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和制度的总体情况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及其特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认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1.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解决民族问题,对香港和澳门实行“一国两制”和特别行政区制度。2.关于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决不能放弃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3.关于人民民主的理论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中国民主制度的基本架构,集中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4.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民主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法治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5.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6.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理论统一战线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高度重视和做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知识分子、留学人员及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7.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理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依法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提高人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利的水平。8.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要筑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有效履行军队使命,实行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增强全民防范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重大命题的提出政治发展与政治发展道路政治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化程度、政治参与的水平、法治的完备与发达状况。所谓政治发展道路则是指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所选择的模式。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决定着这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由其基本政治制度、政治发展理念、相应的法律体系等元素构成。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高举人民民主旗帜,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命题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的政治理念。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政治发展道路”的概念,强调要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提出(2)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思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提出(3)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范畴,完整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出(4)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高举人民民主旗帜,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1.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就是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权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民主的内涵和特色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相统一的民主。人民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人民民主是全面民主,不仅要求实现人民在政治上的民主权利,而且要求实现人民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民主权利。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可靠保障。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他相关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国家制度(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其他政治制度司法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军事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干部公务员制度选举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一种国家机关的名称,它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国家和地方权力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在广义上,人民代表大会不仅指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也包括由它产生的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在狭义上,则仅指全体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组织、职权和行使职权的程序的规定和制度;二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关系的规定和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谓根本政治制度,就是指国家政治制度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是国家政治体制体系中首要的、核心的和最根本的政治制度,由它决定国家的其他各项具体政治制度。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地位初步探索时期:1925-1954年初步建立时期:1954-1957年受挫和严重破坏时期:1957-1978年恢复和发展时期:1978-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工农苏维埃(1931年11月)“三三制”参议会(1939年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49年10月)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至今)第一届:1954年9月第二届:1959年4月第三届:1964年12月第四届:1975年1月第五届:1978年2月第六届:1983年6月第七届:1988年3月第八届:1993年3月第九届:1998年3月第十届:2003年3月第十一届:2008年3月第十二届:2013年3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的关系有着本质区别。我们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各国家机关虽然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这与西方国家议会、政府、法院“三权鼎立”有着本质区别。人大与“一府两院”不是相互掣肘,不是唱对台戏。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要尽职尽责,但不代行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人大根据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通过制定法律、作出决议,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并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障各国家机关协调有效地开展工作,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足人大代表结构不合理选举制度不完善人大代表素质有待提高议事规则和方式不够合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调整代表结构完善选举制度提高代表参政议政能力规范及完善议事规则和方式保障人民的监督B.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