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鲁迅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鲁迅(上)《呐喊》《彷徨》散文诗《野草》第三讲一、鲁迅生平思想简介1、1917年之前,青年期。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据《绍兴县志》记载,周家曾经兴旺了三百多年,到第十二代周福清(鲁迅祖父)时,只能做个七品的内阁中书。1893年,周福清为儿子周伯宜科举而贿赂考官,事违案发,被判“斩监候”,坐牢8年,出狱三年后病逝。鲁迅父亲被取消考试资格,革去秀才,1896年病逝,家道彻底败落。鲁迅1898-1902年到南京求学,1902-1909年官费留学日本,1906年弃医从文。六月奉母命回绍兴与朱安结婚。鲁迅1907-1908年,用文言写作发表论文5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主要思想是“立人”,反对殖民侵略,主张爱国兴民,输入进化论,宣扬科学精神,艺术上推崇浪漫主义。1912年,受蔡元培邀请,到教育部任职,从部员做到科长,主管文化艺术事业。2、1917-1927年,中年期。1917年,鲁迅受钱玄同等人的邀请,为《新青年》写稿,后加入《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思想启蒙运动。1918年写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3年出版《呐喊》,1924年出版《中国小说史略》,1926年出版《彷徨》,1927年出版《野草》。还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及《续编》。主要思想是“启蒙主义”和“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成为小说家,创立悲剧审美风格。1927年,与许广平双双离开北京到上海同居。3、1928-1936年,老年期。1928年起参与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1930年加入“左联”。出版杂文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界亭杂文》三集。小说集《故事新编》。学术著作《汉文学史纲要》。接受马克思主义,认定无产阶级文学,进化论轰毁。但仍不放弃“个性”,对左联有所反思。1936年10月在上海病逝。二、《呐喊》《彷徨》的思想主题A.鲁迅的小说观念:画国民的魂灵鲁迅曾经说过“在中国,小说是向来不算文学的”。在传统文学观念中,“小说之类”被称为“闲书”,只供人茶余饭后消遣娱乐,被排斥在正宗之外。直到十九世纪末,梁启超才对小说予以格外看重,认为“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把小说的作用与强健“新民”、振国兴邦联系起来。梁启超的这种小说观对鲁迅影响很大。鲁迅的小说观尝试把济世救民的忧患意识与文学的审美表现相结合。鲁迅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里说:“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而“难到可怕”的汉字与“古训所筑成的高墙”,更使中国的百姓“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沉默“已有四千年”,“在将来围在高墙里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就来开口的罢,而现在还少见,所以我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画出这沉默的国民魂灵”。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里,又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它的力量,来改良社会。”B.《呐喊》《彷徨》集名含义为什么题名“呐喊”?据鲁迅自述,一是奉了前驱者的“将令”,为革命“喊几声”助助威,鼓舞“奔驰的勇士”;二是为了让昏睡的人清醒过来而“大嚷起来”,或许还有希望毁坏那“铁屋子”。鲁迅还说过,《呐喊》的来由,是年轻时候做过了后来不能全忘却的梦的一部分。至于《彷徨》的题名,鲁迅说得更为明白:“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1933年,鲁迅为《彷徨》题诗四句:“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于一卒,荷戟独彷徨。”1、国民性与人性主题鲁迅早年对许寿裳谈到人性的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最理想的人性;第二,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第三,它的病根何在?”鲁迅早年是非常关心人性问题的,他关心中国问题的切入点就是人性,把人性问题放在前提、基础、出发点上。《资本论》:搞历史学(指社会科学)研究的人,“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每个时期历史的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马恩全集第二十三卷669页)《狂人日记》分析a.主题“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也”。“所谓中国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过去将主题阐释为封建礼教吃人,把小说的象征意义定位在批判封建文化。现在看来不仅仅是写封建礼教,写的是人的本性。“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一直是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着血舔”。大哥吃人,“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鲁迅从时间与空间纬度揭示人的吃人本质。在鲁迅看来,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虫豸——猴子——人。鲁迅揭示人曾经逐渐摆脱兽性,进化到了人,但现在又退化到了动物的阶段,表现出吃人的兽性。《狂人日记》表现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在整体上,而不是在细部上。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性、人过去怎样、现在、未来怎样?鲁迅谈人性问题不是站在学术的立场上全面评价人,而是关注人的弱质。马克思:人从动物进化而来,所以很难摆脱兽性。人性的方方面面:兽性、神性、自然性、历史性、民族性、社会性等。“吃人”从鲁迅开始成为中国现代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与命题。经典往往能用文学语言创造一种关于人和世界的观念性意象。B.思维特征①否定多数和群体。尤其是对母性和自我的否定,有悖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歌颂母爱是东方文化的传统,鲁迅的第一篇小说就否定了母性。鲁迅很少塑造负面的父亲形象。母亲吃人意味着把东方人把最可信赖的角落、最后的防线、最温柔的爱的守护全部否定了。一个人连母亲都不相信,连母亲都怀疑,那还有什么可以信赖的。鲁迅对人性的否定是非常彻底的。虎毒不食子,鲁迅描写的母亲连野兽都不如。张爱玲:鲁迅逝世以后,中国文学中描写人性阴暗面的传统消失了。①西方文化对人性怀疑、不信赖,对人在精神上用上帝来约束,在现实中用法来约束。没有绝对权威,人人平等。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是肯定人自身的,肯定自我的。“吾日三省吾身”。中国没有上帝与法,“人治”把一切都交给人本身,自我反省,自我约束,灵魂深处闹革命。在中国,最优秀的是君王及圣贤,他们自我感觉良好,无法约束。鲁迅把自我否定了。这种观念真正西方化、现代性。过去对《狂人日记》错误理解,要求知识分子自我反省,其实鲁迅是说人人要反省。②在乐观与悲观之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过去说鲁迅对未来寄托希望,将来要作真的人,呼吁救救孩子,这是最强烈的呼声。虽然《狂人日记》中有一些乐观、理想的因素,但鲁迅并没有全身心拥抱,没有完全信赖。鲁迅在乐观和理想的同时又是怀疑的。“救救孩子”后面是省略号,谁来救孩子?文言小序说狂人“赴某地候补矣”。巴赫金——复调理论。多种有独立价值的声音组成对话关系,既相互颠覆,又互补共存。《孔乙己》分析鲁迅曾对学生孙伏园说,写《孔乙己》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孔乙己的确“苦”。他活着,似乎就是为了“使人快活”,诱发他的“迂”和“呆”,成了鲁镇人的日常功课,只要孔乙己进入尴尬不安的窘态,人们便“哄笑”,“充满了快活”。孔乙己由人牺牲为佐料!因为他在生活中太没有位置,权、财不用说是没有挣到,他也不属于下层劳动者。他读的书(知识)已经无用,反而成了人们嘲笑的把柄。至于他的苦痛,人格,权力,人们连想也没想过。“一般社会”就是各种各样的人,包括孩子。鲁迅在这里否定了儿童。孩子们都懂如何引出孔乙己的迂和呆,即要茴香豆吃要又嘲笑孔乙己,既在物质上敲诈,又在精神上虐杀。可怕、残忍的是儿童,人的天性可怕。鲁迅对孔乙己周围的人没有寄予任何的希望,写出了人性的冰凉与残忍。鲁迅在写孔乙己时,可能包含了对祖父、父亲的感情。过去总是批判孔乙己的形象,长期以来知识分子被描绘为迂腐、阴暗、自私的形象。但我认为鲁迅的立场是同情孔乙己的。思考:孔乙己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过去认为是科举制造成的。问题不在这里,因为如果孔乙己通过科举作了官就不会“苦”。知识分子的仕权通过法律得到保障,于国于民于知识者都是幸事。科举制有弊端应该改造,但民族的知识和智慧靠什么进入国家管理机器呢。1905年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的仕权一直没能解决。《药》分析过去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解释,主题当然是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革命者不发动群众,群众也不理解革命。我认为鲁迅写隔膜不仅是革命者与一般群众的隔膜,还有亲人之间的隔膜。人与人的隔膜在鲁迅看来是与生俱来的。其中最厉害的一笔是夏瑜母亲的“羞愧”。羞愧是因为她认为儿子做了一件错事。她站在革命反对者的立场上。民众没有自己的思想。鲁迅又一次批判母亲。大胆推断:鲁迅在内心深处、至少是潜意识里对母亲是有怨恨的。结尾的“花环”如何理解?一般的象征可以解释清楚,而现代主义的象征多义、朦胧、晦涩时,就难以定论了。从西方文学发展来看,这与文学对人的看法有关。象征主义、现代派提出疑问:人和世界是否能表述清楚?新坟,花草呈圆形,显得神秘、鬼气。花环非群众所送。歌颂是革命现实主义手法,不是启蒙文学手法。鲁迅否定这种革命。鲁迅曾说这是曲笔、平空、增加亮色。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绪。《祝福》分析过去引用毛泽东对农村宗法社会的分析,妇女受政、神、族、夫权四大绳索的捆绑。将祥林嫂解读为纯朴、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革命文学笔下的女性不论受多大的糟蹋和侮辱,总是美的化身。如《白毛女》。启蒙文学聚焦人性的弱质。从《祝福》起鲁迅涉及到人的奴性问题。鲁迅决不是怀着欣赏的眼光来写祥林嫂的勤劳纯朴善良的。鲁迅的人性观中有一种提倡恶的东西,反对人太善良、忍耐。鲁迅将描写聚焦在祥林嫂的奴性上: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却只有女佣的工钱。对这种剥削压榨,她毫无怨言,“然而,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起来”。鲁迅写的祥林嫂不是纯而又纯、落入封建泥坑而一尘不染。鲁迅将她看成愚昧的一份子,人格、心灵被侮辱糟蹋得一蹋糊涂。她是善良,但善良往往是奴性和愚昧的温床。恩格斯:什么是人?只要他们(英国工人阶级)仍然对统治阶级感到愤怒,他们仍然是人。但是如果他们乖乖地把挽轭套在脖子上,又想把挽轭下的生活弄得比较过得去一些而不想摆脱这个挽轭,那么他们就真地变成牲口了。鲁迅和恩格斯一样,对人采用高标准:现代人、自由人、独立人。生存、温饱、发展,鲁迅对祥林嫂的要求是在发展的层面上。祥林祥可能发展到这一步吗?她靠自己的努力争得劳动的权利,否则她就无法生存、温饱。鲁迅提出发展,就是要消灭奴性。《阿Q正传》分析①主题传统观点:批判辛亥革命。小说当然包含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他对中国历史上所有革命都持怀疑态度,不信仰、不迷信,多次进行讽刺和否定。一个优秀作品往往多主题。鲁迅写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写阿Q这个人、阿Q的命运,完成阿Q形象的塑造。鲁迅多次谈到《阿Q正传》的成因,没有一次说目的是批判辛亥革命。多次讲到,“是为了暴露国民阿Q式的弱点”。所以小说的第一主题是对国民性与人性的观照。②阿Q的一般性格特征阿Q,何许人也?全名应是阿Quei,但鲁迅不知用哪一个“贵”字,于是把拼音的“guei”洋化并简化为Q。姓名呢?不知道,虽然他有一次“喝了两碗黄酒”之后手舞足蹈的说跟赵太爷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至于籍贯,也不是未庄人,他是外来户。职业呢?无地无房,并非地道的农民,“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可算作一“流浪雇农”。后

1 / 1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