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1、近代报刊出现的时代背景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进人19世纪,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开拓市场,追求更大的利润,它对外进行疯狂的侵略和掠夺,非洲、西亚、中亚、南亚甚至中国近邻东南亚的许多国家都先后沦为它的殖民地。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对它、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是中国大门紧闭,不能进来。当时的中国,政治上是个封建统一的大帝国,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外交上奉行闭关自守的政策。中国的外贸城市仅限于广州一处,这就和急于扩大市场的英国产生了激烈的矛盾。为此,英国曾多次提出要清政府放宽限制,扩大贸易,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为了强占中国广阔的商品市场,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华政策。英国的海外传教事业和它的海外殖民事业是紧密配合的。早在1795年英国海外传教组织伦敦布道会成立不久就筹划到中国传教,随着对中国鸦片走私贸易的扩大,进人19世纪,去中国的实际行动就提上了日程。1807年伦敦布道会派遣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来华。马礼逊(RobertMorrison1782~1834)祖籍苏格兰,1803年人神学院学习,随即成为伦敦布道会的教徒。1804年要求来华传教,经过三年准备,1807年春搭乘美国商船三叉戟号到了广州。。他先在广州后在澳门学习中文,翻译《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同时还冒险出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但由于中国政府严禁外国人传教、印书,马礼逊的宗教活动进展不大。1813年应马礼逊请求,伦敦布道会又增派一名传教土米怜(WilliamMime1785?1822)来华协助工作。1814年米怜考察南洋群岛并向华人聚居区传教,受到当地官员的礼遇。回来后,他与马礼逊总结了传教经验:中国方言多,清王朝又禁止传教,故口头宣传在中国困难很大,不如用中国统一的文字在海外华侨中进行书面宣传,然后再向中国内地渗透。他向马礼逊建议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马六甲。马礼逊接受米怜的建议,米怜就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了马六甲,随着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的开展,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等中文报刊的创办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它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宗教月刊。马六甲位于今天马来西亚的西南部,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华侨较多,距中国也较近,与广州来往方便,当时那里的荷兰殖民者又支持传教,因此,米怜把它选为自己活动的基地。《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简称《察世俗》,外形就像中国的线装书,封面的天头由右到左,横刻着“嘉庆某年某月”,其右上角印有孔子语录;“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中间顶大立地式地印着刊名《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右下角印有“博爱者纂”以示由米怜编撰。《察世俗》是木版雕印,每期5~7页,每期印500~2000册,全年12期订成一卷,另加目录与封面,一直出版到1821年因主编米怜病重才停刊。发行地区由马六甲逐步扩展到新加坡、爪哇、广州。澳门等地。除了宣传宗教,《察世俗》还发表了许多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说成是上帝意志的体现,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米怜在《察世俗》的《序》中还写道:“既然万处万人,皆由神而原被造化,自然学者不可止察一所地方之各物,单问一种人之风俗,乃需勤问及万世万处万种人,方可比较辨明是非真假矣。”“所以,学者要勤功察世俗人道,致可能分是非善恶也。”①这就是“察世俗”这一名称的由来。《察世俗》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出版发行七年来总共发表文章244篇,其中直接宣传宗教的206篇,占总数的84.5%,就是有关天文、地理的文章也都归到宗教上,就是天体运行也说由神主宰:“若神一少顷取去其全能之手,不承当宇宙,则日必不复发光,天必不复下雨,川必不复流下”,所以,“天地之万人,皆当敬畏神”②。《察世俗》中还有诬蔑法国大革命、支持波旁王朝的内容,也有鼓吹开放中英贸易包括鸦片贸易的内容,这说明《察世俗》一创刊就是和反动政治、鸦片贸易联系着的。《察世俗》中的新闻虽极少,但属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如《月蚀》是最早的预告性的新闻,《告贴》是最早的广告,《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是最早的新闻图画。米怜是位出色的宣传家,他不仅仅认为用统一的中国文字比用他们不易掌握的方青宣传效果好,同时还主张《察世俗》上的文章要通俗、简短,对读者才有吸引力。《察世俗》的宣传方式,对以后的中文近代报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822年米怜病逝后,曾担任过《察世俗》代主编的另一位英国传教士麦都思(WalterHenryMedhurst)决心继承他的事业,他在巴达维亚(现为印尼雅加达)设立布道中心,编印宗教杂志,其他的传教士也相继创办了几种宗教月刊。继《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之后,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所创办的中文近代报刊还有1823年在巴达维亚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创办和主编的《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1828年在马六甲由英国传教士吉德(SamuelKidd)创办和主编的《天下新闻》、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KarlFriedrichAugustGutzlaff)创办和主编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8年在广州由麦都思等人创办的《各国消息》等,出版时间都不足两年。这些都是宗教月刊,但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宗教色彩逐渐减退,政治、经济色彩越来越浓,《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就是其中的典型。《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简称《东西洋考》,这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东西洋考》的外形很像《察世俗》,也是雕版印刷线装的款式,封面的设计、刊物的名字,两者类似,它们都采用中国纪年,也都引用儒家语录,《察世俗》主编署名“博爱者”,《东西洋考》主编署名是“爱汉者”。《东西洋考》的内容也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的,也是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进行宣传的。但它创刊的1833年与《察世俗》创刊的1815年相比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那时,中外关系比较稳定,而这时英国商人严重违反了中国政府的禁令,大肆贩卖鸦片,外国人大量来华并联合起来要敲开中国的大门,还屡次派间谍船到中国沿海一带活动,中国政府严加防范,中外关系日趋紧张,《东西洋考》的创办人郭士立身为传教士,实际上既参与鸦片走私贸易,又进行间谍活动,1831年至1833年他曾三次到中国沿海航行,收集情报,他曾在航海日记中写道:“我诚恳地期望,应该采取某些更为有效的措施,以打开和中国自由交往的通路。我如能竭尽微力,为推进这一事业做些有益的工作,将感到莫大荣幸。”③这里的“更为有效的措施”既有文化侵略又有武装人侵。《东西洋考》就是为更快地打开中国的大门,为帝国主义侵华政策服务的。郭士立曾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编者采用摆事实的方法,让中国人确信,他们需要向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是很多的。”④也就是说从心理上征服中国。郭士立创办《东西洋考》的目的,直接影响了这份宗教月刊的内容变化,宗教内容虽然还有,但不像《察世俗》列为根本要务,伦理道德的分量也逐渐减弱,它主要是为商业服务,它宣传中外贸易时,强调中国人对外国人要公开、诚实。科学文化的内容比《察世俗》大大增强,《东西洋考》着重介绍了中国社会所需而又能较好地反映出西方近代科学成就的实际知识。此外,《东西洋考》还大量介绍了东南亚和印度的情况,美化英国的殖民统治。在业务上,《东西洋考》设立新闻专栏,发表国际和中国广州、澳门的新闻。它还选录《京报》,刊出中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价目表,这两项属中文近代报刊首创。此外,言论上也设了专栏,重在回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中外贸易问题。这已和报刊言论接近了。1833年12月(阴历)该刊第5期所载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它向中国读者首次介绍了西方报刊的情况和新闻自由问题。写作、编辑上,除了继承《察世俗》的“孔子加耶稣”的模式和通俗、简短、对读者有吸引力等特点外,内容更加贴近生活,题材多样化。稿件末尾的“编者按语”是中文近代报刊首次出现的内容。总之,在业务上,《东西洋考》已在相当程度上具有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了。1835年,郭士立把《东西洋考》交给了在华外国人组织的“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续办,1838年停刊。①《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1卷第1期。②《论行星》,《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二卷第三期③《郭士立航海日记》,《中国丛报》,1832年9月,第195~196页。④《中国丛报》,1833年8月第187页。3外文报刊在华出版鸦片战争前,中国近代报业全部为外国人所垄断,其中,外文报刊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中文报刊。1839年前,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外文报刊约有17种,出版时间有的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年之久。从时间上说,葡文报纸出现最早;从影响上说,英文报刊最大;从创刊出版的地点说,鸦片战争前外文报纸最早出现在华南沿海地带,如澳门、广州等地。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是葡萄牙文周刊《蜜蜂华报》(AAh。lhadaChina),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创刊,它是当时葡萄牙执政党在澳门的政府机关报,由进步的立宪派军人巴波沙少校创办,主编安东尼奥是执政党领导成员和澳门教会的领袖。该报猛烈抨击贵族保守派,宣传君主立宪。1823年执政党被推翻,该报停刊。1824年由保守派接办,改名《澳门报》,两年后因经济困难而停刊。1822~1839年澳门还出版了几种葡文报刊,但是大多出版时间不长,影响不大。19世纪20年代以后,为适应鸦片贸易的需要,英国来华人员越来越多,鸦片走私越来越猖狂,在广州的势力越来越大。1827年11月8日,英国鸦片商人马地臣(JamesMatheson)和美国商人伍德(WilliamW.Wood)在广州创办了英文版的商业性报刊《广州纪录报》(CantonRegister),初为双周刊,后改为周刊,这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刊。创刊时宣称“我们的主要努力是发表丰富而准确的物价行情”。该报主要篇幅用来刊登货价行情。航运消息,但也广泛刊登有关中国的新闻和评论,具有强烈的政治件,它竭力为鸦片贸易进行辩护,又蛮横无理地攻击中国,坚决主张英国对华采取强硬政策,以实现他们的“自由”贸易。该报在南洋、印度和英、美一些重要商埠都有读者,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外文报刊,鸦片战争后迁往香港出版,改名《香港纪录报》,1863年停刊。进人30年代,人侵中国成为当时西方列强共同关心的迫切问题,提供中国商情、探讨侵华政策成为他们的共同需要。适应这种需要,《中国丛报》(ChineseRepository)应运而生。《中国丛报》是1832年5月在广州由美国第一个来华的传教士裨治文(EliahClolemanBridgman)出版和主编的英文月刊,裨治文得到了美国巨商奥立芬和广州基督教联合会的资助,马礼逊、麦都思、郭士立等都曾为《中国丛报》撰稿。该刊虽有宗教内容,但数量很少,它的宗旨是提供“有关中国及其邻邦最可靠最有价值的情报”。它大量地刊登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地理、历史等方面的情况,上张采用强有力的决定性的“炮口的交锋”来使中国屈服,它宣称“如果我们要和中国订立一个条约,这个条约必须是在刺刀尖下,依照我们的命令写下来,并要在大炮的瞄准下才能发挥效力的”①。《中国丛报》是西方武力侵华的舆论阵地,对英美的侵华政策有明显的影响。1851年该报停刊,出版时间近二十年。鸦片战争前后,在中国出版的外文报刊,其内容以提供军政情报和商业信息为主,目的是为武装侵华服务,在业务上,采、写。编、评已达到近代报刊的应有水平。①《与中国订约??一个巨大迫切的要求》,《中国丛报》,1836年2月。二、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的勃兴1、英文商业报纸大量涌现1842年中外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随后英国占领香港,接着英国移民大量涌人。与此同时各种外国人办的报刊大量涌现,香港成为外国人在华的报业基地。1841~1850年的10年间,香港就出现9家英文报刊(其他地区,除上海有一家外,均没有英文报刊),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