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水资源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水资源管理海洋水占96.5%淡水占2.5%地球上的水,96.5%是海洋水,而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冰川、深层地下水占98%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0.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概述水资源的含义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水的总体。水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存在于地球表面和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之中。从广义来说,自然界中各种形态的水都可视为水资源。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可以利用的、逐年可以更新和得到恢复的淡水(包括可利用的微咸水)。水资源循环水资源的特点可恢复性与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与不可代替性利与害的两重性社会性与经济性新疆江南问题二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布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工地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修建水库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水资源的重要作用水资源是生命维系的基本要素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水资源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地表水资源河流冰川湖泊冰川大陆性冰川海洋性冰川湖泊青藏高原湖区东部平原湖区蒙新高原湖区东北平原及山地湖区云贵高原湖区地下水资源潜水承压水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多,人均少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降水量年内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水污染问题严重河流泥沙淤积,江河防洪十分困难淮河为了喝到清洁的饮用水,城市居民往往到超市购买纯净水、矿泉水。水资源管理概述水资源管理(waterresourcesmanagement)是水行政主管部门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分配、开发、利用、调度和保护进行管理,以求可持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对水的需求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水资源资产的可持续利用,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限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水资源资产的高效利用,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性达到最大;维护水资源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根本权益取水权取水权是指直接从地下、江河、湖泊等水资源中取水的权利。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人工养殖的渔业等。取水权的取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法定享有的取水权,即主要为家庭生活、畜禽饮用取水和其他少量取水的,不需申请即可直接取水的权利;二是取水许可证制度,即从地下、江河、湖泊取水的,必须取得取水许可证,方能享有取水权。水行政水行政是指国家依法对水和水事关系所进行的行政管理。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我国的水行政专门主体。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是我国的水行政辅助主体。水资源管理系统法律——立法、司法、水事纠纷的调解处理;行政——机构组织、人事、教育、宣传;经济—筹资、收费;技术——勘测、规划、建设、调度运行。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一,应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最大效益;第二,实行“开发与保护”、“兴利与除害”、“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第三,要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编制综合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发挥水的综合社会效益;第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维护生态平衡;第五,提倡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加强需水管理,控制需水量的过速增长;第六,加强取水管理,实施取水许可制度;第七,征收水资源费,对水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第八,加强监督能力建设。我国水资源管理取得的成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了与水资源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了取水许可制度,并在全国广泛实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水资源监测体系和水资源研究队伍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管理机制低效,水资源浪费现象惊人节水机制缺失,主管单位节水积极性不高地下水严重超采,生态环境恶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收不抵支,举步维艰产权关系不明晰,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产业化程度较低,综合利用效果差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由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由单项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由行政分块管理向流域综合管理转变由单一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转变第三节水资源规划与开发利用水资源规划的内涵:水资源规划是指对以水资源为核心的系统未来的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和保障规划顺利进行而预先制定的统筹安排和总体设计。水资源规划的主体通常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水资源规划并组织其实施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水资源规划管理的对象是“以水资源为核心的系统”.地理范围从单独一条河流或一个湖泊扩大到了整个河系流域、经济区域乃至更大的范围;系统构成要素从水资源本身扩大到了流域或区域内的其他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系统发展目标从传统的实现水量水能高效利用扩大到通过对水资源多功能的合理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和社会福利多方面的协调、持续发展;实现目标的措施也从单纯的工程措施扩大到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综合运用。水资源规划的类型按规划内容可以将水资源规划划分为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综合规划是站在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整体系统的高度,统筹考虑规划区域内与水资源有关的各种问题而进行的多目标规划;专项规划则是针对某一专门水资源问题进行的水资源规划,如防洪规划、治涝规划、水力发电规划、水质保护规划、水利工程规划、航运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综合规划是专项规划的基础,专项规划是综合规划的深入和细化。按规划范围可以将水资源规划划分为全国水资源规划、流域水资源规划和地区水资源规划。全国水资源规划范围最大,涉及整个国家,是对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战略安排,对其他各级水资源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流域水资源规划是在水资源自然形成的基本单元—江河流域范围内进行的水资源规划,按照流域大小又可分为大型江河流域规划和中小型江河流域规划。地区水资源规划通常是在行政区或经济区范围内进行的水资源规划。按规划期可以将水资源规划划分为长期规划和近期规划。对全国水资源规划、大型江河流域水资源等范围较大的水资源规划而言,长期规划的规划期通常为20~30年或更久一些,即与国家战略规划、国土规划等的规划期一致,以有利水资源规划的实施;近期规划则为10~15年。对小范围的水资源规划,规划期则根据不同情况略短一些。我国水资源规划概况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全面完成配置阶段工作取得初步成果水资源调度工作取得新进展水利水利: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和水域进行控制和调配,以防治水旱灾害,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研究这类活动及其对象的技术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称为水利科学;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称水利工程。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过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阶段从大禹治水开始算起,到新中国成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二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开始出现缺水现象为止。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同时我国的水资源短缺、洪涝干旱、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仍十分突出,特别是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问题。我国水资源短缺,为满足我国21世纪中叶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必须全面普及节约用水,在对现有供水设施进行配套改造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开发地表水、地下水、污水再生利用、跨流域调水以及海水利用,进行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水资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搞好现有水库、灌区的加固、更新配套改造有计划地新建一批水源工程。在干旱地区及山区广泛发动群众兴修小型、微型水利及雨水集流工程加快蓄水工程建设兴建一批跨流域调水工程污水资源化与海水利用第四节水资源短缺的战略应对水资源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两个主要方面。水污染指的是大量污水、废水不经处理排人地表水系,造成水质日趋恶化。水资源短缺指的是随着社会需水量的大幅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造成的水资源不足现象。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表现世界上很多地区没有清洁的淡水可以饮用,水源的不安全性影响人类健康;淡水资源不足,干旱使农作物无法生长,造成饥荒;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中东、非洲等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由于争夺饮水资源而发生战争等。我国水资源短缺现状全国有超过一半的城市缺水,而水污染又使缺水形势更为严峻。多数城市地下水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应对策略建立节水型社会作业水资源的定义是什么?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水资源管理的内涵及管理目标是什么?取水权和水行政的定义是什么?水资源规划的内涵及类型是什么?

1 / 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