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合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分析与提示本单元的主题是信息传播。人类已进入计算机时代,信息的传播要求我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本单元中,我们将从《三个太阳》中了解中国女画家在南极的艰难历程,领悟南极精神的深刻内涵。从《录音新闻》中我们将读到报道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消息,展示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试验现场实况的录音新闻,从《“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中我们将亲历飞船航天员壮行的经过。从《新闻两篇》中我们能重温解放战争的伟大场面和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人心的时刻。读了这些文章,你将会倾听到时代的足音,你将会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这些新闻作品,能激发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教学目标能了解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能掌握消息的特点和基本常识。学会消息语言的简洁、生动和准确性。学习写规范的消息。能熟练地进行网上阅读和写作。能通过“荷”专题的学习,了解“荷”文化的内涵,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三、教学设想本单元分为阅读,诵读欣赏,写作练习,综合实践活动四个部分,其中四篇阅读主要报道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或者是新近发生的大事,属于新闻体裁,其它三个方面内容也都是围绕新闻体裁的要求编排的。可将《三个太阳》与《“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两篇通讯放在一起,与《录音新闻》《新闻两篇》这消息进行对比教学。从而让学生掌握消息写作的基本方法。《三个太阳》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著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件所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科学事业坚苦卓绝的奋斗的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的胆略。在教学中,拓展思维,学会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内心的波澜起伏,从而进一步认识女画家感悟南极精神的心路历程的形式进行。《录音新闻》这则录音广播稿比较全面地报道了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赞扬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大力协作、团结奋战,为祖国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歌颂了党的领导。教学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真切地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这篇通讯,通过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我国航天员的优秀素质,揭示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教学本文可以设计两个综合性问题“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他们各自态度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请用最简短最动情的语言来表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真实地报道了我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天堑的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的命运。毛泽东这篇新闻有点有面,气势恢弘,可以让学生当回军事家,事先手画渡江作战示意图,并配2好自己的解说词,就像一个将军向上级汇报战况一样。1997年7月1日是个不寻常的日子,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这一天,离开祖国100多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这则新闻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举行的全过程,说明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教学中让学生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从新闻的主体入手,梳理新闻内容的阅读方法。课前收集有关香港历史问题资料的这一举措,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动手的乐趣,更可以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本单元的诵读欣赏为《七子之歌》,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一方面怀念和赞美祖国,一方面抒发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教读中,可采用诵读欣赏、整体感知、再读回味、学唱歌曲的形式,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写作“消息”,让学生能写一则消息,报道本校或本班新近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能在老师指导下写一句话新闻。要求符合新闻的特点,即是对当今有社会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具备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其结构也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缺一不可。结构形式,体现了一种“倒金字塔”式,按照“重要——次重要——次要”的顺序来写。综合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学生能对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或国内外大事等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写出研究报告。学会从网络上获取有关信息,进行读写和交流。专题“荷”在阅读参考板块中,有咏荷诗五首,两篇文章,参考部分有《荷塘月色》、《荷花飘香北海夜》、《爱藕说》、《我爱藕有实》、《莲花与佛教》五大内容,学生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和探究,可以全方位地了解“荷”这种植物,围绕荷,学生探究四大问题,学生可以深刻思考荷的审美价值。本专题通过五个步骤来完成:赏荷、涌荷、读荷、议荷、写荷。在专题荷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广泛地收集和整理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引导学生通过赏荷,领略大自然的神韵,生发美好的情趣,得到超然物外的情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四、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三个太阳》2课时《录音新闻》1课时《“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1课时《新闻两篇》2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诵读欣赏《七子之歌》1课时写作3课时写消息修改文章专题训练综合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2课时3第19课三个太阳教学目标:一、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二、理解这则通讯“南极精神”的内涵和创造性的体会“三个太阳”的含义。三、理解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四、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一、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二、理解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三、理解这则通讯“南极精神”的内涵和创造性的体会“三个太阳”的含义。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南极洲:1、设题讨论:依据教材和你所收集的资料,谈谈你所了解的“南极”有哪些特点?(最孤立的大陆、最寒冷的大陆、风最大的大陆、最高的大陆、最干燥的大陆、河流最少的大陆……海浪、冰山、雪原、暴风雪:极其恶劣、艰苦)二、本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2、把握本文作者构思、选材上的巧妙之处。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三、标题与作品1、观赏图片:南极的雪、山和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2、这是一篇通讯,一篇以描写一位向往南极的女画家和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生活为内容,以歌颂南极精神为主题的文艺通讯。四、初读识音义1、填字:吞shì()cù()眉步lǚ()翩xiān()2、注音:亘()古伫()立粗犷()俯瞰()3、改错别字:喜出忘外沤心沥血晶荧剔透五、再读知人事1、本文主要写的是女画家,而叙事线索是什么?(属人、物、事、情的哪一种)2、记叙顺序是什么?[提示:线索-——画家的切身感受。时间顺序,部分结合插叙。]六、感知品标题浏览全文,找出并概括有关女画家的主要经历事情;并与文中小标题比较优劣。1、历尽周折,申请成功。2、投放漂流瓶。3、踏上南极,参加建设。4、生日之夜,感慨良多。5、艰苦创作“三个太阳”壁画。4领起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四个部分的文字。抓住那些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质,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的事例,以女画家的切身感受这一强烈感情为线索,将南极战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写镜头组合有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揭示了各部分主要内容,突出了各自的侧重点。七、探究课题义“三个太阳”既紧扣女画家的长城站壁画内容,又突出南极的特点:这里没有黑夜,正如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忘我献身精神。作用:这样命题,新颖醒目,含义深长,给读者以想像、思考的空间。八、想像与创造朗读第15、16段,体会女画家临近南极后,向大海投下一个漂流瓶的情景;请你以此为开头,展开想像,创作一个故事。比一比,看谁的更精彩。九、课后作业题1、笔头完成续写《漂流瓶的故事》。2、用复述的方法完成练习三。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温习过渡本文体裁是什么?叙事线索是什么?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这则通讯“南极精神”的内涵。2、创造性的体会“三个太阳”的含义。3、理解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三、朗读、讨论、探究——南极见闻之感受1、踏上雪原,女画家看到了什么样的南极?为什么“迟迟不敢迈步”?[提示:纯洁、宁静、可爱的南极。\\不敢相信自己真到了南极。]2、第44段描写南极雪原的文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提示:运用三个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南极这个雪世界的奇异风光。]四、品味南极人1、仔细阅读第24--27段对南极考察队员的描述,小组讨论、分析他们各有什么样的性格、品质。(1)队长—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巧妙的鼓动艺术有丰富的情感世界(40段)其他队员也各具以苦为乐、幽默、自豪的良好品质。(2)文章为什么不更具体地写这些人物呢?①本文是写女画家的南极之行;②每个南极人身上都有着太多的动人故事,一篇文章无法完成。2、课文的哪些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女画家献身事业的执著追求,吃苦耐劳、自我砥砺的高贵品格,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良好气质,5(从漂流瓶中字条的语言描写,从她同暴风雪搏斗后的心理活动,从她过生日接受同伴们祝贺时的情感流露……都可见一斑。)五、探究南极精神仔细研读第57—59段,小组讨论南极精神的内涵。1、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团队精神2、献身事业、代代追求的民族胆略和气概。六、探究“三个太阳”的含义读了这篇通讯,你对画中的“三个太阳”作何理解?小组讨论、交流。言之有理即可。七、总结全篇这篇通讯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着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八、写作特点学生讨论、归纳:1、线索清楚,构思巧妙问: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有什么作用?〔提示:揭组材没有逐日逐事地悉数照录,而是抓住典型事例——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高贵品质,中国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的事例。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2、多处运用比喻,并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富有表现力。3、语言准确、凝练,富有感情,表现力很强。(1)对考察队长用个性化的描述(2)善于运用女画家的真情流露、画画前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3)还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女画家的心理感受。九、布置作业——语段阅读分析阅读课文53—61段,回答下列问题:1、女画家创作壁画运用了哪些手法?2、你认为她赋予了这幅画什么内涵?3、作画之前,女画家有哪些构思上的表现?你在创作诗、文、画等之前有没有类似经历?请举一个亲身事例谈谈。教后记:6第20课录音新闻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新闻的特点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本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火箭发射成功的盛况,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火箭发射还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盛况吗?今天我们借助“录音新闻”来回味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吧。(二)、展示目标(三)、展示预习同学交流积累的词语(给下列字注音):翱硕大悫顷刻停泊(四)、朗读课文1、教师点拨: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一是黑体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