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口袋》第二课时教学实录赖娟执教李建荣点评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勾画课文中具体描写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语句,并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程度。2.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对法布尔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从这个故事中,能明白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对自己将来的发展的作用,从而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这四个“目标”看似平常,却体现了执教者对新课程标准的准确理解,突出了结合年级特点扎实地落实语文基本功训练的教学思想。同时,“目标”具有层递性,在具体落实语文工具性之后,最终引向了人文性。目标定位较好。)二、教学重难点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法布尔的精神世界。(指向很明确,就是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三、课前准备自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对小时侯的法布尔有了哪些了解?(指名回答。)师:请翻开书第91页,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师:从小生活在乡村的法布尔是一个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孩子。现在请孩子们快速浏览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法布尔的哪两件事来表现他对昆虫着迷的?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的?(指名回答)师:板书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通过复习引入对新课的学习,看似传统,其实这样做,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有了对旧知的巩固,更便于对新知识的学习。)(二)品读课文,自主感悟。1.学习课文第二、三段依据学生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结合重点作相机调控。师生共读、共议。交流的重点内容及过程如下: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件事——“捉纺织娘”。师:请孩子们自读课文二、三段,一边读一边找一找,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用“~~~~”勾画句子,用“○”勾画词语,再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生自读课文并做相应勾画,师巡视指导。)(让学生带着要求自读课文,并进行相应的勾画,能检验学生的自我读书能力;也是为下一步的交流学习奠基的。对勾画符号的明确要求,也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自己可以怎样读书,怎样做勾画,能对学生后面的自主读书起到导向作用。)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生1: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中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生2:他三天前听到的声音,至今仍然念念不忘地寻找。有一种不查个水落石出,绝不放弃的精神。(师随即利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勾画这个句子和词语“三天前”、“终于”)师: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精神吗?生1:坚持不懈(板书:坚持不懈)师:能不能试着读出你的感受?生1:放声感情朗读这个句子。生2:我觉得他对重点词语“三天前”和“终于”的语气都读得比较重,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布尔对这只“纺织娘”的执着,读得很好,我要向他学习,我也来读一读这个句子。生2:模仿读句子。师:法布尔被“纺织娘”美妙的歌声吸引了,为了捉到它,三天来,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寻找,吃尽了苦头,可见他对“纺织娘”多么着迷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生:齐读句子。师:你们还能从这两句话的什么地方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生:我还从“动听”、“歌唱家”中体会到他对昆虫着迷了。课文在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法布尔太喜欢这只“纺织娘”了,已经把它当作人了,是会唱动听歌声的歌唱家了。我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生:读句子。师:大家愿意跟他学学吗?生:齐读句子。(抓住能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具体句子来理解、朗读、体会,学生获得的感受是很直接的,不仅表现了老师引导学生读书注重方法的指导,也体现了老师关注语文训练的落实、扎实。)师:(出示“纺织娘”图)瞧,这就是让法布尔魂牵梦萦了三天的“纺织娘”。它是生活在草地里的善于跳跃的昆虫,它的后腿粗壮而有力,稍有动静就会跳得老远。你们能想象一下,法布尔为了捉到这只“纺织娘”可能遇到了什么困难吗?他又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呢?生1:草丛中有小虫子叮咬法布尔,但法布尔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一动不动地强忍着。生2:法布尔发现了“纺织娘”,猛地一扑,可“纺织娘”蹦走了,法布尔也许摔破了膝盖。生3:……(相机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训练,对学生打开思路就有了“依据”,也能够使学生联想得更到位,说得更好。)师:老师从你们的描述中,好像看见了当时的情景,为了捉到自己喜爱的虫子,法布尔可真是费了不少工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句子,再去感受一下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吧!生:齐读句子。(学生的理解已经比较到位了。这时,再进行回扣读句子,能使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进入更深层次。)师:你还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生1:我从“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捉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中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随即勾画句子)生2:我还从“他捉到自己心爱的虫子,高兴极了!”体会到了法布尔对捉到昆虫后的高兴心情。师:请你带着高兴的语气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好吗?生:读句子。(掌声)师:这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真漂亮!难怪法布尔会高兴地对妈妈喊着——生:“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捉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师:为了捉到这只能唱动听歌曲的歌唱家,法布尔坚持不懈地寻找了三天,难怪他会高举着纺织娘,对妈妈大声炫耀到——生:“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捉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生1:我从第二段中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天已经黑了,可他还在捉虫子,忘记了回家。生2:我有补充。法布尔一心一意地沉浸在自己的昆虫世界里,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回家,还要等爸爸、妈妈来叫他,他对昆虫太着迷了!师:你们对课文的理解真深,说得太好了!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段吧。生:齐读第二段。师:第二、三段中,我们从法布尔说的话、捉“纺织娘”的动作和时间上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就让我们一起用朗读的方式再去体会一下吧!生:齐读第二、三段(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说已经达到相当深度,说得也很有道理。这个地方的处理,是一个高潮,是课堂的精彩达到一个及至的体现。学生是全身心投入了,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最值得肯定的。老师引导学生对二三段的学习,关注细节,方法具体,措施落实,为后面的自主学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2.学习课文第四至六段师: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他可以用三天时间去寻找他心爱的“纺织娘”,也可能为了观察虫子,一整天一整天地都趴在阴冷潮湿的池塘边,一动不动。请孩子们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来自己学习课文第四至六段。(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至六段。(2)勾画出能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词句(用前面使用过的符号)。(3)读出自己的感受。(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得有更明确的要求,才能使学生容易把握,并针对操作。)生:按照要求自学课文第四至六段。(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一定要给足,不能走过场。)师:谁来说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生1:我从“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他“一动不动”、“静静地”地很仔细观察,只有对昆虫着迷了,法布尔才可能克服周边的一切困难,全心全意地观察。生2:这个句子中的“趴”也说明法布尔观察得很仔细。法布尔深深地迷恋着昆虫,甚至在杂草丛生、阴冷潮湿的池塘边,也要趴在地上细心观察,生怕错过了什么。师:谁能把法布尔这种细心观察的情景用朗读展示给大家?生1:我能。然后自信地读句子。生2:我觉得他不应该把“静静地”读得那么重,因为,“静静地”本来就应该是很轻的,声音很小的;读重了,就会惊动昆虫,昆虫也可能就跳跑了。随即,再次朗读。生1:我不这么认为。这里的“静静地”突出了法布尔观察很仔细,当然要重读!师:两种读法,给我们的感受不一样。每个人对课文的体会不一样,读出来的感觉也不一样。无论是重读还是轻读,关键是要读出自己的感受来。生:齐读句子。(一个简单的“静静地”,却触动了学生对如何朗读,怎样读更好的争论。可见,学生是多么的认真,多么的细心,多么的有自己的见解。)师:法布尔如此细心地观察,他可能会看到哪些昆虫在干什么?(播放昆虫图片)生1:蚂蚁搬家。师:随机描述——瞧,身穿绿衣的“纺织娘”正在草叶上高声歌唱。生2:蜜蜂采蜜。师:随机描述——勤劳的蜜蜂正在花朵上忙着采蜜呢!生3:蜘蛛结网。师:随机描述——爱美的蝴蝶小姐展开了它美丽的翅膀,好像正得意地说:“瞧,我多漂亮!”但是,——生:接着描述——师:指着图片——生:看图片,描述当时的情景——穿着铁甲衣的独角仙高翘着头顶的独角,好像马上就要和谁展开一场激烈的搏斗;两只毛毛虫在树叶上狭路相逢,互不相让,打得正起劲呢;……(这时,加进图片展示,会让学生对昆虫世界的理解更加深入,从而理解法布尔为什么会对昆虫世界如此着迷。)师:昆虫虽小,但它们的世界却是奇妙的(勾画“奇妙”)难怪法布尔会这么着迷。就让我们和他一起再去看看这奇妙的生物世界吧!生:齐读句子。生:我从“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他拾起甲虫的动作很小心,生怕弄伤了它。师:你能来表演一下法布尔拾起甲虫的动作吗?生:上台演示。师:孩子们,从他的演示中,你知道什么是“小心翼翼”了吧?生:“小心翼翼”就是动作缓慢,丝毫不敢松懈,非常小心的样子。师:生活中,你们会小心翼翼地做什么事情?生1:我会小心翼翼地拿鸡蛋。师:为什么你要小心翼翼地拿?生1:鸡蛋容易碎,不小心翼翼,就会把鸡蛋打碎了。生2:我会小心翼翼地洗碗。师:为什么也要小心翼翼?生2:我家的搪瓷碗很漂亮,打碎了怪可惜的。师:看来,对自己手里的东西都很在乎时,我们做事就会小心翼翼。法布尔就是因为太喜欢这只小甲虫,生怕弄伤了它,所以他才会小心翼翼地——生:齐读——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生:我还从“欣赏”一词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法布尔已经不是简单地看虫子,而是非常认真、仔细地观察虫子。师:生活中,我们会去什么地方欣赏什么呢?生1:我们会去美术馆欣赏美术作品。生2:我们会去音乐厅欣赏动听的音乐。生3:我们会去电影院欣赏精彩的影片。师:哦,原来“欣赏”就是带着喜爱的心情观看美好的事物。法布尔已经把观察虫子当作是欣赏美好的事物,可见他是多么迷恋昆虫呀!(对词语“小心翼翼”和“欣赏”的理解,不仅结合文中句子,而且有延展。这样的安排,便于对学生很好的词句训练。)师: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句子。)生:读句子。生:他把这个句子中的几个重点词语都读了重音,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我也要向他学习,来读一读句子。生:齐读句子。生:我还从这句话中“珍珠一般的‘宝贝’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在别人眼中毫不起眼的小甲虫,在法布尔眼中却是“宝贝”,这都说明他对昆虫的着迷。生:齐读句子生:我从“在池塘的草丛里,法布尔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还要小一些的甲虫”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比“樱桃核还要小一些的甲虫”都被法布尔发现了,说明他不光观察仔细,而且也善于观察,要不他是发现不了这么小的甲虫的。师:请读出你的感受。生:指名读句子。师:跟他学!生:齐读句子。生:我从“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来了”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他的口袋里装着心爱的虫子,他心满意足,很高兴的样子。生:指名读句子。师:法布尔借着放鸭子的机会观察虫子,天黑了,才回来,难怪爸爸会怒气冲冲地吼着——生: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师:法布尔只有这一次被爸爸训斥吗?你从哪知道的?生:“老是”,说明他常常因为观察虫子被爸爸训斥。师:是的,但哪怕是这样,法布尔却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昆虫世界中,难以自拔。这部分课文,我们从法布尔观察和捉虫子的神态、动作以及爸爸对他的态度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一起来读第四至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