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总体趋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总体趋势当天气变得干燥的时候,我们可以擦点保湿的化妆品来滋润自己;当挥汗如雨的时候,我们可以跑到海边去冲浪;当朔风萧瑟的时候;我们知道添衣保暖;当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会脱去棉衣,沐浴着春风。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气候的干湿冷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大家想过没有,五千年来我国的气候经历了那些干湿冷暖的变化?这些变化又是如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的?这些变化与中国历史的进程有关系吗?换句话说,这些变化能引起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动吗?这些变化能引起以游牧为生的民族南下吗?北方民族的南下,又多大程度上促使了我国疆域的变迁?第一节5000年前气候温暖期“一个地方气候的变化,一定要影响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只是植物结构比较脆弱,所以难以保存;但另一方面,植物亦不像动物能够移动,作为气候变化的标志或比动物化石更为有效”1下面我们就可以通过各地的考古发掘的动物骨骼与孢粉分析,看一下当时全国各地气候的变化。今新疆天山北麓在全新世中期云杉的生长树线比今天高,说明当时气候较今天温和。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细石器文化层的孢粉分析表明,5000年前这里经历过一段温暖气候时候。东北各地占优势的是以栎树为主的阔叶林植物群落,气候也比今天温暖。这是北纬40°以北我国各地气候的情况。北纬30°˜40°之间各地的气候:西藏高原的湖泊分布比今天多,人类活动遗迹分布也很广。在今天藏北无人区有细石器的发现。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当时的气候比今天湿润温和。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晚期的建筑多用立木支撑房屋,有的主竖墙体竟用150根大小木柱。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还不能长途运输,这些木材只能采伐自当地,证明距今6000年前渭河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上游是森林草原类型的景观,比今天要湿暖。西安半坡遗址发现距今约6000年前亚热带动物水獐、竹鼠动物的化石,可是今天这些动物却生活在关中以南的长江流域,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潮湿。当时河南安阳人阳历三月份开始种稻,现在安阳人种稻却推迟一个月,说明今天当地的气候比过去干冷。河南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喜暖动物遗骸:孔雀、猕猴、大熊猫、苏门犀、亚洲象、水鹿。可是今天这些动物大部分已迁徙到长江流域。北纬40°以南地区的气候:上海地区的孢粉分析表明5000年前这里以栎、栲树为主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年平均温度高于今天2—3摄氏度,相当于浙江南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象、犀、等生活在热带的动物遗骸,年均温度较今天高出约4度,推测其气候相当于今天的广东省。云贵高原元谋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现金活动在西双版纳的喜暖动物的遗骸。总之,5000年以前,在中国南北东西各地的广大范围之内,都处在比今天温暖湿润的的气候环境之中。当时的黄河流域比今天高2°,长江流域比今天高4°。这种温暖气候期大致下延到公元前20世纪的殷商时代。以上各个区域的气候的变化,都是对考古发掘的成果的总结,所以5000年以前的温暖期,又称为考古时期。思考:5000年以前气候的温暖,也发生在世界各地。但是,这种全球性的暖湿期内也有过气候的波动,主要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数百年间,欧洲阿尔卑斯冰川扩张,一些喜温植物突然衰减。主要是榆树、常春藤、菩提树等,欧洲人称:榆下降(Ulmusdecline)。在中国则出现了松、云杉、冷杉、桦树明显增多,反映一种寒冷偏湿的气候环境。这次低温事件对早已活动于中国各个地区的先民有哪些影响?与中国古史传说中的大禹王时“洪水横流,泛滥成灾”,禹王治水传说的分布和传播有什么联系?值得进一步研究。1、先秦时期丘的分布。2、中国古代各民族的洪水传说。第二节西周至蒙元时期的气候变迁寒冷温暖交替期一、民谚与物候我国各地盛行着各种有关农作的民谚,如河北“七月十五花红早,八月十五满山红”、“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头”。河南“七月的枣,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红掉皮。”、“云往西,晒干坯;云往南,水连绵;云往东,一场风”。这种人们用眼睛观察到各种现象,就称之为物候。它弥补了在温度表(1593年)和气压表(1643)发明以前人们对气候的认识。在我国这种物候观测的记录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二、西周气候寒冷期西周定都今西安附近的镐京。当时的官方文件多记载在青铜、竹简的上面。人们发现,汉字中如衣服、帽子(笠)、器皿(簋、箸、)、书籍(籍)、家具(筐)、交通工具(筏),都以“竹”为头,表示这些东西最初都是用竹子做成的。这种温暖的气候并没有持续多久,气候开始变冷。用“象”作为青铜器纹饰也只流行于西周前期。约成于周成王时期(前1063-1027)《诗经·豳风》中的诗句记载了当时的气候比今天寒冷。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豳”,即“邠”。开元十三年,唐玄宗以“豳”似“幽”,改为“邠”字,今陕西彬县。然而,今天河南打枣的季节却提前一个月“七月的枣,八月的梨”。不仅如此,就是今天河南原阳稻子的收获也比邠地早一个月。不过,这种寒冷的气候,大约持续了一、二个世纪。二、春秋战国秦汉气候转暖期《春秋左传》有一些关于梅树的记载,(齐)僖公三十三年“李梅实”。(齐)襄公八年,晋范宣宣子赋《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昭公二十年有“水火醯(醋)醢(酱)(xīhǎi)盐梅以烹鱼肉,燀(chǎn)之以薪”。由此可见,梅树这种亚热带的植物,已经遍布于春秋各国境内,北到晋国,南至齐国。到了战国时代,温暖的气候依然继续。齐国等地的农作就一年两熟。但是现在淮河北部的地区却是两年轮种三季,不能一年种两季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西汉末年。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气候寒冷期到了东汉时代即公元初年,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当时国度洛阳晚春有几次冬天严寒,还降霜降雪,冻死了不少人。三国时代,曹丕到淮河广陵(今江苏淮阴)视察十多万士兵演习,由于严寒淮河冻结演习不得不停止。南朝在南京覆舟山(今九华山)建立冰房,以保鲜食物。如果当时南京的温度像今天一样,南京附近的河湖结冰时期不会长,冰块不会够厚,不能储藏。6世纪百科农书《齐民要术》记载三月杏花始开。但现在农谚说:“桃花开,杏花落”。“桃花开在三月“三月里桃花开”。那时的杏花要比现在迟开一个月。四、唐代气候转暖公元七、八世纪,黄河流域气候一度转暖。王维长期生活在唐朝国都关中地区,有诗《竹里馆》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篁”,竹林茂密,不见天日之谓也。《楚辞》曰:“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唐玄宗李隆基有《题梅妃画真》曰:“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2梅妃因酷爱梅花,又称梅娘娘。《长生殿》曰:“……咱家高力士,向年奉使闽粤,选得江妃进御,万岁爷十分宠幸。为他性爱梅花,赐号梅妃,宫中都称为梅娘娘。”3这时桃花的开花季节也与今天相同。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中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说的是公元817年4月,白居易去庐山游玩,只见山间桃花盛开,而山下桃花已凋落,因有感作。说明那时的气候与今天相差不多。五、宋元气候转冷期但是到了北宋气候却逐渐变得干冷。当时生活在关中梅花已悄无声息。苏轼(1037-1101)《杏》诗曰:“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同时代的王安石(1021-1086),也嘲笑北方人误将杏花作梅花,其在《红梅》诗中曰:“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因气候寒冷,梅花长期在黄河流域不得种植,以至金人不知梅花为何物。南宋人洪浩出使金国到达燕地(今北京)有《咏梅引》“岁在壬戌,……此方无梅花,士人罕有知梅事者,故皆注所出。”4第三节明清气候寒冷期2《全唐诗》卷三。3(清)洪生撰《长生殿》第十九回《出絮阁》。4《全宋词》卷一四六洪浩《江梅引》。宋元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由于印刷术的发明,书籍也得以大量的出版。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大量丰富的文献资料。但就物候方面的资料收集已非一人能力所及。不过,这种材料大多收集在各省各县编修的方志之中,对于一个地区的气候提供了很可靠的历史资料。天气灾害直接与气候有关,当我们以以往的气候资料与现在的资料作比较时,便能知道历史时期气候是冷是暖。14世纪开始气候又逐渐转入寒冷。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丈。1351年山东运河结冰。15世纪以后,气候加剧转寒。据研究表明:1500-1900年时一次世界性气候寒冷时期,即小冰期。就中国而言,也会死5000年来四个低温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气温最低的时期。小结5000年来气候冷暖交替是和干湿旱涝状况的变化基本一致的,距今5000年处于暖湿期。从3000年前开始气候变干凉,高原冰川由后退转为前进,湖泽退缩,湖面下降。泥碳停止堆积,开始形成淤泥,被代表干旱环境的灰黄色粘土覆盖。人类活动范围从高处下到低处。这一时期人类干扰的因素不是很大,但气候与旱涝的周期波动对人类的活动却产生着影响。对近2000年来旱涝记载进行分析,以公元1000年为分界线,前期干旱时间短,湿润时间长,后期则旱灾多于水灾,以南涝北旱最为常见。18—19世纪涝灾一度多于旱灾,20世纪再次进入干旱期。附:历史时期气候研究的视点1、对于历史时期气候的研究的史料有三种:有文字记载之前,利用现有考古发掘成果,是最后的手段;宋元以来,中国古籍汗牛充栋,尤其是明清保存了大量丰富方志史料,藉此可以梗概地了解一地气候的变化;宋元以前的气候,可以丰富的物候资料加以研究。然而,无论是利用考古资料,还是物候资料,抑或是方志资料,所得出的气候变化,都是一个梗概。因为,我们不可能准确地获得每年内气候变化的数据;2、同时,研究一个区域内气候的变化,就这个区域而言,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在的某一个县、一个市,至少要以一个省为单元,西北尤其如此。3、任何时期的气候变化,绝不是一个点的变化。因此,我们研究某一个地区气候变化的时候,要与周围的区域气候变化联系起来进行考虑。参考书目: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生前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曾任浙江大学校长、教授,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他在台风、中国季风即大气环流、气候区划、物候、气候变迁等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疑窦:2、豫州之“豫”与河南古气候的变迁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