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生态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三讲生态问题考点一:主要生态环境资源及其保护1.森林的生态效益及毁林的危害: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2.草地退化及其防治:①草地退化的原因:a.自然原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b.人为原因:是最主要原因,包括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规划利用管理不当、滥采滥挖等。在我国,鼠害和虫害也是重要原因。②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③保护草地:a.主要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强经济发展。b.我国保护牧场的措施: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按照以前整理的内容巩固复习】4.物种灭绝及保护:①灭绝的原因:a.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b.人为原因: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②保护措施:a.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b.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1.(2015•海南卷地理)26.(10分)环境保护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滩;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下面左图示意某区植物分布,右图为灌丛沙堆景观。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2考点二: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的分布、形成及防治措施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措施森林破坏东北、西南、华南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森林火灾等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过度放牧、垦殖气候干旱、降水减少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湿地萎缩三江低地、湖滨、海滨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近海海域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东南丘陵人口稠密、过垦严重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土地荒漠化西北、华北半干旱区过牧严重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特别提示】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每一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可以判断该地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多与区域特征有关),也有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现对我国主要生态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做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如下:(1)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西南地区石漠化、南亚、东南亚地区):自然原因①气候(降水);②地形(坡度);③土质;④植被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滥伐;修路;开矿)治理措施禁止乱砍滥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制定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意识(2)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治理措施(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原因①气候(降水、蒸发、风力);②植被人为原因破坏植被(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修路、开矿)治理措施制定合理的载畜量;人工种草;实行轮牧;退耕还牧还草;生态移民;解决牧区能源问题(风能、太阳能等);制定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意识(3)土壤盐碱化的原因、治理措施: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治理措施华北地区地形低洼;春秋季节干旱,蒸发旺盛;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不合理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3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不合理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减少种植业比例;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2.(2015•新课标全国2)44.(10分)【环境保护】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课后练习】3.(2015•福建卷)C.【选修6—环境保护】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9分)(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4.(2014·全国卷Ⅱ)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江江豚被称为“水中国宝”,是世界罕有的淡水鲸类,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距今已生存了2500万年,被誉为“长江精灵”,无天敌,以鱼和虾类为食,由于沿岸过度的经济活动,导致近20年来长江江豚数量急剧减少,目前总量不到百条;专家估计,人类若不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长江江豚可能在15年后绝迹。(1)分析导致江豚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6分)(2)简述应采取哪些措施有效保护长江江豚。(4分)46.环境保护(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和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宝日希勒镇有100多个小煤窑在草原上开采煤矿,经过十几年后,一个个的塌陷地坑出现,使这片草原面目全非,已成为威胁草原生态环境的重大环境问题。下图为呼伦贝尔草原塌陷地坑图。指出草原塌陷地坑的主要危害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7.(10分)材料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过度开垦,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黑土厚度由20世纪50年代的60cm变为现在的20cm。下图示意该区域1950~2000年水土流失面积演变。(1)说出1950~2000年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变化特点。(4分)(2)简述该区域防治水土流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8.(10分)地面沉降已经是城市不能承受之痛,右图是北京市地面沉降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有关问题。(1)地面沉降会给北京城市带来怎样的主要危害?(6分)(2)列举防治地面沉降的相关措施。(4分)5参考答案(二)1.【答案】影响:灌丛沙堆早期具有固沙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绿洲;(3分)但如果灌丛死亡,则其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3分)措施:保护山地植被,增强水分供养;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需水;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每答出l项得2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解析】从材料中可以推断出,早期灌丛沙堆的主要作用是固沙,在一定程度上对绿洲具有保护作用;但如果灌丛死亡,则造成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针对上述现象,可从保护山地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等方面说明保护措施。2.【答案】(10分)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转移到适宜的地区。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的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每答出1项措施得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10分。)3.【答案】(1)(9分)特点:湿地面积减少。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开垦湿地。(2)(6分)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4.【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5.(1)(6分)①沿江水利及工程建设,破坏江豚栖息地;②密集的航运,威胁江豚生命;③过度捕捞,导致江豚食物匮乏;④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答出3点即可)(2)(4分)①建立江豚自然保护区;②在长江流域实施休渔或禁渔;③加强立法以保护江豚;④强化管理,严禁滥捕滥杀;⑤加强水质监测,防治水污染;⑥加强保护江豚的宣传教育。(答出4点即可)6.主要危害:草场资源减少,草地质量下降;草地荒漠化加剧,沙尘天气增多;草地涵养水源功能减弱,地下水位下降;阻断交通运输,人畜财产遭到损害等。(任答其中3点,每点2分,共6分)应对措施:加强煤矿开采监督管理;(1分)改进煤炭开采方式;(1分)塌陷坑区及时填土种草,恢复地表植被;(1分)加强牧区居民和矿主环境保护意识等。(1分)7.【答案】(1)特点:面积增加,程度增强。(4分)(2)①加强监测;②生态退耕;③营造防护林;④增施有机肥;⑤调整种植结构,实施黑土地用养结合的农作物轮作制度;(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共6分。)8..(10分)【环境保护】(1)主要危害:破坏市政设施,例如对地下管网、轨道交通等都会有破坏;破坏地面建筑物,导致房屋出现裂隙;出现地面裂缝,危及工程建设以及人身安全。(6分)(2)措施:加强地面沉降监测与管理;节约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在沉降中心区进行人工雨水回灌;植树种草,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任意两点4分)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