(一)内治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大肠湿热证治法:清热化湿,调气行血。推荐方药: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黄连、黄芩、白头翁、木香、炒当归、炒白芍、生地榆、白蔹、三七粉(冲服),生甘草。中成药:香连丸、葛根芩连丸、肠胃康等。(2)脾虚湿蕴证治法:健脾益气,化湿助运。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党参、茯苓、炒白术、山药、炒苡仁、炙黄芪、白芷、炒白芍、煨木香、黄连、地榆、三七粉(冲服)、炙甘草。中成药:补脾益肠丸,参苓白术丸等。(3)寒热错杂证治法:温中补虚,清热化湿。推荐方药:乌梅丸(《伤寒论》)加减、乌梅、黄连、黄柏、肉桂(后下)、炮姜、党参、炒当归、三七粉(冲服)、炙甘草。中成药:乌梅丸等。(4)肝郁脾虚证治法:疏肝解郁,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