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学情调研语文试卷(2013.12)卷I(100分)一、积累和运用(26分)1、请根据下列语境的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白驹过隙,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我们上船时接受了前人的赠礼,这对我们大有bì()益。一个人只有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安恬.()中学会摒弃,并经过()锲.而不舍努力的实践,才可能jī()身于世。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并改正。(4分)兴高彩烈细滋慢长重岩叠障闲情逸致呼朋引伴花枝召展春日融融轻飞慢舞素湍绿潭星罗棋布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B.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了。C.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B.那栩栩如生....的报告,赢得了全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C.他生活底子厚,知识渊博,所以写起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5、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2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_____。(1)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2)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3)就像不是错字改正2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4)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1)(3)(2)(4)B(2)(3)(1)(4)C(3)(2)(1)(4)D(4)(3)(1)(2)6、填空,请填上相关的句子。(10分)(1),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林则徐对联)(3)中庭地白树栖鸦,。(王建《十五夜望月》)(4)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5),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6),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7)山朗润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8)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微露出点粉色。(老舍《济南的冬天》)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从“瘦肉精”到“劣质奶粉”,从“黑心月饼”到“毒饺子”,从“苏丹红”到“多宝鱼”,从“假制剂致命”到“药品细菌超标”再到“三聚氰胺问题牛奶”等等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社会的诚信观念,考验着人们的心理承受极限,拷问着商家的职业操守和人性天良。“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没数……”公众不由地发问:我们到底还能吃些什么?!我们到底还能相信谁?(1)这段文字揭示了目前社会生活中一个怎样的客观而棘手的问题?你认为这一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有哪些?(2分)(2)作为消费者,你可以为国家有关部门治理此类事件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2分)二、阅读理解(34分)(一)诗歌赏析。(4分)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8、展开想象,描绘一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画面。(2分)9、后两句精心选择了临行时劝酒之辞,集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二)请仔细阅读两段古文,完成10—12题(10分)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①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③其奇者。————《答谢中书书》[注]①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缤纷。康乐:指山水诗人谢灵运。③与:参与,引申为赞赏。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1)林寒涧肃.()(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四时俱.备()(4)晓雾将歇()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文:12、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答:。(三)阅读《北方的雪》,完成13—16题。(10分)北方的雪高深①下雪了。4②这是北方的雪,下得很大,寿命很长,长得像长白山的梦,长得让兴安岭的大森林开几个月的梨花。③铺天盖地的大雪,瞬间便染白了北方的一切,给南方人的口头文学丰富了许多传说、许多神话,北方成了寒冷和洁白的代名词。④雪无声无息地飘落着……给小河捎来一面光滑透亮的镜子,给橡树林围起了一条温暖似棉花似羊毛织成的大头巾。森林里的音乐家远走高飞了;几个猎人从雪地上走过,悄手悄脚,只留下两行沉默的脚印。⑤雪是天公送给北方冬季不可或缺的礼物。雪本来并不是来粉饰这世界这生活的,可是雪毕竟掩藏着许多陷阱许多沟壑许多垃圾;好似这世界永不存在任何暗算、任何污浊、任何朽败。⑥雪的出身洁白无瑕,白得耀眼,洁得令人陶醉。生活的辩证法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反相成,越是洁白的东西越容易显现出被沾染的黑污,越是容易被黑污沾染。⑦雪是诚实的,却也充满着欺骗,或许是由于人们受现象蒙蔽而自欺欺人。你看雪多像鹅毛多像棉絮,给人们目光的感觉是无比温暖的。可是你不能去触摸,它欺骗不了手感,雪给手指的信号是寒冷是冰冻是战栗。⑧雪的形象和生命往往存在于瞬间,当三月的阳光投射到北方的土地,雪渐渐地化为一池一池的春水。可是雪对自己的死亡一点也不遗憾,它用灵魂和另一种生命去灌溉土地,去滋润五谷,去换取丰收。所以,雪也是无私的,雪是奉献者。13、文章前3段写出了北方雪的哪些特点?起什么作用?(2分)14、第2段写北方的雪:长得让兴安岭的大森林开几个月的梨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让我们自然地想起描写北方雪的哪两句唐诗?(3分)15、“雪用灵魂和另一种生命去灌溉土地,”这“灵魂”和“另一种生命”分别指什么?(2分)16、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5(四)阅读《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回答问题。(10分)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李丹崖她是一个自卑的孩子,不爱和别人交往,许多小伙伴也对她敬而远之,更可悲的是,她的学习成绩也差得一塌糊涂,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至少能错三遍。她有自闭症,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许多同学开始排挤她,大家认为,她是一个闷葫芦,和她在一起,自己原本快乐的心情也会瞬间变得低落起来。她也察觉了伙伴们对她的疏远,于是,一个人搬着课桌,挪到了教室的角落里。从那天开始,她也觉得自己仿佛搬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事不关己的,她关心的只有窗外的世界,静静的泡桐花开了,穿过窗子透出丝丝香甜,鸟儿们在树间做了巢,每天啁啾地唱着,嬉戏着……她是多想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呀!一只无忧无虑的鸟儿,和群鸟在葱茏的树木间追逐,在广袤的天际里振翅,她是个烦恼的绝缘体。春走后,夏天把秋天引了过来,窗外桐开始落叶,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喑哑了嗓音,许多候鸟已经南迁。积攒了这么久,她第一次在一个课间痛哭流涕,她哭着说,都走吧,就连鸟儿也会抛弃她,曾经的一树新绿也变成了满眼枯黄,上帝为何非要给我一个黯淡的世界?不知道什么时候,班级里新来了一名语文老师,老师姓徐,长得特像徐静蕾,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暗地里叫她“静蕾老师”。静蕾老师的第一堂课是带领大家玩成语接龙游戏,用黑板擦作为接力棒,传到谁那里,如果接不上来,就要罚唱一支歌,或者是写一篇作文。随着一声清脆的巴掌声响起,接力开始了,很快就传到了她。当时,她还在望着窗外发呆,不知不觉中,黑板擦落在她的桌子上。她先是一愣,继而听到同学们的欢呼声,那欢呼声带着一种刺耳的嘲弄。她不会唱歌,按照“游戏规则”,她选择写一篇作文,第二天交上去。静蕾老师是个非常和蔼的人,对她说,没问题,即使第二天交不上来,只要用心了,写多少都可以。这一次,她把自己的心情写给了老师看—她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三岁那年,母亲就离家嫁到了外乡,父亲给她娶了一位后妈,尽管后妈对她很好,但是,她总觉得那是一种虚伪。六岁那年,她的父亲得了一种怪病,从此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她失去了最后一个可以沟通的对象,于是,她选择了沉默。她在作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她是一棵孤单的小草,生命里仿6佛只有秋天……第二天,静蕾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她,说她是个守信的好同学,不仅按时交上了作文,而且写得很好,至于作文的内容,静蕾老师却只字未提。那天,静蕾老师把她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了讲桌下的第一排的位置,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她一个甜甜的香吻!从那天起,她仿佛蝉蜕一样换了一个人,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绩上去了,同学们也争先恐后地与她交往,学期结束,她还做了班长。十年后,她考上省内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她给自己的学生讲的第一堂课叫《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她在课堂上说,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不会孤单,因为它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等待春天,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也许谁也不知道,“草是风的一面旗帜”,那是静蕾教师在她的作文里给她的评语……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6期17、本文的标题是《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文中哪一句话对这个标题作了诠释?请把这句话写出来。(2分)18、“从那天起,她仿佛蝉蜕一样换了一个人”,文中“她”前后有什么变化?(2分)19、文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反映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2分)20、“她”在师范大学毕业后,为什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2分)21、读了本文,你想对文中的“她”(或“她”的同学)说些什么?(2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7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源于真情。呼唤责任,呼唤坚强,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不泯……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请以“呼唤”我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不少于500字。1002003004008500600600700800卷II(20分)1.冰心的诗中洋溢着的哲学。《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与的歌颂,二是对的崇拜和歌颂,三是对的思考和感悟。(5分)2.《》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被认为是马克﹒吐温的姊妹篇,他出生下层,9关心民众,受到敬重,被誉为“”。(2分)3.《简﹒爱》的作者是国著名女作家。(2分)4.和是简﹒爱的人生追求的两个基本动机。(2分)5.“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滋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是作家的肺腑之言,他是满族人,被誉为“人民艺术家”(1分)6.对汤姆你最欣赏什么,请结合《洞中历险》这个情节,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理由。(2分)7.简爱虽然相貌平平,但她身上有强烈的魅力和美感,你认为是什么?(2分)8“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一诗极富哲理,请你谈谈理解。(2分)9.汤姆是近代文学史上典型的顽童形象,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形象?(2分)七年级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0卷I(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