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年级周课时科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学科总课时数占总课时比例品德类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6266.6%222222222历史2222063.6%地理22140科学22222808.7%生物32175物理34237化学4132语文887766555198520.9%数学554455555149515.7%外语333333555114512.0%体育与健康443333333102910.8%音乐22222211152311.0%美术222222111523综合实践活动33333216286.6%地方和学校安排的课程22222114184.4%周课时数2626303030303434349522学年总课时数9109101050105010501050119011901122说明:1.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复习考试时间2周,其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实际上课时间为33周。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一至六年级每课时40分钟,七至九年级每课时45分钟。2.沧浪、平江、金阊区和市直属小学上午到校时间为8:20分,下午上课时间为1:00;初中上午到校时间为7:50分,下午上课时间为1:00。其他各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作息时间。3.为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九年级物理从3课时调整为4课时;综合实践活动从2课时调整为1课时。4.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一至六年级为“体育”,七至九年级为“体育与健康”。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不得将课时挪作他用。应利用体育活动课、课间操及其他综合性文体活动等,结合《三项规定》的贯彻,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一至六年级“体育”课程的课时应全部用于体育实践课教学,七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可结合相关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健康知识,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得组织笔试。5.三至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结合起来使用。其中七年级3课时分别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每周2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每周1课时。八年级2课时分别开设信息技术应用教育,每周1课时;人民防空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各利用8周,可集中或间周开设,每周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利用16周,每周1课时。6.2007年秋季开始全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一年级利用地方和学校课程开设英语课,2008年秋季开始全大市所有小学一年级全部开设英语课,每周3课时。初中七至九年级英语从4课时调整为5课时,课时从地方和学校课程中支出。7.各地学校可结合实施《三项规定》,广泛开展课外文体活动,“2+1”工程(2项体育运动技能+1项艺术特长)活动,自主安排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8.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科技、环境、健康、国防、安全、民族教育、人口等专题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9.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三项专题教育的课时原则上从地方课时或活动时间中安排。预防艾滋病教育主要在初一到初三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毒品预防教育主要在小学五年级到初三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环境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4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学校可利用教学挂图进行教学活动,要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和“世界环境日”等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借开展三项专题教育活动,加重学生负担,强行向学生推荐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