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题再现1.一些学校给学生写评语像例行公事,语言干瘪无味,如“该生爱党爱国,爱校如家。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校纪。学习刻苦认真,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等。你认为怎样的评语才是有价值的?你期待怎样的评语?你能为班上的某位同学写一份有价值也能让人眼睛一亮的评语吗?[提示]要注意突出人的个性,如“他对语言有很强的感悟能力”,“他总是能倾听同学的谈话”等等;要学会用形象化的语言去写评语,可以具体一些,比如“他思虑周密,曾指出教材上的疏漏”,每次晚自习结束,都是他关好教室的每一扇门窗“,虽然他的体育成绩没有明显提高,但是他的脸上始终有自信的笑容”,“全班每一个同学都愿意与他坐在一起”等等。2.苏联有位短跑冠军,曾在10多年时间里保持男子百米全国纪录。有记者问他保持常胜的诀窍,他说:“我没有跑过100米,我跑的是5个20米。在每个20米距离内都争取跑第一,这对我来说比较容易做到。”他的这番话说出的其实是一种生活道理。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你读过的文章中有没有类似的意思?如果有,拟一份讲话提纲,在班会或语文课上与同学们交流。[提示]这个故事说的是要善于“分解”,如果把一个大的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心理容易承受,也比较容易完成。如许多同学读过的《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歌唱家夏里亚宾邀请朋友去六十条横街口以外的自己家做客,可是他却告诉他的朋友“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一路走一路玩,结果很快就到了,因为实现小目标可以提高人的信心。善于学习的人,往往会用“分解任务”的方法。3.德国有所大学准备在学校中心地带建造一座能容纳万名学生的大食堂。校长把设计任务交给了建筑系教授。一星期后,教授告诉校长完成了设计,那就是不造大食堂,把建造大食堂的经费通过银行贷给周边社区愿意经营小餐厅的居民。校长采纳了教授的“设计”,实践证明这是最合理的设计。那么,教授的“设计”有哪些好处呢?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打开思路,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倾听别人的看法,小组归纳并做好记录。[提示]寸土如金的地皮得以用来建造新的教学设施;学校节约了一大笔建造食堂的经费;消除了因施工给校园带来的混乱;节省了雇用食堂管理人员的开支;学生分散就餐,节约了时间;食堂形成了竞争,注意特色,质量提高,价格走向合理;增加了社会就业的机会……名师点拔从细节入手综合研究本单元的三个作文题,不难发现它们共同点,即作文要重视抓细节描写。从深层的思想教育意义上说,三个作文题还想告诉我们做人要重视细节。给学生下的评语干瘪无味,是因为它缺乏表现属于这个学生的细节。没有“个性”的用词,自然是放在甲同学身上可用,放在乙同学好像也可以。自然显得空洞,更不够生动。苏联短跑冠军之所以能在十多年时间里保持男子百米跑全国记录,是因为他注意处理好每一个细节。这种成功的做法是把大任务分解成若干小任务,这些若干小任务实际就是一个个细节。一个个细节做好了,整件事情自然也就做好了。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这个道理。建筑系教授“不造大食堂,把建造大食堂的经费通过银行贷给周边社区愿意经营小餐厅的居民”的设计,实践证明是最合理的设计。是因为他考虑了学校土地收益、学校经费、因施工对学校带来的混乱、节省了雇用食堂管理人员的开支、学生分散就餐,节约了时间、食堂形成了竞争,注意特色,质量提高,价格走向合理、增加了社会就业的机会等诸多的因素和各个细小但又非常重要的环节。对短跑冠军夺冠、教授设计好处说个人看法,观点,要想有理有据,就得拿出细节性的理由。同一个问题,大家说过的理由你也说,势必让人厌烦。这就要求我们得拿出别人没观察到、没想到的细节性问题来做分析和论述。1、学生操行评语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材料中说的一些评语议论性强,概括性强,缺少感情,不能表现各个同学的个性特点。怎样才能使学生评语可读可爱起来?不妨采用这样几种方法:换成文学语言,具体叙述即可;多用口语、短句,把概念性的套话转变为叙述具体的事例;改第三人称为第二人称,改刻板的评价为热情的赞美,改指出缺点为提出建议等。可想而知,这样的评语,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的。第一步:要具体叙述,把概念性的套话转变为叙述具体的事例就要了解同学,积累个人素材。可以从学习、纪律、劳动、性格、为人等方面去了解同学,素材越多越好,越细越好,能发现该同学与众不同的优点最好。第二步,要改人称,改刻板的评价为热情的赞美,改指出缺点为提出建议,就要求整理、归纳自己掌握的素材,考虑写法。给同学写评语有一条原则,那就是治病救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同学。这就要求撰写者从发展着眼点出发,肯定对方的长处,艺术地婉转地指出缺点;人都是会变的,所以要多向同学提建设性意见,从细节角度来告诉他怎么发展会更好,而不是总指着问题、毛病来下评语。2.苏联这位短跑冠军的话,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远大的目标令人望而生畏,做好眼前细小的阶段性的工作切实可行;做好细小的阶段性的工作,也就向远大目标迈进了一步。比如,学生个人订立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学校集体制定阶段性奋斗目标,国家确定五年计划等,也都说明了这个道理。你可以向同学介绍近一段自己的作息安排甚至可以是一天的、初中毕业后个人打算等。就题的要求看:第一步要搜集论据,提炼论点。“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你读过的文章中有没有类似的道理?”这两个问题,一个要你回忆自己生活中的类似的故事,一个要你思考所读文章中类似的道理。第二步,要确定文体,考虑写法。“如果有,把你的看法写出来,在班会或语文课上与同学交流”,这句话告诉你文体是演讲稿,读者是班主任、语文老师和本班同学。演讲稿最大的特点是在以理服人的基础上以情感人。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演讲稿的特征。3.“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件事,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教授的“设计”的好处,你也可以从尽可能多的角度来分析,多想一想,别人会怎么想,我能从哪些角度来说,他们没想到,或者与他们从同一个角度,我怎样说比他们说得透。角度小,越易分析,这就是从细节入手,也容易为别人所忽视。小组讨论后,大家交流了观点,通过归纳,就可以对问题重新整合,这样认识更全面,达到新高度,诉诸笔端,就是一个总结。日积月累名言佳句⒈生活中有一件明智事,就是精神集中;有一件坏事,就是精力涣散。——爱默森⒉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爱默森⒊有些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象河中的一棵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小塞涅卡⒋一个人一旦立志,就要为自己确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只有带着志向,带着目标,才是一条正确的路径。——杨仕省⒌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克雷洛夫⒍人的一生能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沧海一粟。活到老,学到老;苟日新,日日新。——魏寿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⒏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⒑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素材选萃1、创造了长跑奇迹的“马家军”,最有价值的秘密是“先满足短跑的成就”。马俊仁教练给队员们编了形象而有效的“百米口诀表”,让长跑中的选手每冲进一个百米圈,就想起一件事,比如:跑第一个百米时,口诀是:“脑袋要冷静,宁可少跑十米,也别犯规。”跑第二个百米时,口诀是:“我比你们都聪明,跑道我占先。”跑第三个百米时,口诀是:“我越来越坚定,我越来越往前。”跑第四个百米时,口诀是:“呼吸困难没关系,要为祖国人民跑最先。”跑第五个百米时,口诀是:“祖国人民看着我。”跑到六百米,呼吸困难到极点时,口诀是:“江姐竹签扎手都不喊疼,这点困难算什么!”跑到一千米,决定胜负了,见有些人已经不行了,这时的口诀是:“王成手拿爆破筒,冲啊!”最后只剩二百米时,口诀是:“不成功便成仁,决战了!不顾一切往前冲,什么都别想!”马俊仁教练会根据不同的项目,设计不一样的“百米口诀”,让队员一上场都只想口诀,心里就不会乱套,只会玩命地往前跑,并且心里会不断升起一股无穷的力量。马俊仁说:“就这个秘诀管了天大的用了!临上场时,不管谁紧张了,你就嘱咐她一句,秘诀记好没有?她一想秘诀,什么都忘了,跑起来,心一点不乱。要不,满脑子怎么出成绩,怎么得冠军,还想着破纪录,紧张得七上八下,肯定跑不好。”把中长跑分解成一个个百米短跑,运动员就不会被长距离所吓倒。所以,连破三项世界纪录的王军霞说:“马俊仁教练是我遇到过的最严格的教练,他非常聪明,也从不服输,他渴望获得成功,总是希望成为胜利者。”马俊仁教练让“马家军”不只树立远大的理想,而且把大目标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量化、可以突破的小目标,女将们的潜能终于像火山一般爆发了。2、短期目标疯狂突破了,长期目标才能全面征服!总结十几年的英语训练和人生的成功之路,我深刻地体会到,不论是学习英语,还是为成功而奋斗,单凭毅力是靠不住的。人没有成就感的支撑,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我们必须不断创造成就感,才会变得更有“毅力”。每年寒暑假,我们都会组织外国专家、中国教师、武警指挥官到“疯狂英语集训营”,进行每天10多个小时的全封闭强化英语集训。宿舍的墙上贴满了英语单词和句子,每天确定目标,“过关才能吃饭”和“过关才能睡觉”……在这种强大的“全英语环境”攻势下,学员们多年的心理障碍开始被突破,多年的聋哑英语被彻底粉碎。尤其令学员永生难忘的是:让我一次“疯”个够的“疯狂英语集训营”,锻造了大家吃苦耐劳、战胜惰性的品格,学员间尽情激发对方的潜能,成为了许多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和最辉煌的经历!虽然学英语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劳动,是一场持久战。但是,如果你能不断有短期的突破,你能不断让自己获得成就感,那你长期坚持的动力就自然产生了。3、那天回家,母亲在剥花生,为春天准备良种。我问母亲:“要准备多少种子?”母亲指了指那条装过化肥的塑料袋子说:“要剥这么一袋子。”“那要什么时候才能剥满一袋子?一粒一粒的。”“想想要剥满一大袋子,确实让人有些灰心、胆怯,但我把那一大袋子分成了这无数的小盆,情况就不一样了。”母亲指着手里装满花生粒的小盆,说,“我已经算计好了,只要每天坚持剥这么一小盆,到春天时,我的袋子就满了。我干完其他家务事,剩余时间完成这一小盆是绰绰有余的。”母亲胸有成竹的打算,谁听了都会充满信心,因为那个目标可望又可即。我忽然懂了,要想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就要充满信心地设计好每一步行程,让目标可望又可即,最后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4、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有人几乎愤怒了,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边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昂,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没有目标的奋斗是盲目的,再多的耐心也会被消磨,再强的信心也会被摧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理想,并将其分解成每阶段都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希望就会一直在前方向你招手,直到终点。5、英国有一个名叫斯尔曼的残疾青年,尽管他的腿有慢性肌肉萎缩症,走路有许多不便,但是他还是创造了许多连健全人也无法想象的奇迹。19岁那一年,他登上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21岁那一年,他征服了著名的阿尔卑斯山;22岁那一年,他又攀登上了他父母曾经遇难的乞力马扎罗山;28岁前,世界上所有的著名高山几乎都踩在了他的脚下。但是,就在他生命最辉煌的时刻,他在自己的寓所里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