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开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国人早期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1、国人早期办报主张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步步人侵,外国人在我国办的报刊也愈来愈多,一些有识之士在接触到外报之后,不仅学到了西方资产阶级的近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而巨还看到了报刊的重大社会功能,感到了列强的新闻侵略,他们对外国人独霸中国报坛和清王朝不准国人办报十分不满,纷纷提出国人办报的主张,有的人甚至不顾清王朝的清规戒律进行新闻实践。林则徐是最早认识到报刊的社会功能并开始实践的人,他的译报编辑活动是国人自办报刊的先声。1839年他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鉴于文武官员不知西洋“夷情”,从而使外事活动处于被动的情况,他提出“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订控制之方”的主张,同时收集外报,进行实际凋查研究。他的好友魏源还把林则徐主持翻译的西方史地资料编辑增补为《海国图志》,魏源说他与林则徐是“夷情备”,“师夷长技以制夷”,由此可知林。魏对报刊沟通信息这一功能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领导人洪仁歼曾经到过香港,对外报的作用有所了解。1859年在总理朝政后,他向天王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治国的纲领《资政新篇》,其中也反映出他的比较系统的新闻思想:(-)“设新闻馆”。这样可以“收民心公议,及各省郡县货价低昂,时事常变。上览之,得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识变通;商农览之,得以通有无”。因此,应“准富民纳炯,禀明而设”新闻馆。(二)准卖新闻篇。洪仁玕认为新闻篇可以“昭法律、别善恶、励廉耻、表忠孝”,还可以“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内外适均而敷于众也,又由众下达于上位,上下情通,中无雍塞弄弊者,莫善于准卖新闻篇”。“权归于一”说出了洪仁?办报思想的总目的。(三)“兴新闻官”。洪仁玕主张各省设新闻官,由“品性诚实不阿者担任”。新闻官有相对独立性,他“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这就容易让报刊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四)“只须实写”。洪仁玕主张新闻必须真实,“勿着一字浮文”,“伪造新闻者,轻者罚,重者罪”。洪仁玕张办报,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中领导,他的新闻思想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只是由于不久太平天国失败,这些主张没能实现。洪仁?以后,王韬的办报主张则更进了一步。王韬是一位具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的人,又到过欧洲、日本,1874年在香港创办著名的《循环日报》后,发表一系列新闻专论,如《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等,明确提出:(一)办报目的是为了宣传变法自强的主张。他创办的《循环日报》强调“立言”,几乎每天都发表政论,他的《变法》一文是早期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论著,也是他“立言”的代表作。(二)强调报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王韬认为报刊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即皇帝看到报刊可以知道老百姓的疾苦;可以使“君惠得以下逮”,即报刊可以把君王的恩德送达到老百姓那里去;可以“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即可以利用报刊开展对外宣传和了解国外的情况。此外,报刊还可以“辅教化之不及”,即弥补政教风化上的不到之处。(三)言论自由,准许民间办报。在办报问题上,王韬批评清政府“于己之民则禁之,于他国人则听之”的政策,他提出沿海各省报馆都由中国人来办,清政府要允许报刊“指陈时事,无所忌讳”。(四)强调记者的素质和文风。王韬认为报纸的主编应是秉公诚正、绝伦超群的通才,他们无一不为庶人之清议,人仰之如泰山北斗,“主笔所持衡,人心之所向也”。报章文风应是“贵在乎纪事述情,直抒胸臆,啤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而一如我怀之所欲吐,斯即佳文”①。王韬的这些新闻观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的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后的康梁等人影响很大。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中有篇名为《日报》的论文,它除了说报纸可以“通民隐”、“达民情”、要求准许国人办报等主张外,还强调办报是变法自强的手段,是实行民主政治的枢纽。为规范中国。的报业,他还想让清王朝参照英国、日本报律,制定中国的报律,这是新闻法制思想的萌芽。林则徐、洪仁歼、王韬、郑观应等人,对为什么要办报和如何办报等问题分别作了阐述,他们的报刊观点冲破了历史上民不议政的传统的封建观念,表现出要求政治改革、言论出版自由和实行民主政治的思想,同时也反映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是近代中国新闻理论的奠基人。①《挫园文录外编自序》,《秽园文录外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2、国人早期自办的报刊近代国人最早进行办报活动的应首推林则徐。为“探访夷情”,1839年7月,他在广州组织梁进德、袁德辉等人翻译外文报刊。那些外报来自澳门,除在澳门出版的《广州周报》、《广州记录报》外,还有在澳门能购买到的新加坡、孟买、加尔各答、悉尼等地出版的报纸。林则徐让人把其中的有关禁烟、兵事、各国夷情、鸦片贸易等重要的信息和言论译成中文,提供给两广总督、广东巡抚。海关监督和军方,同时抄报朝廷,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参考。这种翻译材料后来汇集成册,称为《澳门新闻纸》,它是我国最早的译报,相当于现在的《参考消息》。后来林则徐又在《澳门新闻纸》的基础上,选择其中部分内容,按性质分类和加工,编为5辑《澳门月报》,即《论禁烟》、《论兵事》、《论茶叶》、《论中国》、《论中国夷情》,更便于查阅。林则徐组织译编《澳门新闻纸》的活动,当时就受到人们的称赞,现代有人说他是清王朝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澳门新闻纸》。《澳门月报》虽然名为报纸,但不公开发行,所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报纸。艾小梅等人的办报活动则又进了一步。1873年8月8日,艾小梅在汉口创办了《昭文新报》,这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初为日刊,后改为5日刊,该报是仿照香港、上海的模式办的,内容以奇闻轶事居多,间有诗词杂作,虽然也有一定的读者,但销路还是没能打开,出版不到一年便停刊。接着在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城市出现了中国人办的报刊,比较重。要的有上海的《汇报》、广州的《述报》和《广报》,香港的《循环日报》的影响又超过了它们。《昭文新报》停刊不久,1874年6月容闳出版了上海第一家中文日报《汇报》。容闳是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847年赴美留学,是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之一,1855年回国后帮助洋务派办教育,办企业,还曾向太平天国当局提出新政条陈,受到过洪仁歼的重视,后来参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政治活动。1874年他集资白银万两创办《汇报》。由于股东们怕惹祸,特聘美国人葛理担任名义主笔。《汇报》爱国,一创刊就公开表示:“本局为中华日报,自宜求有益于中华之事而言之。故于有裨中国者,无不直陈,而不必为西人讳。”为了国家利益,该报曾多次与英商办的《字林西报》、《申报》展开论战,并在消息评论中常涉及政事,因而遭到官府非议。股东害怕,有的要求退股。两个月后,该报改组为《?报》继续出版,由葛理出任发行人,只求政治庇护,实际产权末变,该报继承《汇报》的爱国主义传统,继续与《字林西报》、《申报》。《德臣报》进行论战,结果又遇到种种困难,出版不到一年,即在1875年7月改名为《益报》,以示报纸对政府有益无害,就这样还是受到了官府的迫害和《申报》的攻击,勉强维持到年底停刊。从《汇报》创办到多次改组换名,可以看到当时中国人办报有多么困难。1884年4月,《述报》在广州创刊,这是中国人在广州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由海墨楼石印局印刷发行,它是我国较早的石印报纸之一。《述报》创刊之日,正值中法战争紧张之时,故70%的版面都是报道这次战争的,如战争的进程、战役情况、官方的态度、民间的反映等,许多新闻和评论都对法国侵略者的野心进行了深刻的揭露,是一份立场鲜明的爱国报纸。值得一提的是,《述报》还十分注意新闻图画,从创刊之日起,每日都刊登一幅或多幅新闻纪实图画,与文字穿插编排,图文并茂,便于读者领会。《述报》创刊一年多后,《广报》接着出版发行,该报是1886年6月由邝其照创办、吴大猷主编的。邝其照曾留学美国,回国后曾主持过上海《汇报》的报务,具有民主爱国意识。《广报》的内容除中外新闻外,也刊登一些揭露时弊的文章,报馆虽被当局捣毁过,但受到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它的发行面很广,除广东、香港、澳门、上海外,还发行到新加坡。越南、菲律宾、美国。1891年因发表了一条政府要员被参的消息,触犯了广东总督李小泉,被强加“莠言乱政”、“淆乱是非”的罪名查封,于是邝其照便将报馆迁到沙面租界,该报改名《中西日报》继续出版后,批评时政的言论更为大胆,当局虽更加忌恨,但对它也没有办法。1900年因《中西日报》刊登八国联军被义和团战胜的消息,又被租界当局查封。其照又将报社迁出租界,报纸改名为《越峤纪闻》继续发行,不久停刊。3、王韬和《循环日报》在国人早期自办的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1874年在香港由王韬创办并主编的《循环日报》。王韬(1828~1897),原名利宾,字兰卿,江苏苏州人,父为乡村教师,王韬少年时就从父学习古代文史经典,1848年到上海后,受聘于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的墨海书馆,协助他们编辑中外书籍,1857年参加了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六合丛谈》的编辑工作,这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O1862年2月他在回苏州探亲期间,曾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苏福省民政长官,提出攻取上海的策略。4月清军攻破太平军,缴获王韬所上之书,于是清政府下令通缉他,1862年10月王韬被迫逃往香港,在香港英华书院,王韬协助该院。院长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翻译儒家经典,1864年还兼任《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1867年12月他应理雅各之邀去英国。这次旅行,他横越数万里,历行数十国,旅英三年,两度游法,直接考察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国家报刊的巨大社会作用,他深感中国落后,这对他封建思想的转变和改良思想的形成起了决定作用。1870年2月回到香港以后,他一方面为香港《华字日报》撰稿,一方面与友人黄平甫集资买下原英华书院印书局的印刷设备,成立中华印务总局,1874年2月4日创办了著名的《循环日报》。王韬在该报主持笔政10年,1884年回上海定居,曾创办“?园书局”,担任过格致书院院长,1897年逝世。《循环日报》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纸,它取名“循环”是因为王韬认为:“弱即强之机,强即弱之渐,乃循环之道然也。”①《循环日报》以“强中以攘外,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②为宗旨,这就是要为振兴中华、抵御外敌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就是要进行政治经济各方面的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在政治上能建立一个像英国一样的君主立宪国家,经济上发展近代化的工商业,外交上能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后来该报出版时断时续,多次更换主持人,直到1959年才最后停刊。《循环日报》是一张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立言”强调变法自强为具忠想内容的特色。王韬纵论形势,指陈时弊,褒贬得失,提出建议,新人耳目,振奋人心。王韬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治象,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人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影响极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以后被收编为《?园文录外编》,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①《强弱论》,《?园文录外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07页。②《上潘伟如中丞》,《?园尺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6页。二、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1、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不仅告诉人们中国危机严重、洋务运动不能救国,同时也使人们深思战败的原因和究竟怎么办才能救国。由此,出现了19世纪末期中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在这次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除创办学堂,组织学会外,更重要的是出版了许多报刊,他们的领袖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同时也都是署名的报人。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间,全国出版的报刊达120种,80%以上是中国人办的,它们遍及全国许多城市,形成了我国第一次报刊出版高潮。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报刊活动不仅打破了外报垄断的局面,而且还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康有为(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出牛于官宦之家,早年博览经史,并经常翻阅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