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功能一语言与言语(一)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交际)有着本质区别:1.人类语言的功能开放性。人类语言能传递无限的信息。2.人类语言的构造灵巧性。因为人类语言之所以开放、灵活是因为语言具有下面的性质:任意性;形式与内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离散性:语言单位之间界限明显。二层性:语音层(音位、音节)符号层(语素、词语、句子)3.人类语言的习得性。动物“语言”多是遗传的。人类语言是后天习得的。4.人类语言的易境性。动物交际受现实情景制约。人类交际可以创设语境。(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大脑里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言语是个人在特定语境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语言与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主要区别在于: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物质)的。2.语言是社会(全民)的,言语是个人的。3.语言是潜在的,言语是现实的。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5.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6.语言是后时的,言语是先时的。语言与言语又有密切联系,二者互相依存: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语言系统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的言语实践。语言系统一旦形成,又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依据。二语言的性质(一)语言的符号性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符号都具有任意性和约定性。任意性是指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是符号最根本的属性。约定性是中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人为约定的,一旦约定人们就要遵守这种社会共同的约定。(二).语言的系统性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整体。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性。(三).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首先,从音义结合的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语言符号中的音义结合是任意性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其次,从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一方面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并随社会消亡而消亡。另一方面,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也受到语言的制约。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不能没有语言。(四)语言的线条性(五)语言的层级性(六)语言的民族性三语言的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交际功能和标志功能。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与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人类社会不能没有语言,因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联系最主要的纽带。另一方面,语言也离不开社会,离开了社会交际,语言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基础。2.语言的标志功能在一般情况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一个民族的不同地区有地域方言,一个民族的不同社团有社会方言。每一个人仿佛都随身披戴着一枚语言徽章,标明他属于某个民族,属于某个地区或社会阶层。(二)语言的文化功能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本身就是人类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种文化,而且它还是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播者。(三)语言的心理功能主要的有思维功能、认知功能等。1.思维功能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语言不仅不是思维必要的工具,反而语言干扰思维;一是认为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唯一工具。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两种观点都有偏颇。现在,思维分为三种类型: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和动作思维。任何思维都必须凭借一定的思维工具,这三种思维所凭借的思维工具是不相同的。其中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进行的抽象思维。概念、判断、推理是由词语、句子乃至篇章构成的,因此,逻辑思维所凭借的思维工具是语言。逻辑思维是最重要的思维类型,因此,语言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而形象思维等可以不依赖语言,但思维的结果也必须依赖语言表达出来。语言与思维的联系表现在:(1)语言离不开思维。语言是音义结合体,如果脱离语义内容的,语言的声音就同自然界的声音一样起不到交际作用。(2)思维离不开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的重要手段(工具);思维活动的成果需要依靠语言来巩固。它们区别表现在:(1)功能不同。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思维的功能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2)规律不同。思维的规律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具有全人类性;语言的规律具有民族性。(3)范畴不同。语言的单位是词、句子;思维的单位是概念、判断、推理。词和概念,句子和判断分属不同的范畴。2.认知功能由于人类绝大部分的知识积淀于语言之中,因此语言对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心理调节功能4.审美愉悦功能第二节语言学的分类及发展一语言学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早期的语言研究,附庸于其他学科。18世纪末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语言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语言学界,把历史比较语言学及其后来的语言学称为语言学。二语言学的类型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一)基础研究1.从研究对象的范围上分,语言学可以分为具体(专语)语言学和一般(普通)语言学。具体语言学以某一具体的语言(如汉语、英语、俄语、法语等)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结构及规律。一般语言学以人类的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重在探讨语言的共性和语言的本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等,从而形成语言的普遍理论。我们所讲的问题,就属于一般语言学。2.从研究对象的时间(即动态和静态的性质)上来看,语言学可以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又称动态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是对语言的纵向研究,如汉语发展史、英语发展史等。共时语言学又称静态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结构系统,是对语言的横向研究。如现代法语、近代汉语等。3,从研究方法上来给语言学分类。用比较的方法对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研究,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用对比的方法对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研究,称为对比语言学。此外还有结构主义语言学、描写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等。4,从研究对象上看,可以把语言的某一子系统或某一方面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形成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方言学、语用学等等。(二)应用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研究统称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研究的成果,阐明、解决其他领域中的语言问题。应用语言学最大的研究领域是语言教学,因此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只指语言教学。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外语教学。广义的应用语言包括语言学的一些分支学科:社会语言学: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语言变异等问题。人类语言学(国外称为“文化语言学”):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地理语言学:研究语言和方言的地理分布。心理语言学:主要探讨语言行为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神经语言学:研究言语活动的大脑机制,分析语言失调等问题。数理语言学:用代数、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领域中的概念和方法研究语言的数学属性等问题。计算语言学:用计算机科学的技术和概念研究语言。实验语言学:用各种试验仪器分析语音,研究语音的识别和合成等问题。三语言学的发展(一)、传统语言学(古代语言学、前语言学、语文学)人们一般将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以前的历史时期称为传统语言学或古代语言学,也有不少学者将之称为古典语文学。一般认为古代语言学有三个传统:古代希腊传统、古代印度传统和古代中国传统。1.古代希腊语言学在语言哲学上,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关系是古希腊的学者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本质论。认为形式和意义之间有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另一派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约定论。认为词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在语法研究上,公元前1世纪,狄俄尼修斯·特拉克斯(DionysusThrax)写了第一部系统的希腊语法《语法术》。在欧洲,著名的罗马语法学家瓦罗著有《拉丁语研究》。此外,法国波尔•罗瓦雅尔修道院的隐士阿尔诺(AntoineArnauld)和兰斯洛(ClaudeLancelot)《普遍唯理语法》对当代语言学有巨大的影响,它是《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理论来源。2.古代印度语言学印度语言研究几乎涉及了语言共时研究的各个领域。在古印度语法学家中,最著名的是巴尼尼(Panini),他在公元前4世纪就写了《梵语语法》,被公认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有关印欧语言的语法描写。3.中国古代语言学我国古代语言研一类是关于语言哲学、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另一类是语文学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在《荀子·正名篇》中,荀子深刻地阐述了语言的社会性质,正确地指出了名实之间的约定俗成关系。早在秦汉之际,我国就开始了系统的语文研究,这种研究被称作“小学”。“小学”研究以汉字为核心,以书面文献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成为包括以研究语义为主的训诂学,研究语音为主的音韵学,研究文字为主的文字学等学科。在训诂学方面:《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西汉时期扬雄的《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东汉时期刘熙的《释名》,我国第一部词源学著作。在音韵学方面: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公元601年)。宋代陈彭年编修的《广韵》(公元1008年)等。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在文字学方面:东汉时期的许慎《说文解字》,开创了我国以“六书”为理论中心的文字学。1898年清代马建忠的语法著作《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的语言研究真正从语文学走向(现代)语言学。(二)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是英国学者威廉·琼斯(WilliamJones),1786年他在亚洲学会年会上宣读的论文中,认为梵语和许多欧洲古代的语言可能具有共同的来源,他指出了希腊语、拉丁语和梵语某些语词之间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母亲二三梵语mātādvāuTrayah希腊语mētērāduoTreis拉丁语māterduoTrēs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主要有葆朴(F.Bopp)、拉斯克(R.C.Rask)和格里木(J.L.K.Grimm)。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德国语言学家格里木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819年出版的《德语语法》中,格里木受拉斯克有关观点的启示,提出了著名的格里木定律,进一步揭示了日耳曼语与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哥特语fpbtdhkg拉丁语pbfTdtcgh希腊语pbphtdthkgkh梵语pbbhtddhsjh历史比较语言学集大成者是德国语言学家施莱赫尔,其贡献是:其一.构拟原始印欧语;其二提出了欧洲语言的谱系树模式。转折时期:青年语法学派(维尔纳、布鲁克曼等)以及洪堡特等的语言学著作启迪了索绪尔。(三)、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一般认为20世纪上半叶是现代语言学时期,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1.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兴起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始人是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他深切地感受到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局限,经过深入的思考,形成了包括一系列新理论与方法的语言学思想,并于1906-1911年在日内瓦大学开设普通语言学课程。1916年去世后,他的几个学生根据听课笔记为其整理并出版了《普通语言学教程》。该书所阐述的语言学思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索绪尔因此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2.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区分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把潜存在语言集团的头脑中的语言系统同实际的语言现象(言语)区别开来,分别称为langue(语言)和parole(言语)。第二,指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