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物流管理供应链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供应链基本架构一,名词解释1,:供应链式围绕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同时将供应伤、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2:供应链管理是同一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包括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将所处的供应链中的各种资源进行集成,并对供应链中的各种运作进行同步化、集成化管理,从而形成高度竞争力,使得该供应链的产品在快速多变的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一种管理模式。3:物理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在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4:市场反应性供应链: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5:推动式供应链:指根据商品的库存情况,有计划的将商品推销给客户。在传统的推式模式中,商品是被“推向”顾客的。6:拉动式供应链:在拉动模式中,消费者是供应链的开端,因此也叫需求驱动模式。7: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根据供应链容量和用户需求的关系划分为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一个供应链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的设备容量和生产能力,但用户需求却处于不断变化中。当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供应链处于平衡状态;当市场变化加剧,造成供应链成本增加、浪费增加等现象时,供应链处于倾斜状态。二:简答题1:简述市场反应性供应链与物理有效性供应链的区别与联系。根据供应链功能模式可以把供应链划分为两种:市场反应性供应链与物理有效性供应链。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在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市场反应性供应链: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2:简述供应链管理的形成动因。供应链管理事实上是知识经济时代兴起的一种集成管理,他的形成动因是追求集成带来的实际效果,即集成效应。首先,应链管理是管理指导思想的转变。其次,由于全球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大,企业仅靠自身已不能取得竞争优势,不得不联合起来,形成各种虚拟组织,以取得在市场中的领先优势。最后,供应链管理产生的第三个动因来自于一个经济学原理,那就是交易可以使每个人或每个企业的状况变得更好。3:简述MRP-II\ERP是如何较好解决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问题的。MRP-II\ERP较好的解决了企业内部供应链问题,它通过企业内联网和统一的数据库将企业内部的业务连接起来,并将制度体系的建立、组织结构的改造、业务流程的调整以及绩效考核的标准等都纳入到同一条业务链内进行管理,实现有效地企业运营自动化和内部流程的连贯性与信息共享性。为了更好地调整配好企业手中有限的资源,满足市场和客户多变的需求,在这些事务性处理的基础上又加入更高一层次的供应链的管理,并辅以数据挖掘等技术支持,真正实现了由市场需求来拉动企业的整个业务链。三:论述题1::论述供应链管理内涵的不断扩展过程。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了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的业务和信息集成,一形成了一条内部供应链。为使企业更为有效,需要将这些孤岛集成起来,形成业务流程和信息连贯的信息化管理。企业上下游之间的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下游供应链上,必须以“使顾客满意”为中心点,通过信息集成和共享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及其变化;在企业上游供应链上,必须以“双赢”的经营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最低的成本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资源。产业供应链或动态联盟供应链。在这种供应链上,每一个企业都是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而对于每一个节点,都体现了供和需的关系,每个企业都必须将自己完全融入供应链中。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在这种供应链中,企业的形态和边界将产生根本的改变。2: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关注的核心是什么?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关注内部资源的调整,实现各种业务和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控制、管理和协调运营,供应链管理系统和ERP通过基于事件的集成技术紧密连接在一起,编制出基于物料和能力约束的企业计划。它消除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中无效的环节和影响业务流程运行的因素,减少了企业的库存量,有效地集成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主要计划和业务决策。这种管理的核心是内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效率问题,必须考虑的是在优化资源、能力的基础上,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生产多品种的产品或提供多种服务,快速的满足用户的需要,提供企业反应能力和效率。第一章物流理论一,名词解释1:物流,是以最高效率和最大成本效益,以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从商品的生产地道消费地,对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最终成品及其相关信息的流动与储存,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的过程。2:联合的物流计划系统:为了更好地做好供应链物流业务过程的总体计划,需要对每一作业流程进行计划,因此要有供应链计划、库存计划系统和运输计划系统。3:物流网络:是由固定的物流设施组成的具有物流能力的物理结构。4:逆向物流:是商品退货、回收和废气物流。5:供应物流:指物资供应者、持有者至使用者之间的物流,即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6:销售物流: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应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二:简答题1:简述物流管理的演变发展过程。三个阶段:一是在职能管理阶段{1960~1970年},绝大多数企业逐渐认识到,物流管理并不仅仅是对运输、采购、仓储等活动的分割式的管理。在此阶段,物流活动被集成到两大物流管理职能中,即物料管理和分销管理。二是内部一体化阶段{1980~1990年},称为“集成式物流管理”或“一体化的物流管理”。这一阶段,物流管理的集成仍限于企业内部。三是外部一体化阶段{1990年至今}:到了20世纪90年代,物流管理将功能集成的概念从单个企业拓展到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2:简述零售领域的物流作业流程过程。零售领域的物流程过,是从采购活动开始,并将结束于销售活动。零售领域的物流主要有四个部分:1}进货物流;2}储存和售前装备物流;3}商品销售物流;4}逆向物流。在零售领域的物流程过中,运输、配送、仓储是主要的功能,而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是辅助功能。3:简述物流管理的任务。可以概括为“5个正确”:以最少的成本,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条件下,将正确的商品送到正确的顾客手中。三:论述题1:论述物流管理结构性战略的主要内容。物流管理战略的第二层次是结构性的战略,包括渠道设计和网络分析。渠道设计是供应链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重构物流系统,优化物流渠道等。网络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1}库存状况的分析。2}用户服务的调查分析。3}运输方式和交货状况的分析。4}物流信息及信息系统的传递状态分析。5}合作伙伴业绩的评估和考核。2:简单论述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就是要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建立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响应性好、具有敏捷性的企业经营机制,产生一种超常的竞争优势;就是要使企业从成本、质量、时间、服务、灵活性等方面显著提高竞争优势,加快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3:简述物流体系中的存储功能。存储功能是物流体系中唯一的一个静态环节,是物流体系上的一个节点。存储功能首先缓解了物质实体在供应与需求之间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给生产和消费之间提供了时间盈余,创造商品的时间效用。运输和库存是物流运动空间和时间上的两个主要支柱。存储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好地保证货物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是为将货物配送给用户时,在物流中心进行必要的加工活动而进行保存。第3-4章1、市场利基者:产业内的一些小厂商,它们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公司规模小但却仍可生存在各大厂商之间,且各大厂商的行动不致于对它们发生太大的冲击。它们不会追求整个市场或是市场中的某一个大区间,相反地,其目标皆放在区间中更小的区间,或称为利基。2、吸脂性定价策略:吸脂性定价是建立高价位并吸收所有市场需求曲线上端的客户的策略。3、市场区间:市场区间的本质,就是将大市场分割为几个较小的市场,使每一个小市场中的客户对该营销商而言,都具有某些类似而重要的性质,如需要、偏好、购买习惯、使用类型与媒体影响等。4、快速掠取策略:厂商定高价并支出较高的促销费用来推出新产品,此种营销策略之所以制定高价格,主要是希望能够尽快地赚取足够的利润,以抵回投资成本。5、缓慢掠取策略:缓慢掠取策略指以高价格与低促销支出水准的方式推出新产品制定高价格的目的,是为了尽快获得单位销售额的毛利润而低促销水准则是为了降低营销费用。6、快速渗透策略:快速渗透策略指以低价格与高促销支出水准的组合方式推出新产品。此种策略可为公司带来最快速的市场渗透率及最大的市场占有率。7、复式渠道策略:复式渠道策略指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渠道来运送物品及服务。该市场必须被区分以使得每个区间得到所需要的服务。并使客户愿意为其需要的服务支付,而非为不必要的服务付款。8、排他性渠道:排他性渠道指的是一个特定的零售商仅在某一特定区域享有专属销售一种产品的权利。9、关系营销:所谓关系推销或称咨询推销,就是建立、维持并增进和客户互动关系的一种做法,为的是要透过共通互惠的合伙关系,让双方培养出长期的满意心态。10、效率和效果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定义不同。效率是评估企业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一般用来评估企业及各部门的生产率;效果是如何让市场满意,如何使客户喜悦。着眼点不同。效果和效率的着眼点不同,一个以客户、市场为出发点,一个是以企业自身为出发点。效果与效率的最大不同。效果是企业提供的价值能满足客户的期望程度,效率是企业提供价值所需的时间。即前者是以客户为导向的,后者是由企业决定的。联系:效果与效率对企业而言,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效果与效率同为企业经营追求的目标,两者的重要性在任何时代皆毋庸置疑,唯一的差别是先后的次序。11、分析市场追随者可以使用的追随策略一般而言,追随者可采用下列三种追随策略:1紧密追随,即尽可能地模仿领导者的产品、配销渠道、广告及其他行动等;2模仿,指模仿领导者的某个部分,但在广告、包装及定价等方面,仍与领导者保持若干差异,因此有时又称为保持距离的追随者;3适应,指追随领导者的产品与营销方案,但会做一些调整与改良。这类公司会通过不断地学习,而逐渐茁壮成长,有朝一日可能变成市场挑战者。12、简述新产品的产生方式。新产品可以由以下三种方式产生:1产品修改。在此阶段,管理者有两种选择:剔除此商品,或者是进行改善或修正。改善或修正可借由重新设计、重新塑造或重新调配产品使之更能满足客户需求,这就是市场上存在多种升级产品的原因。2产品模仿。有些企业在其他公司领先推出新商品以后,跟随着创新的脚步进入市场并加以模仿。在专利权保护的创新上,模仿者必须等到专利权无效时才能介入。然而,在专利权不存在时,模仿者努力要把产品设计得与创新产品雷同,以与创新者商品竞争。3产品创新策略包含为满足需求而推出一个全新的产品以取代旧产品,以及提供一个新方法以满足现有的或潜在的需求。此策略认为新进入者将首先推出新产品。13、简述现有产品的定价策略现有产品价格策略是公司对目前上市的产品的定价策略,包括维持、下降和提高三种。1价格维持。若公司主导的市场区间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公司可以决定不变动定价策略。价格维持策略在价格变动较可行但幅度难以决定的情形下也适合。2价格下降。降价有两种主要的理由。第一,作为一种防御策略,降价以适应竞争。第二,降价是一种攻势策略。3价格提高。采取价格提高提高策略的理由有两点。第一,在存在通货膨胀的经济体中,价格必须调涨才能维持获利。第二,价格提高亦应考虑因价格变动导致的需求转移对收益的影响。就策略上而言,公司借由提高价格降低通货膨胀压力的决定应基于短期获利的达成对长期的影响。14、论述产品生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依其销售额与利润的曲线,划分成四个阶段,且其曲线呈S形。1导入期。这是产品刚被引入市场的期间,由于消费者对此产品较不熟悉,会采用此产品有需求的消费者人数较少,因此销售额增长缓慢;且由于此一阶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