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人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中国的人口第一节人口数量第二节人口结构第三节人口分布与移动第四节人口问题及其对策(一)人口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环境内的有生命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要素的变化,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制约,但是,它反过来又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经常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人口的双重性: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的三个环节:人口—人力—智力。第一节人口数量及其增长几个基本概念(二)人口过程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结果是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人口过程自然变动的三项主要指标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人口过程就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变动结果是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改变。机械变动指人口社会结构改变,如职业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行业结构。社会变动一、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公元前,我国人口大约有1000万。公元2年,我国人口约5959万,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5。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中国人口突破1亿。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中国人口突破2亿。从1760-1900年,经过140年由2亿增长到4亿。从1900-1949年,经过49年由4亿增长到5.42亿。从1949-1969年,经过20年由5.42亿增长到8.07亿。从1969-1982年,经过13年由8.07亿增长到10.17亿。从1982-2008年,经过26年由10.17亿增长到13.28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13.71亿人,其中大陆13.4亿人,港澳台3081.2万人。中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的比例年份世界总人口(亿人)中国总人口(亿人)中国占世界的比重(%)194924.365.4222.24196030.276.6221.87197036.348.3022.84198044.159.8722.36199052.8411.3421.46200060.3012.6721.00200766.1013.2119.98201070.0013.4019.14*表中数据为中国大陆人口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六、民族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八、城乡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九、人口的流动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10]为39959423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266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十、登记误差普查登记结束后,全国统一随机抽取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样调查。抽查结果显示,人口漏登率为0.12%。注释:[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境内”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内,“境外”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3]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数据不包括居住在境内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4]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10年底的数据。[5]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10年底的数据。[6]台湾地区的人口数为台湾地区有关主管部门公布的2010年底的户籍登记人口数据。[7]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8]文盲率是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9]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我国境内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10]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二、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原因的分析第一次人口增长高潮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第1个五年计划时期(1949—1957年)。人口出生率在32~38‰,死亡率在10~20‰,自然增长率在16~25‰,平均每年净增1311万人。主要原因是解放后人民生活温饱而安定,受“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影响。人口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二高(高潮期)一低(低谷期)一下降四个阶段。1958—1961年,是新中国人口发展的低谷期,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政策的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人民生活困难,出生率18~29‰,而死亡率却开始回升,1960年高达25.4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7‰,196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7‰。1962—1973年在我国产生了长达12年之久的第二个生育高潮。人口出生率在28~44‰,死亡率下降到7~11‰,自然增长率年平均达到25.6‰,人口从6.7亿增到8.9亿。1962—1965年的出生高峰是对三年困难时期人口下降的补偿,而1966—1973年人口增长高潮则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人口失控的必然恶果。1973年以后,明确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人口出生率降到24‰以下,死亡率在7‰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进入下降时期,在1974—1984年的10年中,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69‰。2008年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年份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4936.0020.0016.00195037.0018.0019.00195532.6012.2820.32196020.8625.43-4.57196537.889.5028.38197033.437.6025.83197523.017.3215.69198018.216.3411.87198521.046.7814.26199021.066.6714.39199517.126.5710.55200014.036.457.58201011.907.114.971950年以来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10-5051015202530354045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1、人口再生产的惯性2、政治因素3、经济、科技因素4、传统观念5、人口年龄结构(一)有利影响1、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2、国内消费市场巨大。(二)不利影响1、人均资源少。2、就业压力大。3、消耗大量国民收入,减少了资金的积累,制约经济、教育、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发展。4、延缓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5、加剧了环境问题。三、人口数量众多对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具有强大的惯性。我国控制人口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所造成的惯性有关。其一,中国人口基数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人口数量发展处于“低生育率和高增长量”的矛盾状态。其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城市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远低于农村。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全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22。请思考:1、为什么农村人口出生率比城镇人口出生率高?2、在新形势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难度何在?四、中国人口发展形势严峻第二节人口结构一、性别构成偏高的性别比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一向比世界其他国家高,各年的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953年107.6、1964年105.5、1982年106.3、1990年106.6、2000年106.74、2010年105.2。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近二十多年来有所加重,而且局部地区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十分严重为什么?有何影响?怎么办?年龄人口数占总人口比重性别比(人)男女(%)男女(女=100)总计117852159833958018210050.7749.23103.130-46040933352270575.132.832.3123.265-96440235314290885.4632.47121.410-147927842560367176.733.613.12115.9115-199276749438433297.874.193.68114.120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