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南北朝诗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南北朝诗歌魏晋南北朝文学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一。古筝曲《平湖秋月》描绘了素月幽静的秋夜美景。曲子节奏平稳,少有曲折,虚空柔婉,让人尽情地沐浴在浩淼空灵、宁静安详、远离世俗纷争的幽静雅致的湖光山色之中平湖秋月宋·孙锐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南朝文学概况:时代特点朝代变化频繁庶族掌权,士族注重文学艺术的创作朝代变化非常频繁,夺权的是当时一些军阀,出身于庶族。而作家群体的主流是士族文人,还有皇室的宗祖。直接掌握政权的人从事一些具体性的工作,而士族成员特别鄙视这些,把自己主要的精力用在文学艺术的发展上。南朝文学概况:时代特点朝代变化频繁庶族掌权,士族注重文学艺术的创作文学创作这些士族成员逐渐地腐朽退化,越来越柔弱。没有理想,没有特操,没有实际的办事能力,但是有文学的才能。他们的文学的创作注重审美娱乐的作用,表现性情,不是应用,不是干预社会现实。内容空洞浮泛,格调不高。注重形式之美,形式和技巧更加成熟了。在题裁和题材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清·沈德潜《说诗晬语》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晋末宋初,山水诗逐渐取代了玄言诗的地位。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刘宋诗歌的主要作家是谢灵运、颜延之、鲍照等。从题材来说,是继承东晋后期文学的趋势,从玄言诗风的笼罩下摆脱出来,掀起山水文学的新潮;从语言、修辞来说,是继承从曹植到陆机、张协的传统,追求文辞的典雅华美,和状物的工巧刻炼,并多用对偶。鲍照既有接近谢灵运的一面,也有新的创造,造成华艳、浅俗、雄放并存。总之,东晋时期玄学侵入文学,使文学呈现枯寂的现象,在这时得到彻底的扭转。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士人审美情趣的变化诗歌本身的演变玄言诗的内容主要以阐发老庄玄理或佛理为主,但不论是老庄或是佛理,往往都和自然山水有一定的关系。玄言诗发展到后期,便很自然地出现了一些山水的成份。当时文人大都崇尚老庄,追求个人身心自由,鄙视事功。山林正好在社会之外,能给人带来快乐的场所。追求闲适自由而厌弃官场,醉心山水,追求隐逸。这是山水题材进入文学的一个原因。山水并不仅仅是游玩的场所,也不仅仅给人带来自由和快乐的感受,而且成为一种审美的对象。人们是以欣赏的态度来赞美他,揭示这种美给人们带来的感受。这种对山水景物的审美能力在当时被人们看成士大夫的一种修养。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二、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的生平与创作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出身于东晋最显赫的世族家庭,祖父谢玄是淝水之战的主将。灵运出生不久,即寄养于钱塘杜明师的道馆,至年十五才回建康,故小名客儿,后人习称谢客。十八岁时,袭爵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自晋室南渡以后,其家族成为左右政局的几个最有实力的家族之一。作为东晋时期北来世族的冠冕,这一家族不仅在政治上出现过一些颇有影响的人物,比如“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的宰相谢安,指挥东晋军队于淝水一战的谢玄等,在文学上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家族,谢庄、谢混、谢惠连、谢道藴以文学才能见誉当时,堪称是“谢家之玉树”。而谢灵运则是谢氏家族中出现的最杰出的诗人。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二、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的生平与创作谢灵运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这主要与其坦率任性、狂傲不羁的性格有关。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庐陵王义真少好文籍,与灵运情款异常。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在郡一周,称疾去职。——《宋书·谢灵运传》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二、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的生平与创作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有终焉之志。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宋书·谢灵运传》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二、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的生平与创作太祖登祚,诛徐羡之等,征为秘书监,再召不起,上使光禄大夫范泰与灵运书敦奖之,乃出就职。使整理秘阁书,补足阙文。……自以名辈,才能应参时政,初被召,便以此自许;既至,文帝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王昙首、王华、殷景仁等,名位素不逾之,并见任遇,灵运意不平,多称疾不朝直。穿池植援,种竹树堇,驱课公役,无复期度。出郭游行或一日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无表闻,又不请急。上不欲伤大臣,讽旨令自解。灵运乃上表陈疾,上赐假东归。灵运以疾东归,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复为御史中丞傅隆所奏,坐以免官。——《宋书·谢灵运传》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二、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的生平与创作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又要琇更进,琇不肯,灵运赠琇诗曰:“邦君难地险,旅客易山行。”在会稽亦多徒众,惊动县邑。——《宋书·谢灵运传》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二、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的生平与创作会稽东郭有回踵湖,灵运求决以为田,太祖令州郡履行。此湖去郭近,水物所出,百姓惜之,顗坚执不与。灵运既不得回踵,又求始宁岯崲湖为田,顗又固执。灵运谓顗非存利民,正虑决湖多害生命,言论毁伤之,与顗遂构仇隙。因灵运横恣,百姓惊扰,乃表其异志,发兵自防,露板上言。——《宋书·谢灵运传》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二、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的生平与创作太祖知其见诬,不罪也。不欲使东归,以为临川内史,赐秩中二千石。在郡游放,不异永嘉,为有司所纠。司徒遣使随州从事郑望生收灵运,灵运执录望生,兴兵叛逸,遂有逆志。……追讨禽之,送廷尉治罪。廷尉奏灵运率部众反叛,论正斩刑。上爱其才,欲免官而已。彭城王义康坚执谓不宜恕,乃诏曰:“灵运罪衅累仍,诚合尽法。但谢玄勋参微管,宜宥及后嗣,可降死一等,徙付广州。”……太祖诏于广州行弃市刑。……时元嘉十年,年四十九。——《宋书·谢灵运传》他的个狂傲、骄纵,再加上旧贵族的身份,这就造成了他的悲剧命运。这种悲剧性格和命运对他的作品很有影响。其中包含着一些愤闷不平和忧惧感伤。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二、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的生平与创作谢灵运的山水诗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模山范水,极貌写物谢灵运的诗歌今存100余首,大部分是山水诗。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所写,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钟嵘《诗品序》:“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踪,固以含跨刘、郭,陵轹潘、左。”谢诗的主要特点是鲜丽清新,语言富丽精工。《南史·颜延之传》:“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锺嵘《诗品》卷中引汤惠休:“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萧纲《与湘东王书》:“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二、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的生平与创作谢灵运的山水诗模山范水,极貌写物观察细致,刻画精妙谢灵运对自然景物之美高度敏感,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他也具有刻画、再造而使之成为精美的诗歌意象的能力,能够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如其《入彭蠡湖口》: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刻划也相当精妙,描摹动态的“回合”、“崩奔”、月下哀狖的悲鸣之声、“绿野秀”与“白云屯”那鲜丽的色彩搭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二、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的生平与创作谢灵运的山水诗模山范水,极貌写物《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一诗,于山水景物的描摹更加细致入微: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开阔的洲渚,茂密的松林,蜿蜓的蹊径,淙淙的流水,嫩绿的初篁,鲜紫的新蒲,自娱的群鸟,历历在目。诗中所描绘的景物,清新自然的,必经过一番苦心琢磨和精心锤炼才能达到。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二、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的生平与创作谢灵运的山水诗模山范水,极貌写物注重描摹技巧讲究辞藻和对偶精于锤炼字句“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秀”写出了其景。“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媚”,故意表现欣赏自己的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历来脍炙人口,好处就在于能够抓住初春时节景物中细微而不易察觉的变化。其它如“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读书斋》);“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过白岸亭》)等等,语言工整精练,刻画逼真,富有特征,境界清新自然,犹如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美。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二、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的生平与创作谢灵运的山水诗模山范水,极貌写物移步换形,对景物作全景式的展现谢的山水诗常是记一次完整的游历过程。而随着游历的推移和时间的变化,景物也随之不断的变化。这样写,既能写出各处山水的不同特点,又能写出丰富多彩的景物。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二、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的生平与创作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3、语言生涩,繁富累赘由于过分追求新奇,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多生撰,非注莫解其词,非疏莫通其义”(清吴淇《选诗定论》卷十四)之弊。而为了充分展现其所见到的景物,有时不得不借助于铺陈排比等方法,从而形成了他繁富累赘的特点。如《诗品》所言,“颇以繁富为累”;第一节谢灵运、鲍照与刘宋诗歌一、山水诗的兴起二、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的生平与创作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3、语言生涩,繁富累赘4、结构上的程式化谢诗在结构上,大多是先叙出游(叙事),再写游览经历和山水风光(写景),最后谈玄或发感喟(说理),常常拖着一条玄言的尾巴。这几乎成了一套固定程式,因此,在写景时,并不能真正做到情、景、理三者的完善融合。《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

1 / 10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