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昭通市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64期2010年11月1日【创先争优活动典型案例之十一】致富路上党旗红—迤那村党总支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创先争优昭阳区苏家院乡迤那村党总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支部+基地+农户”模式,建成昭通市高标准现代蔬菜基地5000亩,建有现代农业蔬菜大棚100亩,蔬菜大棚68个,自动化大棚育苗21个,辐射带动农户810户,实现人均收入2600余元,成为昭中共昭通市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阳区乃至昭通市一流的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共产党员:带领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在迤那村,党员干部都是生产技术能手,共产党员全部走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前列。一个村干部负责一个种植产业,产业负责人既是结构调整的先锋,又是带头闯市场的模范。同时,市场风险还由党员带头承担。村党总支部书记孔斌负责培育蔬菜种植产业,其他干部分别负责水稻、烤烟、玉米、马铃薯等产业发展。在党总支的领导下,迤那村通过“党员中心户+种植大户+基地”的形式对土地进行合理流转,让大户、能人在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再通过大户和能人辐射到其他村民,带领全体村民共同进入产业规模化发展格局。目前,迤那村实施了以青花菜、甘蓝、辣椒、生菜的等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示范样板5000亩。通过样板的带动,涌现出一批种植大户。农户聂庆云、张超等种植大户种植面积达100亩以上,每亩收获两季,亩产值达4000元以上,孔祥清在400平方米的大棚种植番茄,单季采收3000公斤,产值达5000余元,当年就购买了微型车。村党总支:围绕服务群众构筑坚强堡垒把党员培养成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在迤那村,每一名党员都有一个学习计划。从自己负责的大棚种植蔬菜、烤烟管理、水稻生产等知识入手,带头学习各种先进适用技术,再手把手地传授给农民群众。村党总支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适时3组织党员和群众外出考察学习,不断开阔视野和思路。把远程教育建设成农民求知求富的课堂。利用远程网络学习农业技能,把不同要求的群体聚集到远程教育课堂,找准远程教育与农业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等问题的切入点,为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技术技能、了解市场信息开辟了快捷的通道。村里还配备了广播设备,开辟了“空中课堂”,定期播放养殖、种植、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等相关知识。村民张超在庄稼地里虽然是“土专家”,但对大棚蔬菜管理技术却是一窍不通。自从该村开通了远程教育,他不再为大棚蔬菜的各种管理技术发愁了,想学什么,打开远程教育的软件,轻轻一点电脑鼠标就行了。如今,张超已经成了迤那村蔬菜种植大户。像张超这样通过远程教育学会种植、养殖新技术,走上了发家致富道路的共有6家,他们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大棚蔬菜“土专家”了。把服务群众作为村党总支永恒的主题。在蔬菜基地规模经营实施过程中,支委班子带领党员干部,针对不同家庭,一家一户地为他们寻找致富出路。哪家的地该种蔬菜才能致富,哪家需要让孩子出去打工才会有收入,哪家要发挥住在路边的优势租出房子给人家弹棉花……有时候,为了一个家庭的发展,孔斌整夜的睡不着觉。村支书:“我们的工作就是让农民都富起来”2007年,村总支书记孔斌在迤那村成立了利群蔬菜公司。4公司注册后,又筹资80多万元扩建了2000平方米的冷库,通过土地流转建起1000亩蔬菜基地。个人成功不算成功,以孔斌为首的村支委班子总思考着如何把产业做大做强,让更多村民附着在产业上,既可使产业形成规模化,又可使广大乡亲增加收入。在规模化种植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有的群众不理解,孔斌就给群众讲小利益和大利益的关系,大利益完全可以弥补小利益;讲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可以补偿短期利益。工作特别难做时,孔斌就主动上门找老党员,动员他们带头做。他对老党员们说:“群众是相信党的,党员都带头了,就没有做不通的工作。”在村党总支一班人的带领下,迤那村除被列为昭阳区无公害商品蔬菜示范样板基地之外,还扶持发展了顺心养殖场,每年养猪300余头;以林权改革为契机,念好“山字经”,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1500亩;多方筹资73.8万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沟、路条件,做好集镇建设工作。孔斌对迤那村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让农民都富起来。群众不穷了,做其他事情就容易多了。”报: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送: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发:各县、区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市直各单位,党的组织关系在昭的中央、省属单位,各驻昭主要新闻媒体,市级主要新闻媒体5(共印1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