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四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详见教案二、教学课题:祖国各地三、教材分析:第五组课文是一组描物写景的美文。三篇文章都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写作方法上各有千秋,如《黄山奇松》总—分—总的写作顺序;《黄果树瀑布》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莫高窟》先概括后具体的描物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本单元21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语句。(3)理顺课文写作顺序,感知描物写景的写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的应用。(2)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介绍一下井塘古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和艺术宝库的瑰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2)走进井塘,体验家乡美,激发学生建设国家、建设家乡的豪情。【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物写景的。(2)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3)如何生动形象地记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百度搜索】: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黄山、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潍坊市开展的语文主题教学模式,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同时利用百度搜集相关图片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青州市井塘古村采集的图片,做成PPT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四、设计理念:“让语文走向生活”是本组课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课文以写“景”为主题,内容设计以名胜古迹为载体,帮助学生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同时引领学生走进井塘古村、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地方语文教育资源,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追求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和人文美的完美结合。【百度搜索】:用百度搜索当前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相关教育理念,结合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与语文实践活动方法设计教案。://://=kjcx200812157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讨论法、小组合作、陶冶法六、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感知性阶段第一课时:帮扶相长自主过关第一课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主要由学生根据导学案(见附件1)自主完成;第二部分为课堂过关,由教师检查自主学习效果。【Part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预习方法和预习策略,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自制力,因此教师完全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但教师必须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课堂要求。自主预习标准如下: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并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生字。2、熟读课文,组内过关。①生字词过关:组长组织生字词听写。②朗读过关:组长点名读,组员逐个过关。注:先过关的六个小组依次加6,5,4,3,2,1分,记入年终总评。3、再读课文,感知全文。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情有独钟处处饱经风霜屹立人喧马嘶悬挂漫天浮游银雨洒金街灌满沉醉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精妙绝伦宏伟瑰丽腐败无能智慧的结晶②品味作者感情,总结文章中心思想。【Part2】:第二部分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一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检查不合格的组倒扣上所得分数;二是教师就朗读给予学生以必要的指导;三是背诵佳句。1、播放录音,学生跟读。【百度音乐】:来自百度音乐=ms&rf=idx&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BB%C6%C9%BD%C6%E6%CB%C9&lm=-1=%BB%C6%B9%FB%CA%F7%C6%D9%B2%BC&lm=-1&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C4%AA%B8%DF%BF%DF&lm=-1&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2、教师指名读,学生评价。①学生自主评价,自主改错。②教师就重点部分给予必要地指导。3、佳句诵读。学生找出自认为比较好的语句,加以诵读,直至背过。4、课后作业:摘录文中佳句记录在课内阅读笔记上。(二)理解性阶段第二课时:精讲点拨披文入情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文章内容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掌握了重点的字词和重要段落的朗读背诵。今天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加深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新课导入】:老师最近申请了一周的假期,打算到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的黄山、我国“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以及有“西北第一明珠”之称的敦煌莫高窟游览一番,但是苦于无人带路,眼看假期就要结束,谁能解一下老师的燃眉之急,替老师充当一下小导游呢?【学生互动】:播放黄山、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的视频画面,找三位小导游介绍三处景观,然后学生自评,后师评。【百度视频】:来自百度视频莫高窟:黄山:黄果树瀑布:还有其他一些视频,均来自百度搜索。鉴于教学的需要此三部分视频经过剪贴等整合在一起了。过渡:这几位小导游介绍的真不错,在我们课文中也有这几处景观的简单介绍,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作者笔下的黄山和黄果树瀑布以及莫高窟。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在课下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互相交流一下课前预习案。【合作探究】:1、学生自主提问题。组内交流课内探究案(见附件1),教师就个别问题予以指导。过渡1:同学们学习的真棒,老师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了好些不理解的问题,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遇到“拦路虎”呢?过渡2:看来同学们学的都很不错,那么有谁愿意给大家提几个问题难为难为我们?(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归类,然后出示在大屏幕上)2、集体解决问题,教师出示问题。大屏幕出示问题,如下:(1)作者笔下的黄山松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找出相关语句吗?作者认为黄山松很神奇,那么你觉得黄山松神奇吗?为什么?(2)《黄果树瀑布》一文中,作者分别从声音、形态、气势三个方面来介绍黄果树瀑布,你能找出描写黄果树瀑布这三个特点的语句吗?作者是不是就站在一个地方观察黄果树瀑布呢?作者是站在哪些点来观察黄果树瀑布的呢?(3)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莫高窟吗?作者主要介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那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它们吗?注1:让学生自主提问题的目的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教师出示问题时给学生以必要地引导,同时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注2: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三课的中心问题,把全班同学分为三大组,每个组负责各自的部分,然后在班级范围内集体讨论。【课后作业】:熟诵课文,分别给黄山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设计一条公益用语。第三课时:巩固梳理感悟写法第二课时学生对于本组课文的思想感情已经有了一个较深刻的理解,、能够体会到祖国河山的雄伟壮美和艺术宝库的宏伟瑰丽,在情感方面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诠释。但是学习文章除了体会它的感情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包括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语言表达的特点,文章的写作特点等。本节课主要是和学生一起梳理学习内容,感悟文章写法。【巩固梳理】:1、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吗?2、怎样观察景物(即观察顺序)?如你要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你会按照一个什么样的顺序介绍?3、回忆课文:(1)作者笔下的黄山松是围绕什么特点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黄果树瀑布很雄伟很壮观,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感受,作者是怎样把多角度的黄果树瀑布展现在读者面前的?(3)敦煌莫高窟为西北一明珠,作者在描写莫高窟的宏伟瑰丽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吗?【合作共建】:1、你认为三篇课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共同点在哪里?(提示:修辞手法)2、三大景观各自的写作特点:《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注:帮助学生梳理一下前面学到的东西,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更高的整体把握,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提升,在表达方法上有所领会,对学习方法更加明确,也便于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迁移应用。【课后作业】:搜集有关井塘古村的资料(包括景观、传说等)(三)实践性阶段第四课时:拓展提升走进井塘我们青州有我国北方第一大古村—井塘古村,以学习本组课文的名胜古迹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走进井塘古村”实践活动。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本地语文教育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同时组织学生记录本次活动的所想所悟,进一步学习了语言,应用了语言,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交流感悟】:1、畅谈此次实践活动的收获。2、师生互相交流收集的资料。【课后拓展】:仿照课文写作方法介绍一下我们井塘古村。要求:(1)可以介绍某一个景物如介绍古桥或者从整体上介绍一下井塘古村。(2)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言表达方法和写作特点。(3)语言生动形象,层次分明。【百度搜索】:游记写作指导参考材料来自百度文库://://guoxue.hxlsw.com/shuibi/2009/1228/47154.html将参考的材料加以整合。注:本堂课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交流讨论;二是简单习作。整体来说,课容量比较大,可能简单习作部分时间稍嫌不够用。因此考虑到时间问题,在简单习作部分先让学生小组讨论,整个小组整理出一个思路来用简单语言描述,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后作业】:完成简单习作。十、教后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提示我们学生在阅读第五组课文时,不仅需要感悟作者对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的热爱、赞叹之情,而且需要体会出作者是怎样将这个中心表达出来的。考虑到一堂课把这三篇文章讲完有难度,为此我将全班同学分为三大组,每一组都有自己负责的专题,如一组——《黄山奇松》;二组——《黄果树瀑布》;三组——《莫高窟》。另外,学生在课下需做大量的课前预习,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课堂拓展部分凸显地方特色——井塘古村,和学生一起来体验家乡美,感受家乡的味道。但由于条件限制,此次教学设计仅是让学生参观井塘古村后结合本节课所学所悟写了一篇游记,对本地的语文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继续贯彻这一理念,最大限度的利用本地资源,追求“语文教学的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