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公开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32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最新考纲]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一、群落的概念与特征【思维激活】种群与群落之间的关系、群落的实质是什么?《导与练》P154②群落的实质是:以种群为单位,各个种群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生命系统。种群群落①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研究群落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种群位置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群落特征: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等。课本P71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二、群落的物种组成2、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1、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B.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C.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D.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C三、群落的种间关系(课本P73)种间关系[连一连]《导与练》P154类型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寄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豆与根瘤菌;白蚁与鞭毛虫等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导与练》P155群落的种间关系竞争捕食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被捕食者),后增加者后减少(捕食者)”的不同步性变化同一培养液中大小两种草履虫;牛与羊;水稻和稗草羊和草;狼和羊A多B少考点归纳《导》P155【易错提醒】几种易错种间关系(1)要正确区别竞争和捕食的关系:①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并不以直接获得食物为目的。②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以下情况不属于捕食:a.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b.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2)寄生与腐生的区别: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3)种内斗争与竞争的区别:简记为“同斗争”,“异竞争”。“同斗争”: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种内斗争,如公羚羊争夺配偶。“异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竞争,如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护犊行为、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的行为白蚁与鞭毛虫、菟丝子与豆科植物、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猪笼草、育雏行为大豆与根瘤菌动物与大肠杆菌病毒与宿主茅蒿菜、狸藻小结:群落中生物之间的关系种间互助种间斗争种间斗争、互助均有利于生物的进化。2.下列属于种间竞争的实例的是(D)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导与练》P1542.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利者,N2为失败者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B《导与练》P156技法提炼捕食、竞争曲线的判断(1)捕食曲线——不同步性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其一,依两条曲线的关系,捕食者随着被捕食者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其二,依最多个体数,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者,故由图中A的最大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推出B捕食A。(2)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导与练》P1571.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幼虫密度是周期性波动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B高考链接2.(2010年广东理综,T2)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A3..(2013年广东理综,T5)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土著鱼鲈鱼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A图:垂直结构;B图:水平结构。课本P742.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A图:(1)植物分层:阳光。(2)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B图: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4.(2013东城区检测)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课时》7.(2013湖南十二校联考)下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在-200~3800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地带性或高度带性四、群落的演替1.演替的过程(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2.演替的类型[连一连]3.(2013·海南生物)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考点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情景引领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C)①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2012·海南生物)②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2011·安徽理综)③我国西南横断山区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2011·江苏生物)④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2012·海南生物)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思考:(1)群落演替方向可预测吗?答案提示:群落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2)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是否会影响群落演替?答案提示:是。考点归纳1.群落演替类型的比较类型内容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从来没有过植物,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了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举例裸岩上的演替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阶段乔木阶段2.群落演替特点(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可预测的。(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3.群落演替的原因(1)外因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②人类活动的干扰。(2)内因①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②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③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易错提醒】①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是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很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②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③群落演替的总趋势: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练一练:《课时》8典例训练3.(2013·江苏生物)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小型土壤动物边坡处理方式植被覆盖率(%)物种数个体数土壤有机质(g/kg)甲种植植物973726019.8乙不干预892811.9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群落演替过程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不会再继续加剧B【前连后挂】(1)群落、种群、生态系统的关系是什么?答案提示:在一定自然区域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群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生态系统还包括群落中的生物所处的生存环境。(2)群落是否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答案提示:群落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之一。4.(2014孝感统考)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为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A技法提炼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1)从起点上①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环境进行的是初生演替。②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进行的是次生演替。(2)从时间、速度上①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是初生演替。②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是次生演替。练一练:题组1、3、4;《课时》1、2、4、12。题组4.解析: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演替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但不会无休止地延续下去。一般来讲,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了同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即顶极群落时,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弱,演替就不再进行了。这时群落的结构最复杂、最稳定,只要不受外力干扰,群落就会保持原状。群落的稳定性是指群落的自我维持能力,包括对干扰的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两个方面。如果一个群落能抵抗住干扰,那么它就不会发生演替。如果一个群落具有恢复力,那么在受到干扰后,它就会借助于演替过程恢复稳定,从此可以看出两种能力是呈负相关的。课时4.解析:群落的演替是一直存在的,它贯穿于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任何一个群落都不可能是不变的,即使其内的生物种群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种群特征也可能发生改变,没有绝对不变的群落。另外根据群落演替的概念,演替应该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