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4页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考纲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的概念:聚落是指场所。聚落包括,以及。(2)聚落的分类: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类型人口主体规模大小形成早晚乡村人口为主城市人口为主(3)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地区地形规模分布人口北方平原地区一般较南方丘陵山区一般较3、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①自然因素②社会经济因素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我国交通线路空间分布差异西部,东部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①平原地形限制较少,一般呈状分布②山区地形限制较大,多呈分布,造价较高交通线路选线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设法减少。科学技术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地形等自然因素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不断1.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的形态多呈A.点状B.团聚型C.条带状D.放射式2.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设计修建从B村到A村公路的①和②两个线路方案中,较为合理,理由是。(2)修建从B村到D村的公路不走直线,而绕道C村的主要原因是。(3)因发展需要,该地拟建一人工运河以沟通Ⅰ、Ⅱ第2页共4页两条河流。请在图中画出运河开凿的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考点: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考纲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的概念: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点地点、区域或全球的的气候改变,是以某些与平均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如、、等要素的变化来衡量。(2)气候变化史的划分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时期、时期和三个阶段。近现代的气候观测记录表明(参考必修一P98图4–21),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的趋势,受其影响,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地球上雪盖和冰川面积;平均海平面;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农作物分布区发生改变。3、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2、3、4、5、例1.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A.1880~1900年B.1900~1940年C.1940~1980年D.1980~2000年2.下列有关图示气温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B.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臭氧空洞”,使紫外线增加C.毁林,以及矿物能源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量增多D.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考点: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1、考纲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教材选取煤炭资源作为说明。2、教材要点解读(参照下表):教材标题要点解读基本内容图11860-2000年全球气温变化趋势第3页共4页一、自然资源概述1、自然资源的概念①概念:是指②属性:性,性,性,性,性。2、自然资源的分类①按自然属性分:资源、资源、资源、资源、资源、资源(常规能源、新能源)②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资源、资源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1、前煤炭时期(18世纪中期以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能源以、等为主,煤炭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而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被称为“木柴时代”。2、煤炭时期(20世纪初开始)以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至二十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为主的“”。3、后煤炭时代(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消费量超过了煤炭,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优势地位,逐渐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世界能源进入了“”。4、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为主,转向以(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为主的能源多样化利用阶段,在转换的过渡时期,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农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2、工业社会阶段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石油工业城市:、、。钢铁工业城市:、、。有色金属工业城市:、、。3、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后期,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而各种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1.我国北方多煤,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体现了自然资源的A.整体性B.多用性C.社会性D.地域性2.下列物质和能源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煤炭、铁矿B.核电、沙漠C.化肥、森林D.机械、太阳能考点: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考纲要求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教材选取洪涝灾害作为说明。2、自然灾害的概念(1)定义:是指。(2)特征:性、性、性、性、性、性等。(3)分类(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①地质地貌灾害:、、、等②气象灾害:、、、、、潮等第4页共4页③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等④生物灾害:蝗灾、鼠疫等3、自然灾害的危害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和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较广。4、中国的洪涝(洪水和雨涝)灾害(1)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①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如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地貌特征、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植被分布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引发洪涝灾害。一般来说,的因素影响较大。②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匀,降水量变化大,季节分配,因暴雨容易酿成洪涝灾害(见下表:我国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时间强降水集中地区原因4、5月份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暴雨时常发生6、7月份准静止锋影响,锋面雨带徘徊,形成梅雨7、8月份锋面雨带移来控制本地,出现盛夏暴雨(江淮“伏旱”)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时有发生8、9月份热带气旋和台风影响,多狂风暴雨读中国雨带的季节推移图(图5),回答1~2题。1.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图中①、②、③时,分别是A.4~5月,6~7月,7~8月前后B.5~6月,7~8月,8~9月前后C.3~4月,5~6月,7~8月前后D.9~10月,8~9月,7~8月前后2.如果,雨带长期停留在②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洞庭湖是长江水位的调节器,承担着蓄洪、防洪、抗旱任务,保障长江中下游沿岸人民的生活安全。……围湖造田所形成的堤垸经济模式使洞庭湖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和淡水鱼基地。材料二:近百年来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迁表年份1825年l949年l985年面积6000km24800km22690km2容积360亿m3293亿m3274亿m3缩减量1240km2/(124年)2110km2/(36年)缩减速度9.7km2/年58.6km2/年(1)数据显示,近百年来洞庭湖的面积及容积的缩减量日益,缩减速度逐渐。(2)试分析上述变化形成自然及人为原因,并指出它对长江防洪的不利影响。(3)解决上述问题要“山、江、湖”综合治理,具体措施有:上游:;湖区:。图5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