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王中学“六结构、当堂达标”语文讲学稿教师寄语: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课题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型新授主备人李风辉执教人备课时间2012.2.27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记重点字词。2.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精彩的比喻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3.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重点难点重点:在反复朗读中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难点:其为其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的比喻,从中表现出作者的情怀。学法指导朗读,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章内容,品位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的语言美。把握比喻,及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洋溢的感情。教学流程个案补充一、导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心怀政治理想,以拯救社稷民众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他们用语言诠释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这其中就有李大钊。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二、揭示目标(同上)作者及背景介绍: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五四运动领袖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这篇小品文写作的年代,正当五四运动高潮过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加紧了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大多数正直的有爱国心的人们,在黑暗中徘徊,苦于找不到光明,精神疲惫。针对这种现实和精神状态,李大钊大声疾呼,振奋雄健的民族精神,在当时,给人们以极大的鼓舞。三、自学文本:知人论世:《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用________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________者,________(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________”。(散文李大钊守常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上的丰碑。)1.题目与内容:结合课文内容解读“艰难”“雄健”,说说两个词分别蕴涵哪两层含义。艰难:①自然:逼狭,崎岖,险阻。②国运:处境艰难。雄健:①自然:浩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②国民:一往无前,在艰难境界中前进。2.整体与局部(1)何为“艰难的国运”?请大家在原文中找出答案。(相互讨论后发言)教师明确:第四节中“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第五节中“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所以可以看到“艰难的国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艰难国运的时代性——“现在”——1923年,是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社会动荡,国家和民族到了非常时期,前途茫茫。二是艰难国运的严重性——“崎岖险阻”、“艰难境界”。崎岖,本义是“高低不平貌”,这里借用了它的引申义“坎坷险恶”。境界,本是指事物达到的程度,如理想境界,这里指国运艰难程度。(将这些关键词语加上着重号,再默读一遍,是否有所领悟。)(2)什么是雄健的精神?“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①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②奋斗中能体味到成功的乐趣。(3)再从题目看“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系?两组词的位置可否调换?不能调换,它们有因果关系:艰难的国运造就一大批真正的骑士、革命者,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扭转艰难的国运,唯有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才能锻炼造就国民的雄健精神。(4)怎样理解课文“奇趣横生”、“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中的“趣味”?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人类在经历挫折、艰难、险阻之后获得成功,必然会更加感到一份珍贵的快乐和幸福。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欢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这种快乐和幸福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可以体会到的。(5)品味朗读四组读一至四节,全班齐读第五节,注意读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预习笔记评价表:组别得分四、合作交流、展示释疑语言与写法比喻说理。长江黄河过沙漠、山峡→国民在艰难境界情况里的精神等等。本文用了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再找出文中还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①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②用旅行来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③用扬子江、黄河比喻中华民族。④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⑤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向前发展。⑥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⑦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这些比喻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五、拓展延伸:1、阅读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说一说,大家好交流一下。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知识梳理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艰难:①自然:逼狭,崎岖,险阻。②国运:处境艰难。雄健:①自然:浩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②国民:一往无前,在艰难境界中前进雄健的精神:①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②奋斗中能体味到成功的乐趣。六、当堂达标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艰.难(jiān)逼狭.(xiá)崎.岖(qí)B.境.界(jìng)断崖.(ái)险峻.(jùn)C.叠.岭(dié)魄.势(bó)险阻.(zŭ)D.旅.途(1ŭ)浩荡.(dàng)雄健.(jià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泄万里。B.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山路。C.但这种状美的趣味,没有雄键的精神是不能感觉到的。D.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仰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3.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雄健:强健有力。魄势:气魄和气势。B.崎岖:形容路面凸凹不平。景致:风景。C.趣味:使人偷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逼狭:狭窄。D.坦荡: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阻抑:阻挡。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民族精神颂。B.课文通篇使用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C.课文中作者所说的“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D.课文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一句告诉我们: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这种雄健的精神应该像长江、黄河一样浩浩荡荡,应该有沙漠、山峡阻遏不住,一泻万里的魄势。5.下文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3分)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A.,。,,,。,B.,。,,!,,C.,,,,,。,D.,,,,,,,6.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2分)A.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B.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D.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7.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词,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4分)(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彼岸;悲观者说,风是。8.结合语境,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写所给的四句话,其中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南阳中学初三•一班学生张猛代表学校参加县运动会,夺得了中学男子跳高第一名。赛后,《幼芽》文学社的一名小记者采访了他。小记者说:“祝贺你,张猛同学!请问你取得了第一名,此时有何感想?”张猛说:“”A.胜利属于勇于拼搏的人。B.这次第一,不等于永远是第一,今后自己还得继续努力。C.能为学校争得荣誉,我感到非常高兴。D.我是当之无愧的强者,当然该是第一名啦!二、课内阅读(24分)1.“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中的“不全是坦平的”能否改成“全不是坦平的?”(2分)2.第2小节中“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________。(2分)3.“老于旅途的人”中的“老”,与下面选项中的“老”意思一样的是()(2分)A.老房子B.老手C.老地方D.老早4.“在这段道路中,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中的“亦”照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5.李大钊的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原文前后共用了四组比喻,请概述如下:(8分)①以________比________②以________比________③以________比________④以________比________6.怎样理解本文的题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7.有人认为今日中华国运已不再艰难,因此雄健的国民、雄健的精神已没有二十世纪初那么迫切。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4分)四、拓展阅读题(22分)①历史是什么?②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的形态。然而它涵盖所有流失的岁月。没有人能够躲避它的剖视。就像一个人在海洋里游泳无法摆脱海水的拥抱,你跃出海面潜入海底,海水还是要淹没你,哪怕你变成一条飞鱼,展翅在天空滑翔,最后免不了仍会落进海里。没有人能够超越历史。③那么,历史是什么?④一片土地的沧桑变迁可以是一部历史。⑤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可以是一部历史。⑥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可以是一部历史。⑦一个人的生活旅程可以是一部历史。⑧一场战争可以是一部历史。⑨一场球赛可以是一部历史。⑩历史是汹涌的潮汐,它呼啸着冲上沙滩时人人都为之惊叹。它悄然退落时,许多人竟会忘记它的磅礴,忘却它曾经汹涌过,呼啸过,然而忠实地记录着它的足迹,没有什么力量能将这足迹擦去。⑪白蚁可以将史书蛀得千疮百孔,但历史却不会因此而走样。装满精致堂皇的典籍未必是真历史。墨,可以书写真理,也可以编制谎言。谎言被重复一千次依然是谎言,真理被否定一万次终究是真理。⑫是的,历史是起伏的潮汐。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巅峰;落潮,也不是历史的中断,更不是历史的倒退,落潮之后,必定会有新的潮汐。⑬在历史的潮汐中,个人只能是其中的一簇浪花。有人一生都想做一个冲浪者,脚踏着冲浪板,在迭起的浪峰上作种种令人惊叹的表演。然而他们不可能永远凌驾于浪峰之上,潮头总要把他们打入水中。而那些企图逆流而行的弄潮者,在历史前进的惊天动地的涛声中,他们的呼喊留不下一丝回声。⑭历史将前进,这是必然。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句。(3分)2.第①②段的中心意思是(3分)3.第③至⑨段安排的大致顺序是,其意思为。(4分)4.请概括第⑩至⑬段的大意。(3分)5.请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6.历史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使它看得见、摸得着?举文中实例具体说说这样写的好处。(6分)答案参考:一、1.A点拨:B项“崖”应读yá;C项“魄”应读pò;D项“旅”应读lǚ。2.B点拨:A项“泄——泻”;C项“状——壮”;D项“仰——抑”。3.B点拨:“崎岖”除“形容路面凸凹不平”外,也比喻处境艰难。4.D点拨:此项对作者凌云壮志的气势理解不透。5.A点拨:注意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6.D点拨:本项是反问。7.示例:(1)攀登高峰的台阶,只要有信心,就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