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科学技术和中国现代化第一节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一、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1、现代化理论①意识形态化的理论: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与肯尼迪——罗斯托路线★现代化六大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起飞、向成熟推进、高额大众消费、追求生活质量②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化:罗荣渠《现代化新论》1998年,中国学者何传启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人类诞生到2100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等4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等四个阶段,人类文明进程包括4个时代16个阶段;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文明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知识时代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而是驿站,将来还会有新的“现代化”。2、中国的现代化进程①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器物层的现代化——洋务运动制度层的现代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观念层的现代化——五四运动②新中国成立之后ⅰ20世纪50年代的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果(1953——1957)主要内容:前苏联援助之下的工业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提出的党的总路线)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基础初步建立——工业总产值比重增加、工业基本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工业的比重超过了农业。ⅱ20世纪70年代的现代化:邓小平对四个现代化的重申、对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的重申。ⅲ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现代化:方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大战略措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改革开放。十三大提出的两大历史课题:我国的经济建设,肩负着即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3、中国现代化蓝图(十六大):①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②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③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扬民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④关键:人的现代化,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2000年中国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第一次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为76%,比1999年提高2个百分点。2000年中国医疗服务、婴儿存活率、平均预期寿命和成人识字率等4个指标已经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标准,经济结构、高等教育和城市化等指标相对落后。1999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为74%,世界排名第64位。在1960——2000年的40年里,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平均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20世纪后期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发展速度快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中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第一次现代化水平差距每年缩小0.5个百分点。如果保持1960——2000年平均发展速度不变,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大约在2015前后达到100%。虽然中国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进程,但第二次现代化的许多因素已经被引入中国,如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等。1999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为30,世界排名第56位。1999年中国生活质量指数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知识创新指数距离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较大。在1980——1999年期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值,中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二、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①十四大(1992):“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技术文化知识较多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二、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②十五大(1997):“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提出注重人才,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二、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③十六大(2002):“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第二节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发展道路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1、背景: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信息革命带来信息社会);ⅱ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生物革命带来农业革命,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中国发展的新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1、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不同:ⅰ不仅要实现工业化而且要实现信息化ⅱ不仅要用硬指标而且要用软指标衡量经济发展ⅲ不仅要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要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ⅳ提高劳动者素质。。2、新型工业化要以信息化为主导ⅰ发展以主导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主导产业,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ⅱ围绕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以信息化改造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实现从以工业为主导向以工业为基础、以信息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ⅳ充分考虑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达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3、新型工业化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之根本问题,必须发展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的农业现代化。走以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道路。第三节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建国初期,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于1956年和1962年制定了《1956至195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将与重工业化和国防有关的科学技术列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同时对农业技术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也进一步向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程序化发展,并逐步走向了完善。1982年我国政府提出了以“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为核心内容的科技发展总方针。1985年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根据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精神,出台了国家在“七五”期间的科技发展战略。1995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1999年发布《关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使科学技术面向经济主战场这一指导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具体化,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1986——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科技发展五年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一、科学技术发展战略1、战略背景:①当代科技发展的新特点:必须将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紧密结合。②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ⅰ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信息化刚刚起步ⅱ科学技术进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③人口、资源与发展的问题极为突出2、战略的主导思想:“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推进全社会科技进步建制的形成,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为主干的科技发展战略”3、战略的具体内容①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应用先进的科学知识,从事经济建设中有重大经济效益的关键性科学技术课题的研究。②面向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开展技术开发研究(世界背景:高技术进入产业化):★在“目标有限,重点突出”的指导思想下制定的“863计划”③基础科学研究ⅰ基础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以认识自然规律为目的,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是新发明的源泉、新技术的土壤ⅱ是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研人才的摇篮,是向开发研究输送人才的途径ⅲ基础研究的重大发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次巨大飞跃,会导致自然观和宇宙观的重大转变,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ⅳ基础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往往会促进新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产生新技术与新产品,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部门(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我国未来十五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与总体部署以及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和措施、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进行了详细规划,为我国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导思想:“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立足国情,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作为。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未来十五年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规划纲要》制定了我国未来十五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规划纲要》还提出了我国未来15年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部署:“一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需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二是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空白。……三是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今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以服务国家目标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规划纲要》还提出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重要任务。二、国家创新体系A从创新研究的系统范式出发,80年代之后人们高度关注国家层面的创新系统建设。1987年:(英)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1992年:(丹麦)朗德沃尔《国家创新系统:建构创新与交互学习的理论》;199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国家创新系统项目”,发表一系列报告,其中包括《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B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OECD: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独特的机构的网络,它们分别地和联合地推进新技术的发展和扩散,提供关于形成和执行关于创新的政策的框架,是创造、储存和转移知识、技能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