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Logo神经元主要内容:第一节神经系统第二节脑潜能开发第三节学习要点: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2.神经冲动的传递;3.脑的结构;4.大脑皮层的分区功能;5.脑功能学说;6.脑潜能的开发;第一节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基本功能是负责信息的接受、加工和传递。一、神经元的结构和种类(一)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神经元胞体突起•神经元和身体其他细胞的相似处有:•1.神经元被细胞膜包着•2.神经元有一个含基因的细胞核•3.神经元含有细胞质、线粒体及其他的胞器•4.神经元可完成基本的细胞反应,如蛋白质的合成和能量制造。•神经元和其他细胞的不同:•1.神经元有特化的突起构造,称作树突和轴突。树突将讯息带入细胞本体而轴突将讯息自细胞本体传出。•2.神经元经由电化学的反应,得以与其他细胞互相联络。轴突和树突的不同之处轴突树突把讯息传出细胞本体把讯息传入细胞本体平滑的表面粗糙的表面(树突小刺)通常每一个细胞只通常一个细胞有很多个树突有一个轴突没有核糖体有核糖体有髓鞘质没有髓鞘质作为绝缘物在细胞本体远处分支在细胞本体近处分支第一节神经元单级神经元双级神经元多级神经元按形态分类按功能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按释放的介质胆碱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多巴胺能神经元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二)神经元的种类感觉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二、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一)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分布在神经元周围和血管周围,交织成网,构成神经组织的网状支架。•神经胶质细胞具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胞质内没有尼氏体,无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但是,神经胶质细胞可终身具有分裂增殖的能力。•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在神经系统中极为重要。•支持、屏障作用•在神经元周围形成髓鞘的绝缘层•产生神经营养因子•消除过多的神经递质、维持神经元周围的K+平衡。•按其功能和形态大体可以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几种。(二)神经纤维•神经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突起和外面包着的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可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两种。•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或神经冲动,其传入纤维将感受器的兴奋传到中枢,而传出纤维又将中枢的兴奋传至效应器。三、神经冲动的传递神经冲动的传递有两种重要方式,分别是神经元内的电传导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一)神经冲动的电传导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神经元在未受外来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是一切生物电产生和变化的基础。•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内比膜外电位低,即膜内带负电而膜外带正电。它的产生与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运动有关。•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运动有关。细胞膜内外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大分子和离子。一般情况下,细胞膜内主要是带正电荷的钾离子(K+)和带负电荷的有机负离子,细胞膜外主要是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比较大,对Na+和Cl+的通透性很小,对有机负离子几乎不通透。因此,K+顺着离子通道外流到膜外,Na+又被挡在膜外,使得膜外具有较多的正电荷,而有机负离子因为留在膜内使得膜内具有较多的负电荷,也就造成了静息电位和极化状态的出现。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神经元受到刺激的电位变化。•神经元受刺激兴奋后,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发生变化,导致膜内负电荷减小,正电荷迅速上升,最后膜内电位高于膜外电位,细胞膜原有的极化状态立即消失,称为“去极化”。•在“去极化”的一瞬间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又恢复正常,同时恢复极化状态。•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会发生一次电位变化,所变化成的电位就是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与静息电位相似,神经元受刺激兴奋后,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发生变化,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对K+的通透性减小,于是膜外的Na+借助离子通道向膜内扩散,导致膜内负电荷减小,正电荷迅速上升,最后膜内电位高于膜外电位,细胞膜原有的极化状态立即消失,称为“去极化”。所以,动作电位是神经元受到刺激的电位变化。•在“去极化”的一瞬间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又恢复正常,同时恢复极化状态。一次去极化和一次恢复极化,代表神经的兴奋状态。3、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内的传导。神经冲动的传导与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二)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来进行和实现的。1、突触的结构和种类•突触是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通过突触传递,一个神经元能够作用于许多其他神经元,同时,也可以接受许多不同神经元的作用。•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动作电位产生,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就会出现电位变化,细胞膜表面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而膜内则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但是,附近没有收到刺激的部位,仍然是外正内负的电位。这样,在细胞表面就出现了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产生了从静息电位(非兴奋电位)的正电荷到动作电位(兴奋电位)的负电荷之间的电流。同样,膜内也出现电位差,产生相反方向的电流,构成了一个电流的回路,称为局部电流。这种电流导致附近非兴奋部位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产生动作电流。这种作用持续进行,就使得兴奋从一处传到另一处,就是所谓的电传导。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神经元的反应的强弱并不会随着外界刺激的强弱的改变而改变。第一节神经元三、神经冲动的传递2、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决定了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性质。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导是通过电传导和生物化学传导两个过程来完成的。•神经元活动是兴奋还是抑制,是许多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神经冲动神经末梢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与受体结合)第一节神经元四、神经回路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一)反射和反射弧•反射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基础,是最简单的一种神经回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二)神经元的连接方式神经元的连接方式除了一对一的连接之外,还有三种经典方式,即发散式、聚合式、环式等,使得神经冲动能够以各种方式传导。•在发散式连接中,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可与许多不同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神经元通过这种联系,可以把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同时传递给其他神经元,使它们同时兴奋或抑制,从而扩大了影响。•聚合式连接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胞体与树突可接受许多不同神经元的突触联系。这样,由于许多神经元的传出冲动会聚在同一个神经元上,这些神经元聚合起来共同决定突触后神经元的状态,这表现了神经兴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整合作用。这种形式的连接常出现在传出神经元中。在环状连接中,一个神经元发出的神经冲动经过几个中间神经元,又回到原发冲动的神经元,它使神经元在这个回路内可以往返持续一段时间反射弧第二节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类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第二节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肩负着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络工作、传入和传出信息的作用。(一)脑神经•脑神经是指和脑直接相连的周围神经,由脑发出.•脑神经共12对,分别是1.嗅神经,2.视神经,3.动眼神经,4.滑车神经,5.三叉神经,6.外展神经,7.面神经,8.位听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第二节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二)脊神经•脊神经主管颈部以下的身体感觉和运动,依脊柱走向,分为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共31对。•脊神经中的神经元一共有两种,一种是感觉神经元,另一种是运动神经元。•在脊神经中,有四种不同的机能成分: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一般躯体运动纤维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第二节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三)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是指调节和控制内脏平滑肌、心肌收缩以及腺体分泌的神经结构,主要由分布在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的运动神经元构成。•根据结构和功能特点的不同,植物性神经主要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具有拮抗作用。许多脏器都具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两者的拮抗体质,保证了机体活动的正常进行。第二节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包括脊髓和脑。(一)脊髓1、脊髓的结构•脊髓位于脊椎骨组成的椎管内,呈圆柱形。表面有前后两条正中纵沟分为对称的两半。此外还有两对外侧沟,即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在脊髓的横切面上,有位于中央部的灰质,纵横脊髓的全长。灰质的外面是白质,主要由上行(感觉)和下行(运动)有髓鞘神经纤维组成。第二节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2、脊髓的功能——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脑脑一般由由脑干、间脑、小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组成。1、脑干•脑干位于大脑下面,自下而上可以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在脑干各部分的广泛区域,还有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构成的网状结构。•脑干的内部结构与脊髓相似,亦由灰质和白质构成,但要比脊髓更为复杂。•脑干的主要功能是执行“日常的管家功能”,使机体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第二节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2、间脑•间脑位于脑干上部,大部分被大脑覆盖,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位于间脑的背侧部,是重要的感觉整合机构之一,而且在维持和调节意识状态、控制睡眠和觉醒、过滤和加工感觉信息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丘脑在丘脑的前下方,具有多重功能,能够调节有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和过程,是运行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第二节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3、小脑•小脑位于大脑半球后方,覆盖在脑桥和延髓之上,分左右两半球,由胚胎早期的菱脑分化而来。•小脑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小脑表面为灰质,称为小脑皮质,内部是白质。•小脑与脊髓、脑干和大脑之间均有复杂的联系,它的主要功能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第二节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4、边缘系统•大脑半球内侧的边缘叶与邻近皮质以及皮质下结构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间都有密切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称为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高级中枢,也是许多初级中枢活动的调节者。•边缘系统中的海马与记忆密切相关。第二节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5、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最高级机构,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以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大脑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沟和裂,其中三条大的沟或裂将其分成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个叶。•大脑半球的内部主要有白质和灰质两部分。灰质主要覆盖在半球表面,即大脑皮层。小结:脑的结构和功能脑位置构成内部特别器官功能脑干位于大脑下面,上端与间脑相连延髓、脑桥和中脑外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等执行“日常的管家功能”间脑位于脑干上部丘脑和下丘脑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等重要的整合生命活动的结构小脑位于大脑半球后方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灰质核团等协助大脑边缘系统位于大脑半球内边缘叶、杏仁核等海马等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高级中枢大脑大脑皮层,左右半球额叶、颞叶、枕叶、顶叶等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最高级机构第二节神经系统三、大脑皮层的分区及其功能(一)大脑皮层各叶大脑皮层内三条大的沟或裂,将其分成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几个区域。•额叶是大脑发育中最高级的部分,其功能与组织、决策、记忆等有关,还是控制四肢和身体随意运动的主要中枢。•顶叶位于额叶后方,内含躯体感觉区,是触觉和其他身体感觉的重要脑区。•枕叶位于脑后的底部,内有最重要的视觉区•颞叶在外侧裂下面,含有听觉区,参与听觉。第二节神经系统三、大脑皮层的分区及其功能(二)大脑皮层分区及其机能1、初级感觉区初级感觉区接受来自各种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并进行加工和整合,一般包括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和听觉区。•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