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知识网络单元特征:从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到走向统一。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封建生产关系向边疆扩展,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文化高度繁荣。一、政治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阿保机建契丹政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由分裂割据、民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族政权并立到走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向统一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忽必烈立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完成统一①集中军权:杯酒释兵权、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和枢密院相互牵制;选编禁军,实行更戍法措施②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分宰相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宰相军权、设三司使分宰相财政权;派文臣任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③集中财政权: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宋初④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掌地方司法权⑤发展科举制:考试分乡试、省试和殿试;严格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考试方法实行糊名制。①铲除藩镇割据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强化中央影响②进一步扩大北宋的政权基础集权③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管理行政、军事,设宣政院,统领宗元朝教事务和西藏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有效地控制地方庆历新政:范仲俺主持,以整顿吏治为中心内容,因触犯保守派官僚利益被废3.北宋中期背景:北宋中期统治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的改革理财: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王安石变法内容军事:保甲法、将兵法教育: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设明法科。整顿太学,成绩优秀者可直接为官。①一定程度上扭转积贫积弱局面结果:②因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不久被废除2二、民族关系①各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和”为主流:宋辽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宋金“绍兴和议”概况和特点②少数民族采用汉族封建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游牧向农耕转化③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差别逐渐消失,同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④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边境贸易三、文化印刷术1045年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洲早四个多世纪①宋代普遍运用于航海指南针②13世纪传人阿拉伯和欧洲①唐末开始用于军事火药②北宋火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③南宋发明突火枪、管形火器,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④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1.科技①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建筑②金代建成的卢沟桥闻名中外③元大都建筑宏伟,有完整的排水系统①元设太史局编制新历法天文②郭守敬创制天文仪器,主持天文测量,编定《授时历》科技著作:北宋沈括著有《梦溪笔谈》,总结古代、北宋的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2.理学②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①北宋时私人书院兴起,南宋大盛②著名的有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3.教育和史学③书院特点:以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学习风气活跃④《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①五代时兴起,李煜是当时最著名的词人宋词②北宋著名词人有苏轼、柳永③南宋代表有李清照、辛弃疾4.文学诗歌:南宋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诗人话本:宋代新兴的一种文学形式,艺术成就较高元曲:关汉卿是元代杰出的剧作家5.★绘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高考透视3【近年来高考知识点分布】年份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2000年北宋编禁军的主要目的宋代中日贸易扩大的重要原因,契丹双轨制问题2001年宋代教育的特点王安石变法内容2002年《梦溪笔谈》的内容金建立及金军南下的影响朱熹的理学思想从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分析两宋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东京繁荣的原因2003年靖康之变【复习建议】本单元在近年来的高考中,命题均未间断过。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也有出现。内容主要涉及到民族关系和经济文化方面。两宋和辽、夏、金的并立是本单元最容易出现考查内容的地方。元史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考查内容多注重时空观念。在今后的复习中,要注意以下一些知识点: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北宋经济的发展和王安石变法,宋辽、宋夏、宋金关系,元朝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融合以及宋元的文化成就。讲练平台【讲解】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馆),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冶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议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冶,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材料三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俱贱,科役不烦敌也。——余靖:《武溪集·论河北榷盐》回答:(1)辽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评价其历史作用。(2)材料三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为什么?(2000年全国高考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辽有关政治制度的掌握和材料处理能力。题目以契丹官制为切人点,考查辽、宋;夏时的民族关系,突出民族问题,这是几年来高考从未考查的内容。辽宋夏金时期,是民族融合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回答时,首先应坚持正确的民族观,摒弃大汉族主义的狭隘民族意识,正确认识各民族的历史地位和贡献,要根据当时契丹族和中原汉族发展的差异,正确评价实行“双轨”制度的作用。要结合当时的4历史实际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全面认识、分析历史现象,从辽统治地区加速封建化的角度进行回答。答案:(1)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2)不全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辽政权放弃落后的生产方式,仿行汉法,逐渐向封建制度转化。【练习】1、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是在()A唐末B北宋C南宋D元朝(2000年春季高考题)2、下列各项,出现在元代的是()A划全国为25个省级行政区B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C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D废丞相制,设立三司(2001年春季高考题)3、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A汉武帝改革B北魏孝文帝改革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D宋代王安石变法(2001年全国高考文综题)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2001年全国高考天津文综题)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择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这主要是着眼于()A、加强军事力量B、抵抗辽的进攻C、保障皇权稳固D、镇压人民反抗2.北宋统治者实行更戍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A.加强禁军B.强干弱枝C.防止地方专权D.防止武将专权3.导致北宋出现“积贫”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地方财政困难B、军费、官俸开支庞大C、皇室挥霍无度D、军队屡战屡败4.宋朝在各州设立的通判一职,其职责是()A、协助知州B、掌管司法C、掌管军事D、监督知州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是()①以整顿吏治为中心②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③给北宋的统治者带来了转机④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王安石在变法中实行的将兵法改变了宋初实行的()A.更戍法B.枢密使管理军事制C.由文臣做知州制D.皇帝直接控制禁军统领制57.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1)加强对人民的控制(2)限制官僚的利益(3)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4)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1)(2)(3)B、(2)(3)(4)C、(3)(4)D、(2)(3)8.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收效最大是()A、青苗法B、募役法C、农田水利法D、方田均税法9.王安石变法中哪一措施与唐代的“庸”相似()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市易法10下列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体现了“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思想的有①青苗法②农田水利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市易法()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③11.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创建于唐初B.武则天时,殿试成为定制C.北宋时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制D.历朝考试内容均主要为诗赋12.契丹建国后,曾采取“一国两制”即“藩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因为()A、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B、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C、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中原先进政治制度的吸引13.1141年宋金议和后,与南宋接壤的少数民族政权有①西夏②蒙古③大理④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下列有关猛安谋克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是契丹族的氏族部落组织B.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C.是基本的社会组织D.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15.元朝设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A.澎湖和琉球B.河北、山东C.西藏D.岭北16.我国东北地区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元朝时属于()A、岭北行省管辖B、中书省管辖C、辽阳行省管辖D、宣政院管辖17.公元1000年时,与宋朝并存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是()A.夏B.辽C.金D.元18.宋金议和后,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其目的是()A.联宋攻辽B.学习汉族先进技术C.便于南下灭南宋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19.辽夏金三个少数民族政权相似之处有()A.兴起于东北B.与北宋并立C.被蒙古灭亡D.有自己的文字20.毛泽东称成吉思汗“一代天骄”,下列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A.统一蒙古各部B.建立元朝C.创立一系列制度D.发动一系列征战21.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的书房场景,其中不正确的是()A.书桌上放一本《资治通鉴》B.墙角放着一把管形火器C.书柜中摆放着印刷的书籍D.墙上挂着《宋金绍兴和议后形势图》22.两宋三百年间产生了许多哲学家和不同的学派,学术气氛浓厚()A.反映了两宋时期政治统治比较开明B.是宋代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的反映C.表明封建统治思想已经出现危机D.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达的表现23.促使我国10—13世纪文化繁荣、科技领先于世界的新因素是()6A.商品经济的发展B.广泛的对外交流C.民族间频繁接触D.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24.下列文学形式的出现与城市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是()A、汉赋B、话本C、民歌D、诗歌25.元杂剧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主要因为()A.戏曲在元代其形式与内容达到了完美结合B.《窦娥冤》在当时反响很大,并长演不衰C.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D.它把音乐、说唱、舞蹈、念白熔于一炉二.材料解析题: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按:以下为宋辽澶渊之盟盟约内容):(一)宋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肖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材料二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到不多,宋又实行经济封锁,人民“饮无茶,衣帛贵”,弄得夏国民怨沸腾……元昊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昊取消帝号,宋册封为夏国主,每年以“岁赐”的名义,给夏银帛茶二十万五千。材料三在宋、夏战争正紧张的时候,辽派使臣刘六符向宋施加压力,再次索取关南地(后周世宗从辽夺取)。宋派富弼使辽,答应每年给辽增加银10万两,绢10万匹,才算了事。澶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