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魏晋六朝文学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本章教学的重点是谢灵运的山水诗和鲍照的乐府诗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要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和对前后文学的比较,加深理解南朝文学的新变。第一节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一、山水诗(也包括田园诗)的源起、兴盛的原因:1、山水诗的渊源。在《诗经》、《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如《蒹葭》、《伐檀》、《山鬼》、《九辨》等),但那只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曹操的《观沧海》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晋宋时代则是山水诗兴盛的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概括了这个时期山水诗的特点。第一节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2、刘宋时期山水诗兴盛的原因大致是:1、文人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南渡以后,大批文人随之南下,受到南方美景的触发。对自然美的领略,既已成为文人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山水景物,就成了文人新的、独特的审美对象。•2、受魏晋之后隐逸之风的影响。•晋宋王室与士族、士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使得一部分士人在世俗的功利追求和个人的全身远害之间,持一种首鼠两端的态度,“朝隐”之风,由是盛行。“朝隐”不仅能缓冲出仕与入仕的矛盾,也能满足士人生活上溺于享乐,思想上追求玄理的需求。另外,佛教的传播,儒、释、道的融合,对于“朝隐”也起了推波逐浪的作用。山林寺院之中,每见士人足迹。东晋高僧慧远托身庐山,所作《庐山记》,即精美的山水描绘文字。•文人徘徊于出世与入世、朝廷与山林之间,或借山林写其超然世事的情趣,或借写山林化其心中郁结,则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3、玄学的影响。魏晋以来,玄学大盛,士人追求“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王弼《老子》第29章注)的自然美。郭象注《庄子》云:“自然生我,我自然生,故自然者即我之自然。”有此认识基础,人格之美与自然之美得以统一。•二、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386-433,47岁),出身东晋显赫世家(举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祖父谢玄曾是淝水之战的主将,谢家曾出现了谢混、谢惠连、谢朓等文化名人。谢灵运年青时即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有《谢康乐集》。•谢灵运门第高,天资过人,为人性格高傲,政治上企望大。但他缺乏当官的素质,因他处处流露出诗人式的敏感,显露、急躁,故在仕途上多遭人忌恨,多次遭到打击,曾贬官为永嘉太守,他的山水诗多为此时所作。•谢灵运是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起了巨大贡献的诗人。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鲜丽,清新,自然,他的诗开启了南朝一代的新诗风,实现了诗歌艺术由魏晋的古朴向南朝追求声色的转变。•【讲读】《登池上楼》•三、陶谢诗风比较:•陶谢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方面:1、从写意到摹写;•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地位。陶渊明善于写意,而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极貌以写物”和“尚巧似”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细致、客观地描画自然界事物的姿态。“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等句描摹刻画甚工。•但谢诗中的山水景物往往是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而陶诗则注重物我合一,达到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谢山水诗在结构上多是先叙出游,次写见闻,最后谈玄或发感喟,如山水游记,结尾处往往谈理,有玄言的尾巴。•清代沈德潜说:陶诗胜人在不排,谢诗胜人正在排。(《说诗日卒语》)•魏晋诗是古朴的,陶诗正是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谢灵运却是南朝追求声色的新风的开创者。•2、从启示性到写实性;•陶渊明的诗注重言外的效果,发挥语言的启示性,以调节动读者的想像,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陶诗笔下的物象,通常是融入主观感情的意象。看似平淡,实则丰腴。•谢诗注重真实地刻画,充分发挥语言表现力,尽量摹写自然界实物实景,力求真实地再现自然美。他笔下的物象,更多带有独立性和客观性。《文心雕龙明诗》云:“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3、谢诗善于描绘画境,在移步换景中领略山水之美,把叙事与写景结合起来。而陶诗写田园山水,往往是静观;静观须心境纯净,方能物我亲切交流。•4、谢诗中也有哲理,但主要在于化其心中郁结,且哲理往往游离于诗外,形成叙事-写景-说理的程式,往往在诗的最后拖上一个玄言的尾巴,这说明他的诗脱胎于玄言诗但仍留着玄言诗的尾巴。而陶诗的哲理则融于体物之中,故能达到超然物外、遇景成趣的境地。5、语言上,谢诗精工绮丽,刻意追求,多用深奥的书面语和典故,深涩难懂,有佳句而无佳篇。而陶诗则朴素、平淡、自然。•四、其他山水诗诗人:1、除谢灵运之外,南朝写山水诗的诗人还有谢惠连、颜延之、鲍照、谢朓、王融、沈约、何逊、阴铿等人。2、谢灵运与颜延之并称“颜谢”,他们的诗的共同特点是“尚巧似”,但他的语言比谢灵动更加锤炼雕饰,凝练规整,且喜搬弄典故,堆砌辞藻,而缺乏情致。其山水诗成就不及谢灵运。•3、谢灵运与颜延之、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五、山水诗的文学价值:1、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大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山水诗启发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即美学的角度去亲近大自然,发现和理解大自然。它的出现,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这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美学史上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2、山水诗的出现,改变了“诗言志”的传统,打破了儒家功用主义的诗教观,为诗歌走向纯审美的艺术化铺平了道路,南朝诗歌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正是随着山水诗的建立而产生的。•第二节鲍照及其创新•一、鲍照的生平。(见文学史教材118页注释18)二、鲍照的诗歌内容•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他的诗内容丰富,题材多样:•1、传达天下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以《拟行路难》18首为其代表,表现作者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2、描写边塞战争,如《代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片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捐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着重表现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和诗人建功立业的愿望,与“梗慨多气”的建安诗风颇为接近。•3、有描写游子、思妇、弃妇的诗,如《代白头吟》,哀怨凄怆,细致感人。•4、反映统治者横征暴敛和百姓疾苦,在鲍照诗中也占有突出的地位。如《拟古》其六: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也表达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这些诗与《诗经》“国风”及汉魏民府民歌的传统精神一致。•5、山水诗。以深秀幽奇,严整厚重为主要特点。•刘宋·鲍照《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萧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看缩如蝟,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前八句,写敌虏入侵,边地告急。•中八句写援军赴边。•末四句写壮士以死报国的决心。•此诗对唐代的边塞诗影响很大。高适,岑参等人。•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沈确士(沈德潜)曾说:“妙在不曾说破”。指的是最后一句特色。•五、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灵活的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十一•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著故茎。•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讌。•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十四)•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十五)•君不见冰上霜,表里阴且寒。•虽蒙朝日照,信得几时安。•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冠。(十六)•(十七)•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十八•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十十弱冠辰。•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拟行路难》其六(作品选P123页)•首四句情绪慷慨,激愤难抑。他拔剑击柱,仰天长叹,悲愤满怀,因为有志难伸。•紧接着感情又跌下来,写罢官归家,其实在轻松的背后,隐含着失志后的无奈。•最后宕开一笔,引古代圣贤尽贫贱以自慰,表明自己决不降心随俗的决心。•三、鲍照诗的创新•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的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且还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它以丰富的内容充实了七言体的形式,并且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同时还可以自由换韵,为七言体诗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注意与曹丕的《燕歌行》作比较)•四、鲍照诗的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五、鲍照诗的艺术成就与影响:(教材P95)•1、思想内容上的成就。•2、艺术形式、表现技巧以及风格特征等方面看,鲍照的诗深受汉魏乐府和南朝民歌的影响。•3、鲍照诗甚得后人景仰。屡得好评。•唐代诗人杜甫曾以“俊逸鲍参军”称美李白;宋代敖器之说:鲍明远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明代陆时雍说:鲍照才力标举,凌厉当年,骏马轻貂,雕弓短剑,秋风落日,驰骋平冈,可以想此群意气所在。•清代刘熙载说:明远遒警绝人。•这些都足以说明鲍照诗歌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的艺术风格在中国诗史上的突出地位。第六章永明体与宫体诗•第一节沈约、谢朓与永明体•一、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萧赜的年号(483-493)。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王融、周颙等诗人创造了一种跟古体诗不同的新体诗,史称“永明体”。•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具体见教材P117,注释(7))•齐、梁、陈三代是永明体形成和发展的时期。随着文人五言诗创作的不断繁荣,五言诗逐渐摆脱乐律的依附而创造符合诗之声律,已成为必然的追求。随着音韵学的发展,四声的提出,在沈约等人的探索、创作中,诗歌声律的规范要求逐渐完美起来。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使诗人具有了掌握和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它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二、沈约、谢朓等永明体诗人的创作:1、沈约(441-513),字休文。是著名的永明体诗人,锺嵘在《诗品》中将其诗歌风格概括为“长于清怨”,这种风格主要表现在他的山水诗和离别哀伤诗中。•2、谢朓(464-499),字玄晖。是永明体诗的代表诗人,也是齐梁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与谢灵运并成为“二谢”,后代称他为“小谢”。因他做过“宣城太守”,又称“谢宣城”。•谢眺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体的探索,体现在:•①在山水诗方面,他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避免了大谢诗的晦涩、平板及情景割裂之弊,同时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②在新诗体的探索方面,他将永明声律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其诗音调和谐,体现出圆美流转的特点。•谢朓善于熔裁警句,警句对仗工整,和谐流畅,清新隽永,体现了“新诗体”的特点。•代表

1 / 7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