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材简析教学内容:本单元有五篇课文,一次习作,一个练习和一次读书活动组成。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故事集锦”。分别为成语故事、文学故事、民间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重在说理,文学故事和民间故事重在赞人。成语有些可以从字面理解,有些要知道来历才能理解。像《成语故事》中三则成语均属于后一种情况。在教学中在巧妙地处理故事和它的引申义之间的关系,哪一个先讲,哪一个后讲,大有学问,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地,我认为第三则成语故事应该从故事讲起,因为学生对这个成语接触还是比较陌生的,它的引申义也相对要难理解一些。教学这三则成语故事还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要结合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故事内在的含义,不要空谈道理。《推敲》这个故事历来为文人所津津乐道,内涵非常丰富。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主要目标,立足文本,引导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学习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过程中,体会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严谨治学的可贵精神,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懂得作文时斟酌文字的重要性,并能付之实践。《嫦娥奔月》这个民间流传的故事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我个人还是欣赏课文所讲的凄美感人的故事,讴歌了正义,鞭鞑了丑恶。中秋之夜,吃着月饼,想着这样美丽动人的传说,你怎么不会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怎么不会愿意为他人付出一点呢?课文从“后羿射日”开始娓娓道来,详略得当,人物的形象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表现得栩栩如生。教学时要抓住重要的段落,理解和感悟并重,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中,体会文章的中心,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读书莫放“拦路虎”》为了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苏教版高阶段的每册教材均安排了有关阅读指导的文章。该文就属于这一类,主要是指点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类课文无须老师讲解,只要略加指点(这个指点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整体入手,让学生知道这是议论性文体,然后还要知道其主要的观点),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就可以了。《伊索寓言》课文里面的三则寓言,前两则我们耳熟能详。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可能第一则寓言的寓意需要教师联系生活作适当的点拨,而第二则寓言的教学,教师可结合课后练习3来落实相关训练。第三则寓言的教学可与《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对照着进行,让学生正反两方面获得多元的感悟。当然,这三则寓言的主体价值,即那句画龙点睛之笔一定要在教学中得到落实,包括这种形式,最后也要总结归纳,便于学生今后课外阅读。教学目标:1.会认21个生字,会写31个生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4,.通过默读.朗读,理解重点词句,使他们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5.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教法与学法:教学本组教材,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在自读中,教师要参与阅读活动,要帮助学生确定阅读目标,选择阅读方法,并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阅读实践,最终达到教学目标。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空白点,拓展升华,让学生进行此举积累,课文复述,同时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课时安排:本组建议用15课时。精读课文一般建议用2课时,略读课文建议1课时,习作建议2课时,练习建议3课时,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备课人:五年级备课组课题8、成语故事课型第一课时(阅读课)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四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三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导学分析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2.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语句,揭示其比喻义。3.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导学媒体主体板书自相矛盾盾——矛穿(?)一.坚固——戳不穿不穿(?)二.锐利——戳穿导案学案二次修注一:揭示课题同学们,你能说几个成语吗?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单的几个字浓缩了深刻的道理,其中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则成语故事。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2.出示自学要求:(1)正确地认读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3.检查自学效果。(1)生字词正音。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课前搜集成语。我会说:学生交流积累的成语我会学:1.学生自学课文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及不理解词语,并且读正确3、通过查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4、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滥竽充数南郭先生(2)理解词语的意思。夸口戳穿腮帮俸禄(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三:整体感知课文1课文写了哪几个故事,你能简单的说说吗?四: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谁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3.“张中结舌”什么意思呢?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呢?你能说说“自相矛盾”意思吗?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什么。5..分析他说的话。(板书)6讲讲“自相矛盾”的意思。四:指导写字五:作业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了几个故事?我会学:1.交流课文写了哪几个故事,并简单的说说。2.自由的轻声读课文想想自相矛盾讲了一件什么事?3.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谁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4.“张中结舌”什么意思呢?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呢?5.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什么。6.指名分析那人说的话。当堂检测:(简单的字词就可以了)一.给下面的字注音:戳滥韵僧唬矛锐盾二.辨字组词矛()楚()锐()茅()焚()悦()逼()副()三.写出几个你知道的成语故事名称。导学后悟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备课人:五年级备课组课题8、成语故事课型第二课时(阅读课)导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2.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3.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导学分析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2.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语句,揭示其比喻义。3.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导学媒体主体板书成语故事滥竽充数混——逃走起吹独奏神奇画龙点睛无睛——————点睛形象逼真缺少神韵腾空飞走导案学案二次修注一.复习生字词矛盾楚锐壁韵张口结舌自相矛盾惊叹不已二.精读《滥竽充数》1.理解课题的意思,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四个字的意思。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么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3.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竽给他听。”出示三个句子:(1)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1.熟读下列词语并默写:矛盾楚锐壁韵张口结舌自相矛盾惊叹不已2.课前查字典理解“滥”“竽”“充”“数”这四个字的意思。3.边读课文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4.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竽给他听。”(2)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3)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读一读,比较: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4.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子,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竽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5.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6.他后来怎么又装不去了?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是一个一个地单独吹。”指名用“不要……而是……”造句。7.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三.精读《画龙点睛》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1)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3)“点睛”的结果怎样?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1)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的?所以人们觉得怎样?(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3)“点睛”的结果怎样?(4)读这则故事时节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5)启发想象,领悟寓意。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真的腾空而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四.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1)读一读,比较: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2)练习用“总是”说话(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6自学《画龙点睛》并思考:(1)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3)“点睛”的结果怎样?7、小组讨论,并且有感情地朗读当堂检测:(适当补充一些)一写成语、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二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导学后悟: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备课人:五年级备课组课题9推敲课型阅读课(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3、会用“即使……也……”造句。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导学分析重点难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指导用“即使……也……”造句。导学媒体投影片、录音主体板书9.推敲皎斟尚愈导案学案二次修注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2)说说诗句的意思。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卡片出示:唐朝贾岛指导读准字音。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5、简介贾岛:1、课前搜集资料(1)贾岛的《题李凝幽居》(2)诗人贾岛的相关资料。(1)指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2)说说诗句的意思。2、学生齐读: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3、读第一自然段,理解词语:字字斟酌,句句推敲(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板书课题,齐读。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皎洁幽居即兴妥帖吟哦簇拥斟酌宽恕莽撞推敲犹豫不决四、检查自读效果。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尚恰当差人李凝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皎洁妥帖朝愈簇拥宽恕门闩莽撞避让响亮沉睡推敲家境贫寒夜深人静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4、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