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历年高考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圣才学习网学下列山脉中,不全位于板块界线附近的山脉有()A.冈底斯山、兴都库什山B.阿特拉斯山、喜马拉雅山C.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D.安第斯山、内华达山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到23°3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A.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缩小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减小C.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D.七月从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小于8500km。无论从甲地到乙地,还是从乙地到甲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南走,后向北走。据此判断,甲、乙两地可能同处在()A.赤道附近B.南极附近C.北极附近D.不可能有此情况小亚细亚半岛沿海地区处于旱季时,直布罗陀海峡表面海流P和斯里兰卡以南表面海流Q的流向是()A.P从西向东,Q从东向西B.P从西向东,Q从西向东C.P从东向西,Q从西向东D.P从东向西,Q从东向西地图2—1—1中,阴影部分表示夜间,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A.M地的黑夜比N地长B.M地的白天比N地短C.当N地为5日下午7时,M地是6日上午5时D.N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M地读图2—1—2。在下列选项中,各地点的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圣才学习网学.北极、纽约、基多、东京B.南极、格拉斯哥、洛杉矶、墨西哥城C.北极、秋明、科伦坡、塔斯马尼亚岛D.南极、马达加斯加岛、新加坡、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大陆漂移示意图(图2—1—3)中,表示6500万年前(第三纪初)海陆分布状况的是()大气中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成分是()A.O2B.水汽C.N2D.CO下列选项中,附近有世界最高山脉和最深海沟的一组板块界线是()A.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圣才学习网学.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D.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直径为25.5cm的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A.1:10000000B.1:20000000C.1:40000000D.1:50000000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三叶虫化石的是()A.花岗岩B.古生代石灰岩C.中生代砂岩D.玄武岩下列四个城市,6月22日当地正午人影朝南并且略长的一个是()A.上海B.湛江C.海口D.南昌我国某水稻种植区活动积温为4080℃,它位于()A.松嫩平原B.华北平原C.汉中盆地D.南岭附近生物出现以后,对大气圈的改造作用包括()A.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大气中O2的比例增加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大气中N2的比例减少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使大气中CO2的比例增加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使大气中O2的比例增加南极洲由大陆中心吹向边缘地带的盛行风为()A.反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B.顺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C.反时针方向的极地西风D.顺时针方向的极地西风某人从赤道以北40km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km,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东北D.出发点以东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图2—1—16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圣才学习网学.领海范围为a+b=200海里B.专属经济区范围a=200海里C.领海范围a=12海里D.专属经济区范围b=200海里当我们欢度春节时()A.悉尼的白天逐渐缩短B.南极正值极夜C.亚历山大港正值少雨时期D.塔斯马尼亚岛正值炎热干燥时期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主要表现为()A.太阳活动加强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B.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C.耀斑的强辐射不会干扰无线电通讯D.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有人从极点附近(包括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km,正东走35km,正南走5km,正好回到原地。从极点上空看,向东走时不可能()A.顺时针走了一个完整的圆B.逆时针走了一个完整的圆C.顺时针走了360°的圆弧D.顺时针走了360°的圆弧在图2—1—5中画斜线的四块假想陆地,面积最大的是()A.1B.2C.3D.4下列表述中属于天气现象的是()A.小雨夹雪B.雨热同季C.四季如春D.长夏无冬塔里木河进入丰水期时()A.地中海沿岸多雨B.新西兰正值夏季C.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D.印度洋北部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90°W,89°SB.80°E,40°NC.10°E,1°S圣才学习网学.180°W,71°N在图2—1—6中表示太阳日的是()A.aB.bC.a+bD.a-b若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北移速度偏快,可能造成()A.黄河流域的汛期提前B.东北地区雨季滞后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消失D.南部沿海严重干旱在等高距为50cm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80mB.200mC.320mD.280m符合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有()A.气温、降水和植被B.矿产资源C.交通D.城市与大陆漂移说或地层研究结论相符合的论述有()A.2亿~3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B.约1.4亿年前,大西洋已经形成C.2亿~3亿年前,动物界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为主D.约1.4亿年前,裸子植物成为植物界的主角A.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所以那里所温较低B.能散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生物免受集中紫外线辐射之害C.是大气中存在臭氧的惟一场所,所以我们应该善加保护D.吸收大量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A.气压低B.空气稀薄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北纬38°一开阔地上,在楼高为H的楼房北面盖新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两楼距离应不小于()A.Htan(90°—38°)B.Htan(90°—38°—23.5°)C.Hcot(90°—38°)圣才学习网学.Hcot(90°—38°—23.5°)与平面图(见图2—1—7)中知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A.使所经过区域性的所温低于多年平均值B.向所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C.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但使气候趋于正常D.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a、b两地距c地分别为300km、200km。当c地地下15km处发生地震时,不可能存在的现象有()A.a、b两地列度不同B.a、b两地列度相同C.c地居民会感觉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摇动D.地震波传到a地时,方向均垂直于地面图2—1—8中各等值线的值自北向南递减()圣才学习网学.如果等压线图,①线为脊线B.如果是等高线图,②线经过区域为山谷C.如果是海洋表面等温线图,②线为暖流D.如果是等降水量图,a地降水多于b地太阳释放的能量主要有()A.太阳内部铀等重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B.飞离太阳大气层的带电粒子的能量C.氦原子核转变为氢原子核释放的辐射能D.碳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辐射能1999年2月,日本本州西部发生的地震不到里氏5级,但不少地区震感强烈,因为()A.4极以上地震已经属于强烈地震B.震中很浅,震中越浅,震感越强C.震级虽然不大,但是震源相当浅D.震源相当深,但是烈度大,震感强臭氧层位于()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图2—1—9中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40~41题。40.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A.7日4时B.8日8时C.7日8时D.8日4时41.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2001年4月7日,新疆北部出现10级以上狂风,气温骤降至—20℃以下,在天山隘口等地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这次天气过程()A.是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典型暖锋天气过程B.是极地大陆气团推进造成的慢行冷锋天气过程C.因冷气团不断增温而没有雨雪圣才学习网学.因当地空气干燥而没有雨雪读图2—1—10,回答43~45问题:43.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A.1020、1012.5B.1017.5、1020C.1017.5、1015D.1015、1012.544.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A.南风B.西风C.西南风D.东北风45.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A.①B.②C.③D.④图2—1—11,回答46~47题:圣才学习网学.图2—1—11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暖流C.寒流D.径流47.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A.2月B.5月C.7月D.10月图2—1—12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2—1—12回答48~51题。48.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49.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山脉走向D.山体坡度50.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降水量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51.该山可能位于()A.赤道附近B.40°S附近C.40°N附近D.极圈附近圣才学习网学解题思路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是把握和理解地理问题的基础。该一类题目的立意就在于透过两类地理事物,如世界著名山脉和板块界线等之间的位置关系,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的分布及其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掌握程度。答案:C解题思路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即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其具体大小是决定地球上四季变化的重要因素。该题立意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检查考生对这一重要知识内容掌握的情况。第二,区分不同能力层次考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的差异。因为,关于宇宙和地球的知识,是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必须依赖思维能力,发挥对空间形象的想像力,才能够较好的把握题目。答案:D解题思路该题在1992年的试卷中,是得分率较低的一道题目。该题立意就是要区分出考生基础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共同运用的能力差别。换句话说,在试卷中的难题部分,要尽量避免出那种纯属简单记忆的边边角角的题目,因此以地理知识为依托的逻辑思维题目,就成为地理试卷中“难题”的主要类型之一。该类题目的重要特色,就是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题目本身也必然要非常严密。就是说,题目给出的每一个条件都是有用的(一般地说,题目也不应给任何多余的条件)。该题目中给出两地距离小于8500km的条件,就是为了将两地位于赤道附近的选项排除答案:B解题思路该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多种地理事物相互关系掌握的程度。与该题相关的知识有气候类型的分布、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季风气候和季风漂流的成因,以及洋流的类型等。该题可以说是以基础知识为前提,考查考生简单的判断推理的能力。小亚细亚半岛沿海处于旱季,是北半球的夏季。直布罗陀处的海流是密度流,表层始终从西向东流。斯里兰卡附近海流夏季受南亚季风影响,也是从西向东流。答案:B解题思路该题的立意考查考生对最基本的时间、昼夜长短等问题的理解程度。题目本身是非常标准的表现形式,只要能够读明白同类的图,能够根据图示的资料,进行准确的时间、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