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工程施工一、场地规划二、场地硬化三、自检体系四、质量控制五、附属工程场地规划1、场地附近道路要畅通,既保证原材料的运输,同时也要方便工程结束后撤场。2、场地分区明确。生活区与工作区要分开;生活区尽量做好绿化美化,工作区分为水稳区、沥青区、修理班。3、场区内拌合站、油库、变压器等危险地方设置明显的界限、安全标识牌、防火器材。4、场区道路设置限速牌,有明显的行车指示。5、场区设置排水设施,保证雨后场地、集料中的水及时排出。细集料有防雨措施。6、材料堆放整齐,设置标识牌;料堆分区明确,避免混料;原材料尽量堆放在拌合站附近,尤其是用量最大的规格,每个料槽要根据设计用量来规划大小,且有足够的空间给运料车卸料。场地硬化1、底层基础硬化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决定,但必须保证初期硬化后,场地平整、不积水、不翻浆、行使重车不出现明显车辙。2、场区内设置场区道路,场区道路要高出原地面,采用水稳粗粒土硬化;从沥青拌合站至高速公路路口部分加铺一层沥青混凝土,防止污染路面。3、水稳料场底部采用水泥稳定土硬化,沥青料场底部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自检体系项目经理负责本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采取日常巡检和现场办公的方式,对质量控制进行全过程监督、指导。项目副经理负责本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对质量控制进行全过程监督、指导。项目总工负责组织质检、试验、测量全体人员进行与本工程有关的一切质量控制活动。针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或苗头及时提出明确的纠正、预防措施。工程部长组织质检人员对施工全过程中的每道工序或工艺过程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对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关键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作业指导书,并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负责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数据统计、调查分析、对策制定和实施等工作。中心试验室主任组织试验人员对施工中的原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检测指标按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测控制。负责试验过程中的数据统计、变异分析、对策制定和监督实施等工作。测量队队长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开工前的水准点、导线点、中线的复测,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路面标高、几何尺寸、坡度等指标的控制检测工作。质检员:负责摊铺现场的质检工作,对摊铺速度、结构层摊铺厚度、碾压速度、遍数、施工温度及规范要求的各项检测指标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测控制。同时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信息反馈。质检员:负责拌和站的质检工作,对原材料施工配合比、拌和温度、拌和时间、成品质量状况等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控和内业记录,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信息反馈。质检员:负责全线附属工程的质检工作,对附属工程所采用的材料、构件及拌和、安装、养护等过程进行全面检查控制,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信息反馈。试验员:负责对原材料取样的检验工作,按照规范要求的取样检验频率、技术标准,对原材料进场前和进场后进行试验检测,并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质检、材料采购等部门。试验员:负责路面的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钻芯厚度等指标的现场检测工作,并按规范要求的检测频率标准及时形成检测报告反馈至质量管理人员。试验员:负责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材料分析等室内检测检验工作。对拌和的成品料按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取样检测,并将结果及时反馈至拌和现场。试验员:负责运用质量管理的基本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对配合比设计、标准检测、原材料等各种试验资料进行细致的分类归档工作。测量员:负责路面一队摊铺现场的测量放线、边桩控制、摊铺机起步就位、路面高程、横坡、宽度、厚度等指标的施工过程控制工作。并随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信息反馈。测量员:负责路面二队摊铺现场的测量放线、边桩控制、摊铺机起步就位、路面高程、横坡、宽度等指标的施工过程控制工作。并随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信息反馈。1、试验室人员职责:中心试验室主任(全面负责试验室组织管理工作)试验员:(原材料)负责对原材料取样的检验工作,按照规范要求的取样检验频率、技术标准,对原材料进场前和进场后进行试验检测,并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质检、材料采购等部门。试验员:(现场检测)负责路面的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钻芯厚度等指标的现场检测工作,并按规范要求的检测频率标准及时形成检测报告反馈至质量管理人员。试验员:(室内试验)负责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材料分析等室内检测检验工作。对拌和的成品料按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取样检测,并将结果及时反馈至拌和现场。试验员:(内业资料)负责运用质量管理的基本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对配合比设计、标准检测、原材料等各种试验资料进行细致的分类归档工作。试验室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技术工作;解决技术问题;掌握技术发展方向)试验室质量负责人(全面负责检测工作质量;质量工作的落实、事故处理)术问题;掌握技术发展方向)试验室主任:全面负责试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经常到拌合站和摊铺现场检查,将试验结果及时反馈给总工,指导拌合、施工。2、工程部人员职责:工程部部长:组织质检人员对施工全过程中的每道工序或工艺过程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对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关键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作业指导书,并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负责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数据统计、调查分析、对策制定和实施等工作。质检员:每个施工作业面必须要有质检员,负责现场的质检工作,对规范要求的各项检测指标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测控制。同时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信息反馈给工程部部长,尤其摊铺现场,在摊铺机前面要安排一个质检员,负责摊铺前面的质检工作,摊铺机后面还要安排一个,负责碾压、温度、厚度等指标。质量控制1、原材料控制2、生产配合比3、施工生产4、日常检测5、维护1、原材料控制用作沥青砼的材料都必须是优质的材料,符合设计文件中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控制。优质的原材料是铺筑优良路面的第一个重要环节。(1)结合料:改性沥青大都是现场加工生产,对SBS的选择和质量进行配伍试验和控制,要选择与基质沥青相溶性好的SBS。改性沥青生产加工过程要注意溶胀的温度(180~190℃、30分钟)、研磨的细度(这个要以电子显微镜下的颗粒大小来确定,一般2-5µm)、发育的时间(不能少于40分钟),存储时,一定要注意保温、搅拌;改性沥青的指标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合料及路面的使用性能。(2)集料粗集料在混合料中的作用是通过集料颗粒的嵌锁作用提供稳定性,并通过摩擦作用抵抗位移。所以我们在选择材料时,除指标合格外还要再考虑三点:粗集料的形状,最好是接近带有棱角的立方体形;另外一点是表面纹理,纹理不但可以增加摩擦力,防止颗粒间移动,还可以很容易粘着沥青膜;第三是颗粒组成的一致性。我们现在粗集料是6种规格,在供料和收料过程中,要保证不同规格的材料颗粒组成的一致性,偏差要尽量地小,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沥青砼矿料级配的一致性。沥青砼的各项指标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因此在料场的选择上要仔细察看母岩的情况,母岩要无杂质、水锈、软弱颗粒;破碎方式上要选择大型反击破碎机,有足够大料场的堆放加工后的料。收料要有检料台,用有经验的试验员对来料首先进行目测,试验室同时要加大检测频率,保证材料质量。料场堆放要整齐,避免混料;料堆也不要太高,影响颗粒组成。A、集料不洁净会引起的病害:早期严重水损坏;结构性车辙;纵向裂缝、网裂B、集料规格变异的影响:出现待料、溢料现象,生产效率降低;导致沥青混合料级配变异,进而导致混合料性能变异2、生产配合比(1)、水泥稳定碎石(骨架密实)(2)、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骨架密实)要达到骨架密实型结构,首先要明确混合料中粗细集料的分界线,从强度、变形以及稳定性方面来看,以筛孔尺寸4.75mm作为分界线最合理:其次,骨架密实型混合料中细料的压实体积应“临界”于粗集料形成的空隙体积,粗集料在压实混合料中起到一定的“骨架作用”。通过捣实方法确定混合料的最小骨架间隙率,即确定了混合料的级配,再添加适量的粉煤灰、水泥填充混合料的空隙(主要是细集料产生的空隙),保证强度的情况下,降低水泥用量。通过良好的骨架支撑作用、密实的结构、较低的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合料的抗收缩性能。对混合料进行抗收缩性试验,减少施工后的干缩裂缝。1、级配设计(1)采用计算法通过捣实方法确定2.36mm以上骨料的最小骨架间隙率后,通过计算的方法来确定5#料的用量(即用最少的5#料来填充粗集料产生的空隙)。(2)、采用捣实法通过捣实方法确定4.75mm以上骨料(即1#、2#、3#)的最小骨架间隙率后,然后再通过捣实方法确定4#和5#的最小骨架间隙率,最后将1#、2#、3#的混合料与4#、5#的混合料通过捣实确定最终的最小骨架间隙率。2、混合料增加收缩试验检测,在无侧限试件7d养生期后,将试件在恒温的条件下进行风干,同时用混凝土收缩膨胀仪测量水分损失时,试件的收缩量。(2)沥青混凝土1、级配设计上:下面层2.36-9.5mm作为混合料的骨干料,通过捣实确定最小空隙率,保证形成良好的骨架结构;2.36-4.75mm机制砂要有良好的棱角性,保证骨架的稳定和嵌锁;26.5mm规格以上料用量在5%左右,大料在混合料中起到力的传递、支撑、增加摩擦的作用,利于混合料的稳定。中面层与下面层一样,只是将关键筛孔下调一档2、拌合站调整上(1)、根据拌合站振动筛的倾角来换算所用的筛孔;如果振动筛的频率大,且筛片长,可以将计算出来的筛孔适当降低一下。(2)、做热料仓筛分的时候,要保证正常的进料速度,这样可以验证拌合站的筛分效果和除尘效果。(3)、筛孔的设置要合理,保证各个热料仓的比例适当,过小的比例,拌合站不能准确的计量;过大的比例会影响到生产能力。(4)、对拌合站称量装置进行标定。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目的:(1)确定拌合温度及拌合时间;(2)确定合适的摊铺温度、速度、找平方式;(3)确定压路机的组合方式、碾压方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每台压路机各自的碾压遍数;(4)确定松铺系数及运输车的数量;(5)通过马歇尔试验结果和现场取芯试验。如为表面层还要包括摩擦系数、构造系数等,来验证初定的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6)施工缝处理方法3、施工生产(1)、级配碎石垫层(2)、水泥稳定碎石(骨架密实)(3)、沥青混凝土(1)、级配碎石垫层垫层作为排水、保温层,施工后要形成良好的板体,同时排水性能要好。(2)、水泥稳定碎石(骨架密实)A、混合料的离析。因为粗骨料的增加,混合料很容易离析,因此在放料、运输、摊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B、含水量的控制。粉煤灰的吸水性很大,因此,雨后要特别注意混合料的含水量。粉煤灰由电厂的沉淀池拉出来,不同深度粉煤灰的含水量也不同,因此施工的时候很难控制含水量。骨架式结构,由于粗骨料的增加,无论是松堆还是摊铺后,混合料结构的空隙都很大,在风大的时候,水分散失很快,要注意运输时候的覆盖,以及摊铺以后的及时碾压。C、压实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集料的影响:骨架密实要依靠粗集料的支撑形成骨架,因此集料压碎值高,则混合料在压路机的作用下容易破损。另外集料的配合比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干密度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基层的压实度。含水量的影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状况下才能碾压密实,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如果混合料含水量过大,碾压时容易形成弹簧;含水量过小,则混合料易松散不能成团。这两种情况都使混合料无法压实。混合料离析的影响:由于骨料用量的增加,因此在拌合、运输、摊铺是很容易引起混合料的离析,所以,在这些过程中要严格按规范操作,减少混合料的离析。延迟时间的影响:如果碾压不及时,碾压时间超过混合料的合适延迟时间,则水泥开始水化结晶,混合料失去活性,内摩阻力增大,未碾压好的混合料就不易压实。(3)、沥青混凝土A、拌合采用间歇式拌和楼,计量精度满足要求。拌和时间满足要求(中、下面层干拌时间5秒,湿拌40秒;上面层干拌时间15秒,湿拌45秒)。沥青、集料加热温度、混和料出厂温度控制好;沥拌站设专人在出料口处对拌和好的混和料的出场温度进行车车检测,并实行记录签字制度,出场温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