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汇报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2006年10月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二、实施内容三、保障措施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围绕实现“十一五”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大力调整和优化结构,加快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政府资金的引导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节约能源资源的自觉性,尽快形成稳定可靠的节能能力,为实现国家节能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实施原则–坚持企业为主实施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依法强化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示范带动与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分年度有效实施相结合返回二、实施内容•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现状和问题–工业锅炉:效率低、污染重、节能潜力巨大燃煤工业锅炉约48万台,占工业锅炉总容量的85%,平均容量约3.4蒸吨/小时,年耗原煤约4亿吨单台锅炉容量小、设备陈旧老化锅炉平均负荷不到65%,“大马拉小车”锅炉自动控制水平低,燃烧设备和辅机质量低使用煤种与设计煤种不匹配、质量不稳定污染控制设备简陋,污染排放严重缺乏熟练的专业操作人员,节能监督和管理缺位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现状和问题–工业窑炉: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规模小工业窑炉每年消耗原煤约3亿吨,主要集中在建材和冶金行业能耗高,平均能效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50%缺乏污染控制设施,污染严重运行管理水平低缺乏能效标准和节能政策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主要内容–工业锅炉更新、替代低效锅炉改造现有锅炉房系统建设区域煤炭集中配送加工中心示范应用洁净煤、优质生物型煤替代原煤作为锅炉用煤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主要内容–工业窑炉淘汰改造立窑、湿法窑及干法中空窑等落后水泥窑炉对现有水泥生产线进行综合节能改造改造落后的墙体材料窑炉改造钢铁企业球团迴转窑、石灰窑、耐火材料窑等•配套措施–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限制落后锅炉的生产,淘汰在用落后锅炉,关停小水泥生产企业–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设备–建立锅炉信息平台,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强人员培训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现状和问题–到2004年底,6000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约2300台,装机容量约4800万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15.6%–集中供热普及率不到30%,其中热电联产仅占20%–总规模小,发展不均衡–低效、污染重的小锅炉大量存在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主要内容–提高热电联产在供热中的比例,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加强工业开发区热电厂的管理,工业生产用热尽量采用热电联产方式–建设分布式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供–建设低热值燃料和秸秆等综合利用热电厂区域热电联产工程•配套措施–加快城市供热体制改革–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建设和管理–推动供热机组改建为热电联产机组–健全相关法规标准,建立热电联产认证制度–加强项目建设和运行监督管理–制定有关天然气分布式热电联产的标准和政策区域热电联产工程•现状和问题–钢铁、有色、煤炭、建材、化工、纺织等行业,余热余压以及其他余能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钢铁行业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约110余座,有30座以上尚未配套炉顶压差(TRT)发电设备–焦化炉干熄焦比例较低,干熄焦产量仅占机焦总产量的17.4%–日产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线约225条,只有少数配装了余热发电装置余热余压利用工程•主要内容–冶金行业钢铁:推广干法熄焦、TRT、蓄热式轧钢加热炉、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等技术有色:推广窑炉烟气辐射预热器、废气热交换器、烟气废热锅炉及发电装置等–煤炭行业推广瓦斯抽采技术和瓦斯利用技术,逐步建立煤层气和煤矿瓦斯开发利用产业体系余热余压利用工程•主要内容–建材行业水泥: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玻璃:推广余热发电,全保温富氧、全氧燃烧等技术–化工行业推广节能型烧碱生产技术,纯碱余热利用,密闭式电石炉,硫酸余热发电等技术–其他行业推广供热锅炉压差发电等能量梯级利用技术余热余压利用工程•配套措施–研究制定鼓励利用余热余压发电、供热和制冷的优惠政策及电网准入标准和规定–制定新建项目的能耗准入标准,依法淘汰和关闭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技术、设备和能力–制定并实施粗钢、焦炭、铁合金、电解铝、水泥、玻璃、合成氨、电石、黄磷等高耗能产品能耗定额标准余热余压利用工程•现状和问题–2004年,石油消费量3.17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7.3%–石油主要用于工业和交通运输行业–电力、建材等行业消耗大量燃料油,节代油潜力很大–石油开采、加工和利用效率低,损失大,浪费严重–交通运输工具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5%–石油替代产品受环境、成本等条件制约,推广力度不够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主要内容–工业行业电力:推广气化小油枪、等离子无油点火、低负荷稳燃技术,淘汰落后燃油发电机组石油石化:在油气开采、集输和加工等领域推广节油、代油新技术、新设备建材:推广重油替代、富氧或全氧燃烧等技术化工:以煤炭气化替代燃料油和原料油,适度发展煤化工替代石油化工其他行业:推广重油掺水等节代油技术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主要内容–交通运输行业汽车:推广高效节油汽油机和柴油机,开发生产燃气汽车及专用发动机,开发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发动机、电机、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等铁路运输:加快铁路电气化改造,逐步取消柴油发电车,提高内燃机运行效率,推广各种节油装置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轨道交通、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系统及智能交通系统水路运输:改善航道条件,改进船舶,改善燃油品质,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主要内容–石油替代产品煤炭液化生产石油产品;发展醇醚燃料代油,包括利用工业副产可燃气生产甲醇、二甲醚,非粮食类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等;鼓励发展生物质柴油。推广大比例甲醇催化燃烧技术和醇醚燃料尾气净化技术。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配套措施–制定实施《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及相应配套措施,研究提出鼓励、限制及淘汰的技术和产品目录–加快发展副产可燃气生产醇醚燃料,发展非粮食原料的生物柴油和生物质化工–实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实施包含有汽车燃料经济性指标的汽车市场准入制度–制定鼓励节能交通方式的政策、法规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现状和问题–电机系统用电量约占全国用电量的60%–电机产品效率、运行效率均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产品效率低2-5个百分点,运行效率低10-20个百分点,每年浪费电能约1500亿千瓦时–电动机及被拖动设备效率低;设备陈旧;系统匹配不合理,设备长期低负荷运行;系统调节方式落后电机系统节能工程•主要内容–更新淘汰低效电动机及高耗电设备–提高电机系统效率–对被拖动装置控制和设备进行改造–优化电机系统的运行和控制–重点改造电力、冶金、有色、煤炭、石油、机电、轻工等领域电机系统节能工程•配套措施–以企业自主改造为主,辅以政府引导、设备租赁、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制定、修订电动机能效标准,电动机配套设备能效标准,电动机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标准,变频调速和调压节能产品标准等–研究电机产品能效标识制度和高效电机产品认证制度,实施电机系统强制性淘汰更新制度,高能耗机电产品强制性淘汰制度–改进电机系统的设计,开展相关人员的培训电机系统节能工程•现状和问题–石化、化工、钢铁行业2004年共耗能5亿多吨标准煤,约占我国耗能总量的27%,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具备热联合或热集成条件的装置(或生产单元)孤立运行,系统总体用能不合理;蒸汽配送与装置不匹配,蒸汽损耗大;部分余热、余压未能利用;公用工程系统未进行整体能量系统优化设计,供能系统效率低;系统或装置的运行管理相对落后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工程•主要内容–对炼油企业进行系统节能改造–对乙烯企业进行系统节能改造–对合成氨生产企业进行系统节能改造–对钢铁企业进行能量系统优化改造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工程•配套措施–淘汰落后装置,关停小型炼油厂–制定并实施相关能效标准–支持节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强化清洁生产审核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工程•现状和问题–建筑是能源消耗上升最快的领域之一–建筑用能效率低、污染严重;新建建筑执行节能设计标准欠缺;供热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启动;节能材料产品、节能建筑质量尚待提高;节能运行管理薄弱;缺少建筑节能激励政策建筑节能工程•主要内容–对新建建筑,全面严格执行50%节能标准,四个直辖市和北方严寒、寒冷地区实施节能65%的标准–对既有建筑,对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电气、炊事等方面进行节能改造;实施供热体制改革–开展可再生能源城市级示范–推动新型墙材和节能建材产业化建筑节能工程•配套措施–加快供热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技术支撑体系–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及实施监管机制–研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激励机制–引导农村和工业建筑节能–加强国际合作和宣传培训建筑节能工程•现状和问题–照明用电占全国用电量的12%左右–采用高效节能灯替代普通白炽灯可节电60~80%,节电潜力巨大。–照明电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推广使用的激励政策不完善;照明产品市场不规范;缺乏宣传、推广资金,节能照明技术、产品信息尚不普及。绿色照明工程•主要内容–节能照明产品生产线技术改造–节能照明产品推广–推广使用半导体(LED)灯绿色照明工程•配套措施–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快推广绿色照明的意见–完善照明产品能效标准,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加快检测能力建设,建立照明产品能效数据库–加强照明产品节能认证,实施产品质量承诺制–研究实施2-3个照明产品的能效标识制度–将公用建筑节能照明审查纳入建筑节能审查制度–加强废旧照明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加强绿色照明宣传绿色照明工程•现状和问题–人均能耗高:人均能源消费总量近1.9吨标准煤,人均建筑能耗为1.6吨标准煤,均高于社会平均耗能水平–用能设备能效水平低,普遍存在“大马拉小车”–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鼓励政策政府机构节能工程•主要内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综合电效改造–新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试点–推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公务用车节能–加强节水改造–新建建筑节能评审和全过程监控–建立政府机构能耗统计体系政府机构节能工程•配套措施–建立健全能源统计、评价和考核体系–制定和完善政府机构节能管理制度–完善政府机构节能投资体制和机制–开展创建节约型政府机关活动–健全节能管理组织体系–抓好节能宣传和培训政府机构节能工程•现状和问题–节能监测(监察)中心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现有14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含计划单列市)37家,部属或行业级14家,省会及地市级94家–主要问题:节能法律法规和监测(检测)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政府投入不足;检测设备老化落后、配置不全;节能执法和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市场竞争力弱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主要内容–加强节能监测(监察)中心的能力建设–加强节能监测(检测)标准化建设–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实施能效标识备案及国家监管机制–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配套措施–完善监管体制和机制–完善监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研究重点耗能行业能耗基线(对标)设定方法–制定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自愿协议的技术规范及检测评估办法–完善能效标识制度–加强节能检测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返回三、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力度•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政策机制•切实加强项目管理三、保障措施•加强组织

1 / 7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