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第2单元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题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总18-20课时三维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3、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本课3教时课前准备:组织一次秋游。重点难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品味赏析,感悟诗情。教学过程备注明确目标、课前预习一、查一查探索大自然的奥妙,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二、学一学1、读音生字词读音:芬芳、绚丽、鸣禽、温馨、胸襟、云锦、明媚、浩瀚、耕耘、黄昏、挺拔多音字:苍劲2、词义芬芳、挺拔、苍劲、耕耘、温馨、饱览、浩瀚、云锦、明媚、洋溢3、掌握字形你记住了那些生字?说说你运用的方法。4、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5、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本文主要写6、朗读课文,回答问题。“绿色的课本”指什么?为什么称它为“绿色的课本”?三、练一练1.本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诗人()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号召我们少年儿童()。了解大自然的知识。重点读音:鸣禽、胸襟、云锦、芬芳。重点理解:“苍劲”的两个不同的意思。课文大意要求运用简洁的语言去概括。概括课文大意。2、对对子片片云锦对明媚的早晨对挺拔的翠竹对到课文中找到相关答案,总结对对子的方法。质疑探究、交流展示一、理一理课文是怎样展开的?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最后写的什么?课文先以祖国的召唤起笔,接着二、三、四、五小节描绘了大自然绚丽的景色、大自然神奇的秘密。最后仍以祖国的召唤结束全诗。二、理解课文(一)自主探究: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1、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大自然中“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丰收的果园”、“耕耘的沃野”是什么样子的?展开想象描述一下。(2)你觉得大自然怎样?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2、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1)大自然中还有什么?你喜欢吗?作者运用什么方法进行描述的?你从哪儿发现的?这里的“鸣禽”、“野花”、“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联欢”、“相聚”,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把他们写活了,突出了他们对我们的欢迎、喜爱。(2)青山说:攀登吧,绿水说:前进吧,小鸟说:长江说:3、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大自然的“天空”、“早晨”、“黄昏”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天空还会给我们送来什么?4、指导朗读大自然这么美好,我们应该到大自然中去探索一番。读出你的喜爱之情。5、朗读背诵。理清课文的层次,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借助画面让学生进行想象。这主要是写的大自然中的植物。这儿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动物、山水对我们的欢迎。填空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课是诗歌,不仅要做到有感情,而且要注意诗歌的节奏感。归纳整理、拓展提高(二)拓展延伸展开想象,说说大自然中还有那些美好的景象?(三)升华主题1、大自然这么美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所以我们要去探索大自然的奥妙。2、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拓展练习,可以调动学生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的兴趣。3、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4、说说课文最后一段与第一自然段的关系?点明中心,首尾呼应。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进行朗诵比赛。可以进行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的对比朗读,体会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反馈检测、课后训练一、选词填空呈现出现显示展现1.小草从石缝中钻出来,()了他顽强的生命力。2.走入公园的大门,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我们眼前。3.祖国到处都()出欣欣向荣的景象。4.翻过一座小山,我们的眼前()了一条清澈的小河。二、按要求用“苍劲”造句。1.形容树木:2.形容书画: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文第四自然段采用了、修辞手法,使诗的语言,诗的开头和结尾的特点是,其中的妙处是。让学生自己练习,交流,教师只做有针对性的指导。重点是学生易错处。教学反思本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课文内容也很吸引学生去探索,是召唤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去发现的,这正符合孩子们的天性所以孩子们很喜欢去读。课题我就开始质疑,学生能够根据查阅资料和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能够理解的比较深刻,并且对课后的习题也能深入的去研究,从而得出自己的理论。课题5、装满昆虫的衣袋总21-23课时三维目标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课3教时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重点难点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教学过程备注明确目标、课前预习一、查一查1、了解法布尔。2、阅读《昆虫记》,记下收获。二、认一认1、读准字音生字词:殿堂、雕像、垃圾、中毒、责骂、观察、纺织、昆虫、痴迷、撑破、裤兜、螺壳、蠕虫、穿梭、纵横、掠过多音字:着迷、笼罩、塞满、满载而归、可恶、中毒、背地里、贝壳2、理解词义小溪纵横、鸟栖虫居、纺织娘、蠕虫、可恶、迷恋、痴迷、殿堂3、写一写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运用的什么方法?教师重点指导:昆、察、骂、毒。三、读一读1、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2、朗读课文,弄清这篇课文写的什么?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最后了解法布尔,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阅读《昆虫记》,了解一些知识,感受法布尔的成就。特别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另外的读音。字义,注意区别“着迷、迷恋、痴迷”意思的不同。记忆字形时,注意方法指导,并注意和形近字的区别。写的什么,主要写的什么?先写,再写,最后写的,主要写。3、朗读课文,思考:谁的衣袋里装满昆虫?他的衣袋为什么会装满昆虫?4、朗读课文,直到读通、读顺。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掌握本课的写法。质疑探究、交流展示一、理一理课文主要围绕这句话来写的,通过和这两件事来表现的。主要写的第件事。二、理解课文(一)捉纺织娘1、朗读课文,找出能够表现法布尔对小虫子着迷的词语、句子,反复朗读、体会,记下自己的感受。2、交流、指导。生:我觉得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我是从“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生: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这一句感受到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我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师: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生: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生: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通读全文后,再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指导理解。“歌唱家”指什么?从“歌唱家”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面对这件事,爸爸、妈妈的心情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师: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3、指导朗读。学生练读2、3段(从学生读书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对“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都有了较深的感悟。)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行吗?(学生很高兴)师读第二段,加上录音(呼喊的声音):法布尔!法布尔!法布尔!生读法布尔的话“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师:这只虫子真可爱!三天前,你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来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原来是它呀!你是怎么找到这位歌唱家的?生:我在草丛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师:看来,找到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难怪你这么高兴呢!生练读法布尔的话。(学生一个个兴高采烈,有的情不自禁地加上动作,好像真的捏着那只好不容易捉来的纺织娘。)学生练读2、3段齐读2、3段师: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二)放鸭子、捉昆虫1、对于这件事,作者是怎么写的?第四节是的写,五——十节是的写。2、这件事中,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法布尔喜欢小虫子?找出关键语句。3、交流指导。(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师相机指导:看看书上的插图,想一想,法布尔趴在岸上,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怎样?法布尔的心情呢?找出描写他们心情的词语,从这一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再一次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抓住“一动不动地趴”来体会法布尔的着迷。师(相机互动交流)我觉得这一句有些问题,我想改一下:“……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小小的甲虫。”因为我觉得小甲虫怎么能比作珍珠呢?(引导学生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相机指导读好这一句。)(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4)“法布尔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的责骂他,……”“母亲也在一旁:……”面对父母的责骂,法布尔的心情怎样?他会怎么想?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而法布尔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以后放鸭子,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从“丝毫”、“仍然”、“兴致勃勃”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1、学习第一自然段。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削弱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引入第一段)齐读第一段话。爸爸的训斥削弱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自读最后一段。3、首尾对照,体会它们的作用和相互间的关系。!你有“宝贝”吗?什么样的东西才可以被称为“宝贝”?在这儿“宝贝”指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讨论:法布尔这样做是不是不是个好孩子?不听家长的话?你怎么看?归纳整理、拓展提高一、拓展延伸。大家预习时搜集了很多法布尔的有关资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1、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2、师补充资料:法布尔受到国王接见时竟觉得国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虫。法布尔研究昆虫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指名读、齐读第一句话。(这部分语言比较简洁概括,为学生自己创生语言提供了较大空间。教学中,通过资料的交流,使学生对“迷恋”这个词有了深刻印象的感悟)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甚课外资料进课堂,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至了解昆虫的内心世界。3、听一段《昆虫记》的录音——花金龟的内心世界他用自己的笔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展现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4、师小结:(配乐)法布尔的一生,是为昆虫的一生,他一生为虫子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了五十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轰动,这不能不被称为奇迹中的奇迹。他取得的成就,是血汗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仔细观察的收获,是深入研究的探察的花朵,更是勤于总结的果实啊二、拓展引申文本,追求超越升华1、再读课题,文章为什么要取这个题目?2、如果要你为法布尔设计一个雕像,你准备怎样设计?(教学首尾呼应,形成情感体验的“磁场”,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3、出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