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元代后期杂剧的南移和衰微一、元杂剧南移的原因:从公元1276年开始,元杂剧创作便开始从北方向南方转移,从而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杂剧创作南移的原因是:(一)随着对江南地区的统一,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南迁人口的文化娱乐需要,使得北曲杂剧也随着南迁;(二)北曲杂剧独特的现实关怀精神和慷慨劲切的审美风格不仅使南方人的耳目为之一新,并且“官话”系统的先期建立,也使南方观众容易理解北曲杂剧,从而促使了北曲杂剧在南方的流行;(三)南方地区较好的市场经济和文化条件,也为依赖勾栏瓦肆而生存的北曲杂剧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由于以上原因,北曲杂剧便沿着大运河和长江水路向南推进,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同时波及扬州、建康、平江、松江等城市的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二、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概况: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显示出不同的创作特色,但总的说来,其创作成绩远不能和元前期相比,杂剧创作出现了衰微:(一)从公元1276年至公元1307年间的北曲杂剧初入期。在这一时期,北曲杂剧开始初入南方,在曲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南移的北方杂剧家的杂剧创作。他们的杂剧作品继续保持着北曲杂剧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和慷慨悲壮的审美风格。(二)从公元1308年至1332年间的南方戏剧圈杂剧创作繁荣期。在这一历史时期,北曲杂剧名家陆续推出历史舞台,在文坛占主导地位的是创作活动主要在南方进行的杂剧作家的作品。其中出现了一批著名作家和著名作品,分别为:1、郑光祖的杂剧创作:他是南方戏剧圈中成就最突出的杂剧作家,字德辉,平阳襄陵人,大致生于公元1263年左右,卒于公元1328年。《录鬼薄》记其:“以儒补杭州路吏。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名香天下,声彻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从创作风格来讲,清代王国维将其作品比作词中的秦观;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其为“九天珠玉”,说:“其词出语不凡,若咳唾落乎九天,临风而生珠玉,诚杰作也。”从创作题材来讲,他主要创作了三方面的题材:一是演绎男女爱情的风情剧;一是抒写落魄文人心曲的抒情剧;一是历史剧。从创作成绩来讲,郑光祖一生共创作杂剧18种,流传下来的有8种。其中以《倩女离魂》、《梅香》、《王粲登楼》的创作成就最高。(1)《倩女离魂》:是一部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杂剧作品。是在历代流传的基础上,最后由郑光祖加工而成的一部杂剧作品。主要讲述的是张倩女和王文举之间的爱情故事,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该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优美的文笔,从两个方面表现了女性在礼教抑制下精神的痛苦,塑造了张倩女的动人形象;一是该剧不仅辞藻俊美、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并且能紧密结合人物的不同特点进行刻划,抒情气氛浓厚。(2)《梅香》:是一部模仿《西厢记》而作的爱情剧,演绎的是唐代裴度之女裴小蛮和白乐天之弟白敏中之间的爱情故事。不管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该剧都远不能和《西厢记》相提并论。不仅曲辞过于典雅工整、并且缺乏必要的生活气息。(3)《王粲登楼》:是一部根据东汉作家王粲的《登楼赋》改编而成的杂剧作品。尽管该剧的情节平淡、人物塑造一般,但对游子飘零、怀才不遇感情的抒发却很真挚,是元代由北方南下的文人飘泊未遇心境的真实写照,所以特别容易引起失意文人的共鸣。除以上三部杂剧作品外,郑光祖的其他杂剧都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历史剧,其中以《智勇定齐》的创作较有特色,塑造了一个抵御外敌侵略的巾帼英雄形象。2、乔吉的杂剧创作:是重要的杂剧作家和散曲名家。一生创作杂剧11种,今存3种,分别为《两世姻缘》、《扬州梦》、《金钱记》,都是以才子佳人为题材的爱情剧。创作风格接近郑光祖,但较郑的曲辞,更显清丽。3、宫天挺的杂剧创作:是南方戏剧圈一个较有特色的杂剧作家。共作杂剧6种,流传下来的有《范张鸡黍》、《七里滩》两种。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现实黑暗政治的愤慨和失望,对隐士自由自在生活的向望和追求。在思想倾向和创作风格上和马致远的杂剧创作非常接近。4、金仁杰的杂剧创作:著有杂剧7种,均为历史题材,今存《萧何月下追韩信》一种。抒发了作者“烟波名利”两难的心境。5、杨梓的杂剧创作:是元代杂剧作家中官位最高的一个。和散曲名家贯云石交好。流传下来的杂剧有《敬德不伏老》、《豫让吞碳》、《霍光鬼谏》三种,皆为历史题材。其间倾注了更多的正统观念。6、秦简夫的杂剧创作:是元代后期关汉卿本色派的重要代表。著有杂剧5种,今存三种,其中以《东堂老》影响较大,第一次正面塑造了见财不昧、有情义、重言诺、诚恳可信的商人形象。综观以上作品,其创作题材多为历史逸事和风情故事,创作风格日趋典雅,宣传伦理的题旨日益加强,对现实的关注日益淡漠,元杂剧创作日渐衰微。(三)从公元1332到1368年间的创作沉积期。三、元杂剧创作出现衰微的原因:(一)社会各方面矛盾较之元初有所缓和;(二)统治者加强了对戏剧的干涉和利用;(三)受南方社会风气和文风的影响;(四)元杂剧体制的限制,是为最根本原因。(五)科举制度的恢复,对文人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