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统筹谋划十三五工作之际,我们这次召开第二次的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全面地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总结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以来的成绩和经验,同时部署十三五期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地巩固成果、开拓创新,以教育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加快我们的国家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刚才有关省市和学校代表做了很好的发言,听了大家的介绍,确实感到很受鼓舞,也很受启发,从上一次会到今天,我们才过去3年时间,但是确实我们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下面,我想结合这个会议的主题,讲四点意见。一是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显着,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2010年制定的《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10年发展规划》发布实施之后,特别是2012年我们召开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以来,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推进策略和工作机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的步伐明显加快,工作的力度也是空前地加大,呈现出教育系统全力推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各级党委政府全都坚决地支持,这样一个很好的局面。经过几年实践我们现在已经初步探索了一条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子。第一,就是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这样一个有效机制,逐步地缩小区域,城乡校际这3个差距。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坚持不懈地推进教育信息化,通过教育信息化,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李克强总理也要求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贫困地区和农村的孩子们,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那么国务院的相关部门也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各地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刚才很多地方都介绍了,建立了领导体制,出台工行部署,狠抓工作落实。所以教育信息化应该说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的认可,而且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今年的5月,联合国教科文在中国举办首次教育信息化大会。国际社会对我们国家的教育信息化的进展和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是第一点成绩,战略地位正式确立起来了。第二点就是三通两平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通两平台是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十二五的核心任务。3年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总体上超过了我们的预期目标。第一是宽带网络校校通,取得重大进展。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由2011年的不足25%,上升到85%,上升的很快,3年全国已经有77%的中小学,拥有了多媒体教室,这也是了不得的,了不起的成绩。43%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室的全覆盖。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新疆建设兵团,已经率先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学校接入互联网,并且拥有多媒体教室。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得到了大幅的改善,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也进一步的夯实。像内蒙古自治区和中国联通合作,学校互联网的接入率。从2013年底的59%上升到目前达到了96.2%,拥有多媒体的教室的学校已经占到了99.4%。确实我们一些大企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二是优质资源班班通,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实施,使得全国六万四千多个教学点实现了,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的三到位。全国的教学点,音乐、美术、英语,这样一些国家规定课程的开课率也大幅的提升。有效破解了教学点缺师少教的这样一个难题,满足了400多万,偏远地区孩子们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当然这项工作呢,我们下一步还要做,在这个扶贫攻坚过程中,加大建设寄宿制学校。教学点一个老师教好几个年级的学生,这个教学质量是没法提高的,所以下一步教育部还要好好的来研究,在这个扶贫攻坚过程中,怎么来解决教学点的问题,既要方便群众,又要确保教学的质量。像安徽省采取了刚才讲到了在线课堂的模式,帮助59个县区的1986个教学点,开出了以往因缺少师资,而无法开出的国家规定课程,受益学生达到5万多人。另外还启动实施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全国有500多万名的教师参与,晒课300多万堂。初步形成了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的教学新常态。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日益丰富,覆盖面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刚才这几个发言,他们介绍的情况,确实是非常有说服力。说明教育信息化给我们的教育的公平和教育质量提高带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三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国已经有超过30%的学校,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数量从2012年的60万,增长到4200多万个,应用范围从职业教育扩展到各级各类教育,网络学习空间的深度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更加积极主动,学校的教学管理也更加开放透明,家校互动更加迅捷畅通。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与管理新模式的探索,正在逐步深入,湖南省的职教新干线,这个网络学习服务平台已经有了教育机构平台309个,师生的空间110多万个,空间发布的教学视频336万个,浏览次数近4500万次,师生的交流互动接近了1.7亿人次,所以这个信息化作用真是其他技术不可替代的。四是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两大平台全面应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底上线运行,已经和26个地方的平台互联互通并且共享资源。去年平台的页面访问近十亿人次,资源下载也达3000多万次。大约有2/3的省份,建成了省级的资源平台。国家教育资源云的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再一个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两级建设、五级应用,这个格局也基本形成。全国的学生、教职工、教育机构等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家级的数据中心基本建成。现在全国的学校是一校一码、学生是一人一号,这个学号,终身就是一个学号,普及的还是很好的,基本实现。现在全国中小学生的学籍管理的这个信息管理系统,已经率先应用了。目前已经有1.71亿学生的信息入库了,所以现在要跨省转学,最快9小时就可以办理完成,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这是第二个方面,就是三通两平台。第三个方面成就是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全面提高。2013年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提升工程,有6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5万多名中小学校长、20多万名职业院校教师,参加培训,从而全面提升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教育部利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全国县区以上教育厅局长的全员信息化培训。各地进一步扩大培训成果,举办管理者、教研员、教师和校长的培训。教育战线信息化的管理能力和执行力。也普遍地提升。第四个方面就是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机制也不断的创新。建立了多部门参与的部级协调小组,各地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统筹协调,形成了协同推进的一种强大的合力,而且积极去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这样一个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的机制。这里我特别要强调教育部先后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3家企业很有战略眼光,而且为社会服务,有这样一种责任感。因此3家企业两年里头,投入了近60亿元,为10万多所学校,免费接入宽带。各地采取企业垫资建设、融资租赁服务等多种形式,调动了企业等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从而破解了一些地方财力有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这些难题像黑龙江、安徽,采取租赁服务的方式,利用企业的网络和硬件的基础设施来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这些做法都是很好的。总之,我们在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实现了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信息化的系统,使得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缩小了教育差距和数字鸿沟,推进了教育的公平。使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惠及广大师生,提升了教育的质量。过去像音乐课、英语课、美术课,没有教师不能开课啊,所以这方面特别特别明显。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确实走到了全球的前列。在这么大的范围里头,2亿6000万的学生,教育信息化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成长,十二五教育信息化成绩喜人。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充分证明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思路和措施,符合国情和教情。但是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的深度应用、融合创新的水平相比,我们的工作仍然存在差距,主要反映在3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上尚需深化。一些地方的领导,仍然没有认识到信息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国家转型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巨大作用。所以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力度和积极性有待提高,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的这个现象依然是存在的。二是体制机制尚需创新。教育信息化工作,各个主体的责任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厘清。个评估评价机制也急需健全。数字教育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益分配机制还需要完善。广大师生和教育管理者的应用动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激发。这是第二个差距。第三个差距是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尚需加强。现在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传播的速度是很大,传播的内容也是非常的多,这个不光涉及到教育的安全还涉及到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所以这些年来我们学校的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有些学校只管系统建设,不顾系统安全,只管数据采集,而不顾数据维护。这样一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普遍还是存在。就是只管硬件,忽视软件,这个问题也是比较突出。所以这些方面这些工作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此外,由于我国在地区间、城乡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不均衡。在有的地方大力推进应用,并且尝试融合创新的情况下,有的地区还没有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所以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齐心协力、奋起直追。这第一个问题回顾一下我们这3年来的成绩,短短3年就取得这个成绩,确实是来之不易的。二、全面落实中央的要求,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当前全球互联网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日益加深,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信息化推动教育变革的机遇不容错失,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积极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第一,推进教育信息化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就做出了“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战略论断,并且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要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了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大部署。教育系统必须深刻的领会中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要积极地思考信息化对教育的深刻影响,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战线落实中央要求的具体行动,以信息化来推动,教育体系的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思想变革,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第二推动教育信息化是顺因世界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应有之意。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日渐成熟,信息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思维、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教育的新思想、新形态,也为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教育信息化对教育领域的变革作用日益显著,全球现在两种大学,一种叫浸入式大学,还有即时可学大学,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刚才谈到这个慕课,也在全球风行,慕课就指的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时代新的教学模式蓬勃的发展,也在重塑着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和学习行为。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发达国家相继出台政策措施,强调要以应用为导向来有效地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像美国从九六年就开始了,连续制定了4个利用信息技术的变革来变革教育的规划。2013年又出台了连接校园计划,强化数字化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全球的竞争力,这些新趋势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