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基础知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岐黄中医论坛:灸法(Moxibustion)是指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烧灼、薰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灸,灼、烧的意思。《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灸法古称“灸焫”(ruò)。广义的灸法还包括用刺激性药物敷贴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又称天灸、药物灸。《医学入门·针灸》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与针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一、灸法的材料(一)艾(Moxa)及艾制品(Moxaproduction)施灸的材料很多,但以艾叶(Moxaleaf)制成的艾绒(MoxaDown)为主,因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本草纲目》载“艾叶能灸百病。”新制的艾绒含挥发油较多,灸时火力过强,故以陈久的艾绒为佳。1.艾炷(MoxaCone)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之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紧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状物称为艾炷。(见图6-24)有大、中、小之分,小者如麦粒大,中等如半截枣核大,图6-24艾炷大者如半截橄榄大。用于艾炷灸。每燃尽1个艾炷,称为1壮。2.艾条(MoxaStick)又名艾卷,是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根据内含药物之有无,又分为纯艾条(PureMoxaStick)和药艾条(MedicinalMoxaStick)两种。一般长20cm,直径1.5cm。具有使用简便,不起泡,不发疮,无痛苦,患者可以自灸等特点,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二)其他灸材1.火热类灸材(1)灯心草别名灯心、灯草,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茎髓,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性味甘、淡,微寒,如心、小肠经。清心,利尿。因其可用以点油灯而得名,为灯火灸之材料。(2)黄蜡又名黄占。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分泌的蜡质,经精制而成。性味甘、淡,平。收涩,生肌,止痛,解毒。为黄蜡灸之材料。(3)桑枝别名桑条,方桑科植物的嫩枝。性味苦,平,入肝经。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降血压。为桑枝灸之材料。(4)硫磺天然硫磺矿或含硫矿物的提炼品。性味温、酸。将本品放于疮面上点燃以灸疥癣、顽癣及阴疽肿毒等,即称硫磺灸。(5)桃枝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嫩枝,味苦。用燃着的桃枝施灸,可治心腹冷痛、风寒湿痹、附骨阴疽等,即称桃枝灸。(6)药锭以多种药物研末和硫磺熔化在一起,制成药锭(药片),作为施灸材料。(7)药捻以多种药物粉末制成药捻,作为施灸材料。2.非火热类(药物贴敷法)(1)毛茛别名野芹菜、起泡草、老虎脚爪草,为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性味辛,温,有毒。能推黄、截疟,平喘。鲜品捣烂后,可敷于穴位,做毛岐黄中医论坛:茛灸。(2)斑蟊为芜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蟊或黄黑小斑蟊的干燥全体,产于河南、广西、安徽、四川、江苏等地。性味辛,寒,有大毒,入大肠、小肠、肝、肾经。攻毒逐瘀。本品寒斑蟊素,对皮肤、黏膜有发赤、起泡作用,可作斑蟊灸。(3)旱莲草又名墨旱莲,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地。性味甘、酸、凉,入肝、肾经。凉血止血,补益肝肾。鲜品捣烂或晒干研末,可作旱莲灸。(4)白芥子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产于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河北、陕西、山西等地。性味辛、温,入肺、胃经。利气豁痰,温胃散寒,通经止痛,散结消肿。其所含的芥子苷水解后,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研末可作灸材。(5)甘遂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根,产于陕西、甘肃、山东、河南等地。性味苦、寒,有毒,入脾、肺、胃经。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研末可作灸材。(6)天南星为天南星可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块茎。产于河南、河北、四川等地;异叶天南星产于江苏、浙江等地;东北天南星主产于辽宁、吉林等地。性温味苦、辛,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消肿止痛。临床多用姜汁、明矾制过,为制南星。研末可作灸材。(7)细辛为马兜铃可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南细辛的全草。性味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研末可作灸材。二、灸法的作用(一)防病保健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无病时施灸有防病保健的作用。《千金要方》说:“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瘟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而达到强身保健目的的灸法称为保健灸,又称之为“逆灸”(《诸病源候论》)。(二)温经散寒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直接的温通经络,驱散寒邪功用,这正是寒者温之的具体运用。《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和寒邪为患之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证。(三)扶阳固脱灸火的热力具有扶助阳气,举陷固脱的功能。《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了阳气的重要性。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欲脱,此时,就可用艾灸来温补,以扶助虚脱之阳气。《扁鹊心书》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伤寒论》也说:“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可用灸法。临床上,各种虚寒证、寒厥证、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等病证皆可用灸法治疗。岐黄中医论坛:(四)消瘀散结艾灸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自散。所以,临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病证。(五)引热外行艾火的温热能使皮肤腠理开放,毛窍通畅,热有去路,从而引热外行。《医学入门》说:“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故灸法同样可用于某些热性病,如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甲沟炎等。对阴虚发热,也可使用灸法,可选用膏肓、四花穴等治疗骨蒸潮热、虚痨咳喘。三、灸法的种类及其运用灸法种类很多,常用灸法如表6-2。表6-2灸法的种类艾灸艾炷灸直接灸无瘢痕灸瘢痕灸间接灸隔姜灸常用灸法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艾卷灸悬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实按灸太乙神针雷火神针温针灸温灸器灸其他灸法灯火灸天灸白芥子灸细辛灸蒜泥灸……(一)艾炷灸(MoxibustionwithMoxaCone)将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称艾炷灸。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图6-25直接灸1、直接灸(DirectMoxibustion)又称明灸、着肤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岐黄中医论坛:灸的一种方法(见图6-25)。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和瘢痕灸两种。(1)无瘢痕灸(Non-scarringMoxibustion):又称非化脓灸,临床上多用中、小艾炷。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增加粘附性。然后将艾炷放上,从上端点燃,当燃剩2/5左右,患者感到烫时,用镊子将艾炷挟去,换炷再灸,一般灸3~7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因施灸后皮肤不致起泡,不留瘢痕,故名。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2)瘢痕灸(ScarringMoxibustion):又称化脓灸,临床上多用小艾炷,亦有用中艾炷者。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以少量大蒜汁,以增加粘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从上端点燃,烧近皮肤时患者有灼痛感,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减轻疼痛(见图6-26)。应用此法一般每壮艾炷须燃尽后,除去灰烬,方可换炷。按前法再灸,可灸7~9壮。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消炎药膏,大约1周可化脓(脓液色白清稀)形成灸疮。灸疮5~6周愈合,留有瘢痕,故称瘢痕灸。在灸疮化脓期间,需注意局部清洁,每天换膏药1次,以避免继发感染(脓液黄稠)。《针灸资生经》说:“凡着艾得疮,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可见灸疮的发和不与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因此,应叮嘱病人多吃羊肉、豆腐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以促进灸疮的透发。就灸疮而言,是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的无菌性化脓现象,已对穴位局部产生一个持续的刺激,有治病保健作用。但对身体过于虚弱,或有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瘰疬等,但由于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故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图6-26瘢痕灸缓痛拍打法图6-27间接灸2、间接灸(IndirectMoxibustion)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见图6-27)。岐黄中医论坛:古代的隔物灸法种类很多,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病证。所隔的物品有动物、植物和矿物,多数属于中药。药物因病证而异,既有单方,又有复方。故治疗时,发挥了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而有特殊的效果。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1)隔姜灸(MoxibustiononGinger):用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部位,然后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灸。一般5~10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此法应用很广,多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和外感表证等。(2)隔蒜灸(MoxibustiononGarlic):用鲜大蒜头切成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一般灸5~7壮。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此外,尚有一种自大椎穴起至腰俞穴铺敷蒜泥一层的铺灸法(长蛇灸),民间用于治疗虚劳、顽痹等证。(3)隔盐灸(MoxibustiononSalt):因本法只用于脐部,又称神阙灸。用纯净干燥的精制食盐填敷于脐部,使其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也可于盐上放置姜片后再施灸,一般灸5~9壮。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肢温、证候改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中风脱证等。(4)隔附子饼灸(MoxibustiononAconiteCake):以附子片或附子药饼作间隔物。药饼的制法,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酒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点燃施灸。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多于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宫寒不孕和疮疡久溃不敛的病证。(二)艾条灸(MoxibustionwithMoxaStick)又称艾卷灸。即用桑皮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卷,也称艾条,将其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方法。有关艾卷灸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代朱权的《寿域神方》一书,其中有“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瘥”的记载。后来发展为在艾绒内加进药物,再用纸卷成条状艾卷施灸,名为“雷火神针”和“太乙神针”。在此基础上又演变为现代的单纯艾卷灸和药物艾卷久。按操作方法艾卷灸可分为悬灸、实按灸两种,现介绍如下。1、悬起灸按其操作方法又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1)温和灸(MildMoxibustion):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见图6-28),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如果遇到局部知觉减退或小儿等,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的手指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岐黄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