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讲中共党史中共一大1921年7月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二大1922年7月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中共三大1923年6月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会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中共四大1925年1月大会着重讨论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中共五大1927年4月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南昌起义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八七会议总结了失败教训,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瞿秋白开始担任领导工作秋收起义创立了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1935年1月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决定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洛川会议1937年8月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七大1945年4月《论联合政府》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思想纳入党的指导思想。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中共八大1956年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十二大1982年9月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式确立。十三大1987年10月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口诀(38)初级阶段含义:已经进入/必须坚持/不能离开,还处在/不能超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经济建设(核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南巡讲话口诀(37)邓南巡内容:本质信念两只手,科技改革一百年。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姓“社”问题讨论,三个有利于,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一生产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按“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反对形式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信念。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指出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四大1992年10月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十五大1997年9月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完整地提出和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六大2002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2007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八大2012年11月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改革不走“两条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双翻番: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新四化:坚持走中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强化国有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反腐败与政治清明:将反腐败提高到“亡党亡国”的高度。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十八大新提法口诀(41)两个同步、两个翻番;三个自信、三清反腐;四个意识、四种监督;五位一体、八个坚持。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双翻番: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三个自信: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清反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四个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四种监督: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八个坚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