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学习目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原则,西方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正是在“三性”原则的指导下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时至今日,西方商业银行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体系和方法。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商业银行其他方面的管理,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资产负债管理的各种理论及其历史演变过程,熟悉和掌握资产管理方法、负债管理方法以及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熟悉我国在2005年最新颁布的关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法规。本章重点和难点是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和久期模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商业银行在长期的业务经营活动中,为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经营方针,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营管理理论,用以指导银行的业务活动。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在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1988年通过的《巴塞尔协议》对表内资产和表外业务都确定了不同的风险权数以及相应的资本充足率,它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完善与统一的标志。第一节资产管理理论与方法一、资产管理理论时间段: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初期,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它都在银行管理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尽管各种资产管理理论观点不一,但都有一个共性(即共同观点):商业银行应着重资产业务的管理。原因:1、金融市场不发达,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业竞争不激烈,企业和居民金融资产选择性少,再加之当时人们的金融意识不强,无论融资需求还是资产保值增值需求都对银行形成较强的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不愁资金来源,不存在扩大负债的压力。2、这一时期银行管理者也存在认识上的问题。他们认为银行的资金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提存的主动权在客户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负债,银行管理起不了决定作用;而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资产业务,银行掌握着资金运用的主动权,于是银行应侧重于资产管理,争取在资产上协调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问题。)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初级阶段。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业务的发展,在第一发展阶段(资产管理理论)的演进中,也经历了三个小的阶段,即商业贷款理论、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等。1.商业性贷款理论(TheCommercialLoanTheory)(1)内容和观点:商业性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理论,这一理论是在18世纪英国银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观点: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银行经营的首要宗旨是满足客户兑现的要求,所以,商业银行必须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才能确保不会因为流动性不足给银行带来经营风险。政策建议: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以真实票据为基础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短期自偿性贷款主要指的是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2)历史背景:外部环境:商业性贷款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初期。当时金融市场很不发达、融资渠道很少,企业的资金需求也相对较小,企业主要依靠自有资本经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以商业周转性流动资金为主。银行自身: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单一,风险管理水平较低,更没有作为最后贷款人角色的中央银行在商业银行发生清偿危机时给予救助。因此,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十分强调维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并不惜以牺牲部分盈利性为代价,管理趋于保守。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银行在经营实践中找到了保持资产流动的理论依据,即商业性贷款理论。(3)评价:①积极方面:商业性贷款理论的思想为早期商业银行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与稳健经营提供了理论基础。它提出银行资金的运用受制于其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并强调银行应保持其资金来源的高度流动性,以确保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另外,由于该理论强调以真实商品交易为基础,能使银行信贷资金规模随商品交易量的变化而自动伸缩,可避免通胀和通缩的发生,对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具有积极意义。②局限性:首先,这一理论没有认识到活期存款余额的相对稳定性,即在活期存款的存取之间,总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资金余额可用于发放长期贷款,而仅仅将银行资产过多地集中于盈利性很差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上。其次,这一理论忽视了贷款需求的多样性。此外,它还忽视了贷款自偿性的相对性,即在经济衰退时期,即便是有真实票据做抵押的商业性贷款,也会出现缺乏偿还性的情况,从而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历史证明,这一理论的退出正是由于商业性贷款的自偿性出现了问题。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中,大量看似万无一失的自偿性贷款难以收回。)2.转移理论(TheShiftabilityTheory)(1)观点:资产转移理论又称资产转换理论,是20世纪初在美国银行界流行的理论。理论认为,随着银行业向综合化发展,市场越来越发达,银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因而不必将资产业务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上,也可以将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有转让条件的证券上。短期有价证券作为银行资产的二级准备,在需要满足存款支付时,需把证券迅速而无损地转让出去,兑换成现金,来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2)背景:转移理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当时,凯恩斯主义盛行,政府发行的债券大量增加。(3)评价:①积极方面:转移理论沿袭了商业性贷款理论应保持高度流动性的主张,但突破了商业性贷款理论对银行资金运用的狭窄局限,扩大了银行资金组合的范围,增强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性。②不足之处:对银行短期资产的变现能力缺乏全面认识。(从短期证券自身的变现能力考虑得多,而对短期证券变现的外部环境考虑得少。实际上,在经济危机时期或在证券市场不旺盛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能顺利地通过出售证券而保证资产的流动性,进而影响盈利性目标的实现。)3.预期收入理论(TheAnticipatedIncomeTheory)(1)内容和观点: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一种关于资产选择的理论,它在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银行资产业务的选择范围。理论观点:贷款的偿还或证券的变现能力,从根本上取决于将来的收入即预期收入。如果将来收入没有保证,即使是短期贷款也可能发生坏帐或到期不能收回的风险;如果将来的收入有保证,即便是长期放款,仍可以按期收回,保证其流动性。建议主张:只要预期收入有保证,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发放短期商业性贷款,还可以发放中长期贷款和非生产性消费贷款。如可发放中长期设备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房屋抵押贷款等。该主张使银行贷款结构发生了变化,成为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背景: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第二次大战以后,当时,西方国家的经济已逐渐从战争中复苏起来,开始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资金需求的多样化,不仅需要短期资金,而且又产生了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设备更新等中长期资金的需求。同时,货币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也使商业银行迫切地需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3)评价:①积极方面:首先,它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指出贷款清偿的来源是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找到了银行资产流动的经济动因,要求银行的资产与预期收入直接挂钩,克服了商业性贷款理论的缺陷。其次,这一理论促成了贷款形式的多样化,拓宽了银行的业务范围。银行由生产经营的局外人成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参与者,从而加强了银行对经济活动的渗透和控制。②不足之处:银行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预测建立在银行主观判断的基础之上,由于预期收入很难预测,客观经济条件经常发生变化,借款人将来收入的实际情况往往与银行预期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以这种理论为依据发放贷款,常常会给银行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小结资产管理理论是一种保守消极的理论,它强调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是资产业务,强调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不可否认,在当时的历史时期,这一理念对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商业银行在金融业重要地位的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二、资产管理方法资产管理方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管理理论,它主要包括资金总库法、资金分配法与线形规划法。1.资金总库法资金总库法,又称资金汇集法,或者资金集中法。这一方法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由银行将来自各种渠道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金池”或称作资金总库,将“资金池”中的资金视为同质的单一来源,然后将其按照资产流动性的大小进行梯次分配。资金总库法的基本思路如图所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活期存款一级储备储蓄存款按优先次序二级储备定期存款资金池各类贷款借入资金其他有价证券股本固定资产资金总库法按照流动性高低分配资产,具体步骤如下:1)一级储备一级储备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同业存款及托收中的现金等现金资产内容。一级储备主要用来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需求、日常营业中的付款和支票清算需求,以及意外提存和意外贷款的需求等,所以一级储备处于高度优先的地位。但是一级储备的盈利性很差,因此银行应尽量将一级储备数额压缩到最小限度之内。2)二级储备二级储备由短期公开债券组成,主要包括短期国库券、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等安全性较高、流动性和市场性较强的证券。二级储备主要用来满足可兑现的现金需求和其他现金需求(如未预料到的存款提取和贷款需求)。虽然二级储备的流动性较一级储备弱,但它也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而且二级储备具有一级储备所缺乏的盈利性,所以银行也比较乐意拥有。3)各类贷款贷款在资金运用中占据着首要地位。在资金总库法中,一级储备和二级储备共同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资金的流动性。银行在将部分资金用于一级储备和二级储备之后,资金池中的剩余资金就可用于盈利性资产的分配了,对各类贷款资金的分配是银行主要的盈利活动。但资金总库法没有把贷款结构看做是影响资金流动性的因素,所以贷款结构不在其管理范围之内,这是其欠缺之处。4)其他有价证券在满足了社会贷款需求以后,剩余的资金就可以用于各种投资。如投资于高品质的各类长期证券。这不仅仅是出于商业银行追求盈利的需要,更可能是为了改善银行的资产组合状况,如分散地区、行业风险等。此外,即将到期的长期证券也是二级储备的一个重要来源。资金总库法的特点:不管资金的不同特征,在资产分配时只服从于银行的经营重点和管理目标,即在保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再考虑其盈利性。由于流动性与盈利性是相互矛盾的,所以这种做法会导致银行盈利水平较低。评价:资金总库法为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提供了一个把资金配置到各项资产中去的一般规则和优先顺序。但是它并没有提出解决流动性与盈利性矛盾的具体方法。2.资金分配法资金分配法又称资金配置法或资金转换法。这种理论认为,资产的流动性和分配的数量与获得的资金来源有关。也就是按照不同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决定资产的分配方法和分配比例,建立资产项目与负债项目的对应关系,把各种资金来源按照周转速度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分别按不同的比重分配到不同的资产形式中去。活期存款一级储备储蓄存款二级储备定期存款各类贷款股本其他有价证券基本思路如图由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要求最高,周转速度最快,因而主要分配于一级储备和二级储备,少量用于短期贷款。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稳定性较好,资金周转速度较慢,主要用于二级储备、贷款及长期证券投资。股本的流动性最小,资金周转速度为零,主要用于发放长期贷款及公开市场长期证券投资。评价:优点:它减少了分配于高流动性资产的数量,相应增加了投资于长期资产的资金规模,从而提高了银行的盈利水平。它通过流动性和资金周转速度两个尺度将资产和负债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两者在规模和结构上保持一致,相对于资金总库法有了很大的改进。缺陷:由于它把资金周转率而不是把存款变化的实际情况作为流动性的依据,造成了高流动性需求,进而影响了银行收益;此外,它将资产和负债视为互不联系的独立个体,将流动性的取得完全局限于负债方面,将资金运用的项目全部作为完全不流动的资产,这在实践上也束缚了商业银行经营的主动性。3.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LinearProgrammingApproach)是在管理理论和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