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措施具体内容影响政治中央集权将“王”改为皇帝,皇权至高无上,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乡里制文化统一文字将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又采用了更为简单的隶书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焚书坑儒发布焚书令,民间只可以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方面的书籍;将暗中诽谤秦始皇的400多个儒生活埋加强思想控制,对我国古代文化造成重大损失经济统一货币废除六国各自的钱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交流统一度量衡统一全国车辆的轮距、计量单位等1.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最高统治者:皇帝;中央政府: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政府:郡守,县令。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基本结构。2.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至南海,北达长城一代。3.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争雄的局面,有利于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1.秦朝灭亡的原因(秦末农民起义原因)(1)秦朝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赋税,严重剥削百姓;(2)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3)秦二世,胡亥,延续了秦始皇的统治方式,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原因:直接原因:戎边未能及时到达,按秦法要被处死;根本原因:秦的暴政使国内矛盾激化影响:起义虽然失败,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消息传遍了南北,痛恨秦朝统治的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3.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朝的苛法,赢得了民心;善于用人,得到众人的辅佐,战场上逐渐优劣转优;富饶的关中作为根据地4.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5.西汉初年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经济萧条,国家贫穷;主观原因: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欲长治久安。都是为了发展经济,最终目的就是巩固统治。人物措施汉高祖让士兵复员从事生产,免除若干年的徭役;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的田宅;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将田租定为十五税一。这些措施促进经济迅速恢复。汉文帝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连续12年免除全部田税,徭役改为三年一次;减轻刑罚,废除肉刑。汉景帝田租定为三十税一;进一步减轻刑罚;文景之治:重视发展耕织生产,努力减轻人民负担,注意法纪,因此社会比较安定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1.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1)政治上:推恩令,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王国被分成许多小侯国,再也没有力量跟中央对抗了;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中央集权。与汉景帝削藩的措施相比,推恩令的高明之处: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手段,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央,而且大多数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不会反抗中央,而且对此心存感激。监察制度:设置刺史制度、司隶校尉,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监督,向中央反映情况,加强了皇帝的权威;(2)经济上: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铸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极大了增加了中央的收入。(3)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人物:汉武帝,董仲舒。措施: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成绩优秀的经考核可以直接做官;地方上设立官学,培养后备官僚;允许私人传授儒学。影响:儒学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评价:从巩固政治统治的角度看,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统一思想,有利于皇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从思想文化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只发展一家学术,限制其他各家学术思想的做法,对学术发展非常不利。通过一系列措施,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权力集中、思想文化趋于统一的局面。2.东汉的建立: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1.战国末年,匈奴逐渐强大起来,并不断南下侵袭北方各国。秦始皇末年,匈奴形成强大的国家,首领称为“单于”秦始皇在原先战国时期的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一道城防。长城的作用:抵御匈奴,维护国家统一。2.所处的时期汉对匈奴的政策国力情况和亲的性质汉高祖时期战争、和亲汉初国力较弱被迫和亲汉武帝时期武力反击匈奴经过汉初几十年的修养生息,国力强盛汉武帝之后和亲国力强盛平等互利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能胜利的原因:汉初的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卫青、霍去病能力过人。卫青、霍去病先后三次出击匈奴对匈奴和西汉的影响:对匈奴:无力再与西汉抗衡,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对西汉:促进西汉边境安定,经济发展。王昭君和亲的作用:促进了汉和匈奴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与匈奴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2.张骞出使西域的大致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大宛—大月氏—大夏—葱岭—于阗—阳关—祁连山—陇西—长安。张骞经过的地方现在大致属于哪些国家:中国、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伊朗、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经过哪些高山和沙漠: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加强了西域同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为西域归属汉朝中央政府创造了条件;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3.丝绸之路:由西汉张骞开辟,起点长安,最远到达欧洲。西域的葡萄、核桃和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西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的作用: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1.西汉前期,已经出现用于绘图和书写的纸。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4世纪以后,纸取代简帛,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纸的发明和使用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1)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2)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3)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保存,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传播。2.数学成就:《周髀算经》提出了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九章算术》书中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这本书确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3.医学成就:西汉《黄帝内经》,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并系统论述了养生的基本原则。这部书直到今天还是中医学学习的经典;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东汉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五禽戏”医疗保健体操。4.史学成就西汉司马迁《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成为此后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范例。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5.宗教成就:佛教:公元1世纪,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的宣传的来生幸福吸引了许多信徒,许多统治者把佛教用作统治人民的工具,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入。道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道教的思想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1.重现:思路何其遥远丝路经过的今境外部分:中国、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意大利等。2.探讨:丝路何以通畅西汉时期对西域在外交、军事和行政管理方面采取过哪些重大举措:外交上,西汉政府分别于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军事上,西汉派遣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公元前121年,汉朝击败匈奴,占领河西走廊。行政上,西汉在击败匈奴后,先后设置酒泉、张掖、武威和敦煌四郡;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丝路通畅与经贸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社会秩序等因素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丝绸之路的通畅推动了沿线区域的经贸发展以及民族的融合,同时稳定了长城沿线地区的社会秩序。3.分析: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的依据从邮政的内容和意义去论证。从邮政的内容方面来说,《驿使图》反映了当时邮政的基本要素,如邮递人员(驿使)、邮递物品(尺牍文书)、邮递工具(驿马)等,它是我国古代邮政制度的活生生例证;从邮政的意义方面来说,邮政保证和促进不同区域间的物品和信息交流,而《驿使图》等画像砖正是出土于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最具有代表性的通道之一—丝绸之路。4.寻访:汉代丝路古镇龟兹,是古代西域诸国中的大国,是历代中央王朝统治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