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1讲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之地壳物质组成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页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一讲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地壳物质组成(一)地壳的组成:地壳←←←化学元素。(二)矿物1、概念: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2、矿物的物质存在形式: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例如是矿物的气态形式,和是矿物的液态形式,但大多数矿物是以形式存在的。(三)岩石(重点)1、定义:是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2、分类(按成因分)⑴岩浆岩①形成方式:只能由岩浆而形成②分类(按所处的位置分)A侵入岩:地表之下,岩石中气孔较,密度较。例如花岗岩,是良好的建筑材料。B喷出岩:地表之上,岩石有明显的构造,密度较小。例如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注:我们平时开采的金属矿产基本上都是被包含在岩浆岩(侵入岩)中。⑵沉积岩①形成方式:A、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典型特征(区别其他岩石的依据):a具有层理结构;b含有化石。岩层新老关系:自下往上由老到新。B、由、生物遗体堆积而成。a化学沉淀:例如(主要成分CaCO3,良好的建筑材料);b生物遗体堆积:例如煤、石油、天燃气、珊瑚礁。②分类(按颗粒的大小):砾岩、砂岩、页岩。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之地壳物质组成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页⑶变质岩形成方式: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而形成。例如:石灰岩→岩,花岗岩→岩,页岩→岩,砂岩→岩。二、地壳的物质循环㈠地质循环1、发生地: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2、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㈡岩石的转化(重点)由图中可以看出:三类岩石与岩浆之间只有和、和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其余的只能单向转化。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之地壳物质组成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第3页ABCD第二节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一、地质作用(一)定义:引起地壳及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自然作用。(二)分类: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得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2、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3、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地壳运动的分类:按运动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二)、板块构造学说★1、主要内容(1)全球主要由六大板块构成。★熟记六大板块的名称、位置和范围,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范围和东南亚所处的板块。图中A为半岛,B为半岛,A、B两半岛虽然属于大陆,但属于板块;C位于板块,D位于板块;E是东南亚,位于板块。(2)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火山。①边界类型:边界(张裂)和边界(挤压)②两大地震、火山带:地震火山带和地震火山带。★两大地震、火山带与消亡边界大致吻合。注意重要经纬线穿过的板块。E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之地壳物质组成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第4页2、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⑴消亡(挤压)边界:①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高大的,例如喜马拉雅山(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处)、阿尔卑斯山(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处)等。②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菲律宾群岛东侧的马里亚拉海沟)、(亚洲东部的岛弧,如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和(美洲西海岸的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⑵生长(张裂)边界:易形成、等。如大西洋(板块和、板块张裂处)、红海(板块和板块张裂处)⑶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裂谷(东非大裂谷)由此可以看出:地壳的相互挤压和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三)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概念:地壳运动在地球表面留下的“痕迹”(因地壳运动而引起的地壳的变形或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2、地质构造的类型:(1)褶皱(岩层变形)①形成: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使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之地壳物质组成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第5页②分类类型形态特征形成的地貌判断被侵蚀前被侵蚀后背斜岩层向上拱一般成山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谷。①根据岩层的形态;②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向斜岩层向下凹一般成谷向斜底部因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2)断层(岩层错位)①断层的概念: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程度,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②断层的分类及地貌:地垒:或。例如我国的陕西的、山东的、江西的和四川的。地堑:或。例如东非大裂谷、陕西谷地、山西谷地、新疆的盆地。3、地质构造的应用(1)找矿、找水①找矿A、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找石油、天然气)。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天然气密度小,分布于背斜顶部,水密度大,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B、利用向斜、背斜确定矿床位置。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所以找矿最好在向斜找。②找水A、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找水)。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可在向斜槽部打井。B、断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2)工程建设①背斜适合挖隧道。②向斜适合建设大型工程的基础工程。③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背斜顶部。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之地壳物质组成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第6页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3)其他①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的地区烈度会变大。②背斜由于其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及不易储水等特点,是良好的隧道选址;其顶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适宜建采石场。(四)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1、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形成火山口、火山锥等地貌。2、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形成地壳断裂和错动等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表现形式:(二)常见的外力作用:、、、冰川、海浪、生物等。1.流水作用(1)流水侵蚀作用:瀑布、峡谷(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的地貌)和黄土高原现有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之地壳物质组成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第7页(2)流水溶蚀作用:溶洞、漏斗、石林等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3)流水堆积地貌:①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②山麓冲积扇2.风力作用(1)风力侵蚀:风蚀柱和风蚀蘑菇、雅丹地貌(2)风力堆积:沙丘、黄土高原3、冰川作用(1)冰川侵蚀作用(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之地壳物质组成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第8页(2)冰川堆积作用(冰渍地貌)4、风化作用(三)不同外力作用下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冰川侵蚀地貌。(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多海浪侵蚀地貌和海浪沉积地貌。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1)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一般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击岛等。(2)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3)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沙垄、黄土堆积地貌等。四、知识补充(一)根据地貌景观判断风向、河流流向1、风向判定(1)利用流动沙丘坡度陡缓来确定风向: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遇到地面灌丛、岩块的阻挡,沙粒沉落,堆积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阻滞,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流动沙丘的特点是单向斜层理结构,并且迎风坡平缓,背风坡陡峭。所以坡度缓的一侧为上风向。如下图所示: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之地壳物质组成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第9页(2)利用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风向:沉积物会随着风速的减弱而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所以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如下图所示:2、河流流向判定(1)利用河谷的宽窄来判定流向:由于河流的上游以下切侵蚀为主,所以上游河谷深而窄;下游河流的侧蚀作用明显,所以下游河谷浅而宽。如下图所示:(2)利用三角洲、冲积扇的形状来判定流向:在山谷和河口处形成的冲积扇和三角洲是向着下游方向展开的。如上图所示:(二)河流侵蚀、堆积的分析在分析河流侵蚀与堆积时应该分两种情况:1、河道直流处,用地转偏向力解释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2、河道曲流处,根据凹凸岸(根据陆地地形判断凹凸岸)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三)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的判读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之地壳物质组成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0页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习题如图中a、b、c是沿某纬线分布的三个板块。据此回答1~2题:1.海岸山脉多分布在()A.a板块上的东侧,b板块上的西侧B.c板块上的东西两侧C.a板块上的西侧,b板块上的东侧D.a、b板块上的东侧2.①、②、③三处对应的边界类型是()A.①、②属于生长边界B.①是生长边界;③是消亡边界C.①、③属于消亡边界D.②是生长边界;③是消亡边界3、读“岩层地质图和等高线示意图”,该图从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分别属于()A.山脊向斜B.山脊背斜C.山谷向斜D.山谷背斜如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4、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5、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A.页岩B.板岩C.石灰岩D.花岗岩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据此回答6~7题。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之地壳物质组成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1页6、该区域所在国家是世界上主要的铜矿出口国,下列与铜矿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是()A.地震B.火山喷发C.岩浆侵入D.沉积作用7、图中丙地的地质、地貌属于()A.背斜成岭B.向斜成谷C.向斜成岭D.背斜成谷1998年10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世界最大峡谷定名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据图回答8~9题。8、图中①②对应的两大板块是()A.①亚欧板块;②非洲板块B.①亚欧板块;②印度洋板块C.①印度洋板块;②非洲板块D.①印度洋板块;②太平洋板块9、大峡谷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构造是()A.断裂构造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火山构造10、黄土高原的成因是()A.地壳升降运动B.流水的沉积作用C.风力的沉积作用D.岩浆喷出地表下图为某地貌发育程度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11、图中所示地貌形态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搬运作用C.侵蚀作用D.沉积作用12、图中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地表水缺乏,主要原因是()A.地表水下渗B.蒸发旺盛C.森林覆盖率低D.深居内陆13.图示地貌在桂林广布,平地多拔起的孤峰,其地貌形态发育程度处于()A.高原区B.山地区C.高原山地区D.平原区下图4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不同时代的岩层。据此回答14~15题:1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处背斜,乙处向斜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B.在野外寻找水源,可在乙、丙代表的地质构造处找寻C.图中岩浆活动发生在断层形成前D.乙处代表的地质构造,不利于建隧道15、图中⑤箭头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之地壳物质组成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2页A.石灰岩B.大理岩C.板岩D.玄武岩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第16~17题。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地质构造上,图中①处是背斜,③处是向斜B.①处山脉的形成是因为其抗外力侵蚀能力比两侧强C.谷地④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D.我国江西庐山的成因与①山脉成因相似17、若a、b、d各地层为隔水层,c地层为含水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③处打井可获得丰富的地下水B.若在我国东部地区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